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90后”的新农人天地

2015-12-23 01:22卞文志
就业与保障 2015年8期
关键词:芹菜

卞文志

“泛90后”的新农人天地

卞文志

图/王澎

近年来,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至今,一大波“90后”创业者们涌现而出,已成为当今农业生产领域的先行者,“泛90后”已是在农村这片舞台上用科学知识创业的一个新的概念。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很多有创业想法的日本大学生都特别喜欢和中国留学生“混”在一起,中国学生“不安的心”是他们所渴望的。马云鼓励年轻人不要只是晚上想了千条路,白天又去走原路,创业要有勇气。回首已经过去的2014年,尤其是中央一再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众创空间”政策扶持的今天,一大波90后创业者正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崛起。

“学院派”变成谦虚勤奋的“学习派”

敢拼,敢闯,大不了从头再来,“泛90后”们这样的正能量正在不断影响着周边的人;竞争、自由、个性化,“泛90后”们也似乎正在依靠自己的能力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在某网络论坛上,有一个名为“淡淡的卞云”的网友,写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像我这么喜欢务农的吗?在烈日下给庄稼喷药,在暴雨中关注禾苗成长……”虽然隔着计算机屏幕,还是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年轻人对务农发自内心的热爱。如今,很多“80后、90后”的农业人,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了丰富的种田经验,再加上属于自己的农业知识和网络化经营,在党和国家关于大力扶持“万众创业”的激励政策指引下,他们正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

在北京有一支由“80后、90后”组成的植保队——“飞虎队”,他们活跃于蔬菜植保领域,在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历次“战役”中,开创了北京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其中,1987年出生的王凯歌,是队里公认的“学院派”。王凯歌是中国农科院的硕士毕业生。2013年,一直跟实验室打交道的王凯歌第一次下田治虫,脑子里反复想着自己记下的病虫害图例,琢磨着怎么把满肚子的知识讲给农民听。可真到了田间,仅仅一节半青不黄的草莓秧,就让王凯歌犯了难:与教科书上不同,大棚里的秧苗没有一个“规规矩矩”地生病,病虫也没有“按部就班”按他开好的药方“阵亡”。年轻的创业者们知道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决定从头学起,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打下属于组件的江山。

从此之后,胸有成竹的“学院派”变成了谦虚勤奋的“学习派”,向农民学,向专家学,田间地头是他最大的教科书。为了研究辣根素土壤消毒方法,盛夏酷暑时节,王凯歌和队员们穿着几公斤重的防护面具和衣服,一头扎进高浓度芥末喷洒后的大棚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们的努力,“辣根素”土壤消毒代替了农民使用多年的生石灰消毒法,土壤PH值不再连年升高,这让顺义区大孙各庄的村民年年头疼的根结线虫彻底销声匿迹。王凯就要跟相恋3年的女友结婚了,可飞虎队的科研项目正在紧要关头,他已半个多月没见未婚妻一面,“好在她也是学农的,能理解我。”王凯歌憨憨地笑着说。

紧跟时代潮流利用新型“农具”创业

格子旗、牛仔帽……这样的农机手简直帅呆了!26岁的司庆振,是踩着“80后”尾巴出生的新一代农业人。小伙子讲述了去年年底举行的“2014中国农机手大赛总决赛”的激动场面:“激烈的比拼、农机的轰鸣,格子旗、牛仔帽……”一切都让这位来自北京的26岁小伙倍感振奋,“从没想过还能这样做农机手,简直帅呆了。”司庆振是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现代农机部部长。他说,在国外,通过农业机械化可以实现一两个人管理上千亩耕地,“通过我的工作能改变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状,是我最大的梦想”。

司庆振将创新作为“圆梦”的突破口,与科研单位、企业联合,带领团队对农机进行改进——有机肥深松施肥机就是他们最近的一项新发明。针对有机肥需深埋到土层35厘米以下的特点,司庆振带领技术公关组前往天津、河北等地调研,经过绘制图纸、计算参数、反复实验、修改完善,终于研制成功可以深松施用有机肥的农机,并因此获得五项国家专利,填补了我国的空白。相对取得的成绩,司庆振更重视的是合作社该如何发展。“最近华北地区建立了农机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我们合作社的发展就更有了保障。”司庆振说。WiFi(无线网)就是一种新型农具

与26岁的司庆振新农人一样,湖北省咸安区向阳湖镇宝丰农庄的女主人方杰,从去年开始也在用WiFi(无线网)这种新型农具创业,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熟练地发着微信朋友圈,配上娇艳欲滴的草莓实拍画面,好友们跟帖不断,纷纷预定来农庄的采摘时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WiFi能引来了那么多游客。”宝丰农庄27岁的男主人邓千军介绍说。3年前,他和妻子方杰涉农创业,办起了集果园采摘、垂钓、餐饮及户外烧烤于一体的“农家乐”。刚开始是埋头抓产品质量,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做沼液池,养小蜜蜂,实行绿色有机生产。去年初,他们在果园架起了路由器,联上WiFi,尝试用新媒体办法做营销,“扫码优惠”、“转发集赞”等活动让生意越来越火。

