◎彭建钢
跨国寻烈史 情系海内外
——简析中国新闻奖作品《武汉上空的鹰——跨国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
◎彭建钢
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长江日报》2013年8月15日3版、8月28日14版、12月18日5版上的集合专栏《武汉上空的鹰——跨国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中的代表作,荣膺国际传播类作品一等奖。这组代表作包括两篇通讯和一篇消息,标题分别是 《当年激战血洒长空75年来他们只留下一串名字》、《五世同堂的家族出了三代飞行员》和《大型寻亲栏目〈等着我〉播出武汉老人来信俄国家电视台接力寻访苏军烈士》。
该组作品以15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在1938年武汉会战、武汉大空战中的壮烈牺牲为线索,着重寻访和报道烈士们生前身后鲜为人知的事迹。作品体现了党报在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引起了中俄两国以及世界爱好和平国家人民的普遍关注和热烈反响。笔者认为,这组作品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武汉市解放公园内矗立着一座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墓碑上除了15个名字和生卒年月外,留给人们的却是大片历史空白。
为填补在1938年武汉大空战中牺牲的15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的历史空白,体现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和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2013年4月下旬,《长江日报》开始精心策划大型跨国寻访报道。报道组分前方和后方。前方记者负责国内和俄罗斯的寻访任务,后方为编辑组,负责与前方保持联络,根据采访情况即时研究、调整报道策略。前方记者除遍访武汉三镇相关人士外,又辗转南昌、南京、北京等地,在北京航空联谊会和俄罗斯驻华使馆等机构协助下,经长达4个多月的文献考证、专家求证、实地查证、当事人见证,终于获知15位烈士的军衔等部分信息和线索,确定了寻访报道方向和切入点。与此同时,特派记者赴俄寻访,前后历时近一月,行程数万公里,足迹从北到南,跨越俄罗斯3个省,寻访到不少珍贵历史档案和资料,并陆续找到部分来华参战志愿队队员的亲属及后裔。
报道组首次跨国实地寻访,聚焦援华抗战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足迹踏遍中俄两国十余城市,在中俄两国产生巨大影响。2013年12月13日,俄罗斯国家电视一台在大型寻亲栏目《等着我》中,播出了《长江日报》赴俄记者带去的武汉老人的来信,呼吁国民提供75年前在武汉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线索。“我们会密切关注寻亲的进展,也期待与长江日报一起,尽快将烈士后裔亲属汇聚到先辈战斗过的武汉,让两国民众重温历史和友谊。”电视台主持人告诉记者,届时他们会从莫斯科来到武汉,专门做一期跨国寻亲节目。此次大型寻访报道,已由记者直接采写的见报作品有36篇,共计36900余字,为弥补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援华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报道组数度在线索几乎中断的情况下搜寻到新的线索和路径,既还原历史,又发掘了一批鲜为人知的史料。如作品中说:“1938年初,苏联空军志愿队陆续进驻南昌和武汉附近机场,使武汉的防空力量大为增强。在他们的协助下,中国军队与日军在1938年初的‘二·一八’交锋中,取得11比5(击落战机的比例)的战绩。接着进行的两场较大型的空战,又以21比12和14比2的‘战绩比’赢得了一边倒的胜利。”“军史作家萨苏曾深入研究过这段历史。他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在武汉保卫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他们,武汉的制空权早就不存在了’。”
毛泽东同志说:“新闻要讲真话,要如实报道战果、成绩和灾情。”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期,许多人只知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战,而对苏联空军志愿队在武汉会战、武汉大空战中血洒长空之事,却知之甚少。长江日报此次的大型寻访报道,客观、真实地报道了15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在武汉会战、武汉大空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给人们弥补了这一历史的遗憾。
尤其难得的是,经赴俄记者多方打探,终于在俄罗斯南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找到了烈士菲利普的遗孀安娜。这位101岁的老人一直“珍藏着丈夫所有的信件,及一张仅存的丈夫少尉军装照片”,她对记者说:“他是我最亲最爱的人。高高的个子,褐色的眼睛,卷曲的头发,是我心中最帅的男人。”老人口述历史,回忆70多年前往事的许多细节,脸上洋溢着自豪。一个多月后,这位烈士遗孀离世,如果不是记者这次抢救性地寻访,那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也许就将永远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
跨国寻访报道的重大价值就在于抢救历史,还原真相,还原历史细节,还原每一位曾经有血有肉的生命。其根本意义正如烈士菲利普的外孙谢尔盖所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历史。战争不应再发生,历史也不能再重演。”作品引用烈士亲属后裔的感悟,有力地凸显了维护世界和平、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时代主题。
获奖作品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赞誉。在国内,《江南都市报》、江西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加入《长江日报》的寻访报道。在国外,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多家俄罗斯媒体对此次寻访活动进行了报道。《等着我》栏目还在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俄语国家对《长江日报》寻访活动进行了专题介绍,呼吁民众提供烈士后裔线索。《澳大利亚时报》网站等海外华文媒体,转载了本次寻访的相关报道。
同时,对长江日报的跨国寻访报道,中、俄相关官方机构、社会组织给予了高度评。
获奖作品尊重历史,大气完整,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的事迹得到还原,扩展了人们对中国抗战中国际援助的全面认知。而且,寻访活动本身也是成功的国际交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友谊。
新闻媒体要发挥正确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对新闻事实进行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选择,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同时,还要敢于舆论为先,善于集中发声,打好主动仗,唱好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型跨国寻访报道《武汉上空的鹰》之所以能在新闻评选中一举夺魁,正是因为记者不仅具有敏锐的新闻发现能力,而且万里践行,实地踏访,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使作品提升到历史的高度和深度,对现实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