“来果园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年轻,群里、朋友圈里发张照片,简单明了,真实的场景比较吸引眼球!”方杰告诉记者,如今人们手机不离身,“QQ说说”、“微信朋友圈”都是他们的爱好,所以WiFi和QQ、微信等网络工具都是不可少的。年轻人灵活的经营方式所带来的生产力,由一个小小的WiFi就可以充分发挥,在他们眼里,这种新型的现代化“农具”,不仅是他们施展智慧的工具,同时也在影响着传统耕作方式的许多农民。“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一位年纪大的农民情不自禁地说,在他们眼中,时代的步伐也许就是这些“80、90后”新农人的步伐,因此他们要紧紧跟上,如果再固守旧的观念和传统,他们就会落伍了。

女白领回乡种出地道土芹菜

30岁的胶州女孩宋宇丽放弃了城里的高薪白领工作,回到老家胶西镇宋家村,种起了芹菜,因为味道正、口感好、营养丰富,一上市就备受市民的青睐,芹菜芯卖出猪肉价格,每亩效益达到万元以上。宋宇丽表示,目前宋家芹菜种植面积已达300亩,下步她要扩大种植规模,并建40个冬暖大棚,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宋家芹菜,同时对芹菜进行深加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去年金秋时节,笔者来到胶西镇宋家村的农田里,隔着很远就闻到了清新的芹菜味儿,一片片绿油油芹菜长有六七十厘米高,众多村民在地头忙着收获芹菜。“今年气候好,种植的芹菜长势喜人,亩产15000斤不成问题!”说这话的女孩是芹菜地的主人宋宇丽。她告诉笔者,宋家村有60多年种着芹菜的历史,种植面积大约100多亩,因紧邻十米河,土质特殊,种出来的芹菜味道很正,纤维丰富。“附近的人都知道俺村的芹菜好吃,但就是没名气,销不出去。”宋宇丽说。2009年,她在青岛一家外贸公司从事贸易工作,一次回宋家村老家看望父母时,看到村里种的大量芹菜因为没卖出去都扔在了路边。正好青岛的一个亲戚来做客,在尝到她家种植的芹菜后,感叹这么好味道的芹菜竟然卖不出去。她突然萌生想法,决定放弃高薪的白领工作,帮助乡亲们推销芹菜,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宋家村的芹菜,让村民不再因为芹菜没有销路而犯愁。

司庆振和他的施肥机

“要想把宋家村芹菜的名气打出去,首先要确保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形成规模化种植,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对外销售。”宋宇丽告诉笔者,她首先成立青岛鹏宇蔬菜专业合作社,把村里的芹菜种植户都联合起来。种芹菜其实很辛苦,出芽、育苗、分颗栽种,需要的水分很大,隔两天就要浇一次水。另外,芹菜要被霜打以后收获,还要放在土窖里储存半个月以上,这样的芹菜口感就特别好,不论是凉拌还是热炒,口感一点不输马家沟芹菜。宋宇丽说,她拿着收获的芹菜开始到各大酒店推销,品尝以后都觉得有小时候芹菜的味道,试用后都纷纷打电话订购。她瞅准机会,还将芹菜芯儿包装成礼盒,摆进了岛城大型超市的柜台,4斤装的芹菜芯礼盒卖出50多元的高价,每斤的售价和猪肉价格差不多。宋宇丽说,今年亩产毛芹大约在15000斤左右,除去种子、人工、肥料和灌溉等费用,每亩至少收入上万元。

“芹菜芯儿做礼盒了,芹菜梗浪费掉太可惜。宋家村芹菜是实心的,外梗的纤维含量更丰富,我将芹菜外梗进行脱水深加工,制成了即食芹。”宋宇丽告诉笔者,当时一想到这个主意,她激动了一夜连觉都没睡好,第二天便抱着芹菜梗找到食品加工企业,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

“现在即食芹已经陆续开始加工了,再过一个月就能上市了。”宋宇丽说,芹菜叶含酸性的降压成分,临床对于原发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压均有效,她还把菜叶炒成茶叶。“我自己炒了一些,但是大规模地制作还要找专业的研发人员,下步我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建冬暖蔬菜大棚,把种植的芹菜卖到国外去。”宋宇丽说,明年她打算再扩种200亩,建4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让市民在各个季节都能品尝到宋家芹菜。另外,她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将芹菜腌制一段时间后,采用80℃高温杀菌漂烫,不破坏芹菜本身营养成分,开发出冷冻即食芹。目前已接到十几吨的订单,等加工完成后将出口到俄罗斯和日本。

这些敢闯、敢干、敢于冒险的“泛90后”们,也许在创业过程中失败的次数会比一般人更多,但是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最终成功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有人统计,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4%。对于这一说法,没有办法查到这个统计中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公司能盈利就叫成功,还是公司能上市才叫成功?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都太低了,要知道买福利彩票中奖的概率都能超过6%。不过像这些年轻人,他们创业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恰恰是明知道很可能失败却还要干。这些人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善于计算概率,而是因为他们有自信、有梦想、有在广阔的农村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猜你喜欢
芹菜
芹菜叶营养价值不逊色于芹菜茎
芹菜也会“变脸”
芹菜价格行情分析
吃芹菜可以降血压
亦食亦药话 芹菜
芹菜百合
芹菜焯水 的正确方法
维药芹菜根的薄层鉴别
芹菜品种比较试验
大棚芹菜防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