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
——我与我的瓷塑艺术

2015-12-23 02:11连紫华
艺术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德化观音传统

连紫华

绚烂之极 归于平淡
——我与我的瓷塑艺术

连紫华

我出生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国宝乡格头村,自幼生活在烧窑制瓷的环境中,对制作生产德化瓷有着浓厚兴趣,并选择以它为我一生的事业。从1987年考入德化陶瓷职业中专学校算起,我从事德化瓷塑艺术已经有28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一方面跟随柯宏荣等德化当地的瓷塑名家学习,另一方面则临摹复制何朝宗等古代大师的作品,磨练自己的瓷塑技艺;与此同时,我还不断探索突破德化瓷塑传统的路径,尝试去丰富这门古老艺术的表现方式。为了进一步弘扬德化瓷塑艺术,我于1997年创办友滨陶瓷研究所,在钻研德化瓷塑技艺的同时,为有志于投身这门艺术的年青人提供机会。下面就谈谈我从事德化瓷塑艺术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我看来,德化瓷塑其实属于工艺美术品,在性质上更接近商品,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是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德化瓷绝不能像今天非常流行的前卫艺术那样,以丑为美、以怪为美,让普通观众一边“看不懂”,一边则只能敬而远之。因此我们的作品绝不能像当代前卫艺术那样追求新潮夸张的造型设计,而是必须尽最大可能去“迎合”普通人的审美追求。而为了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我的作品就不能违背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即使要追求创新,也只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因此,对传统德化瓷塑艺术的学习与传承,可以说是我一以贯之的追求。在学习制作德化瓷塑的过程中,我不仅重点学习塑像、雕刻、造型设计等艺术技法,还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掌握选料、指坯以及烧窑等技术上。最终,我熟练掌握了从选料到最终出窑之间的全部技术要点,为日后传承、突破德化瓷塑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而继承传统德化瓷塑艺术的最佳途径,就是临摹、复制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的作品。这位让我极为倾慕的古代德化瓷艺术大师生活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他广泛学习泥塑、木雕以及石刻等技法,总结出“捏、塑、雕、刻、刮、削、接、贴”八字技法,直到今天仍为我们德化的瓷塑艺术家们沿袭。何朝宗将材料特质、工艺技法、艺术语言以及审美范式等方面结合得近乎完美,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范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否能够成功地临摹何朝宗的作品,成了考验艺术家能否传承古代德化瓷塑艺术的标准。199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七十周年院庆,他们专门找到我,委托我复制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何朝宗的《渡海达摩像》。接到任务后,我在故宫花了50天的时间临摹原作,最终成功复制出了这件作品。故宫博物院对我的这件《仿何达摩渡海像》非常满意,认为它从造型的精确到气韵的传达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并永久收藏了这件作品。

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我正是通过不断临摹、复制何朝宗作品全面继承了传统德化瓷塑的技法和古人制瓷的心法,并通过不断的试验摸索,掌握了使用现代化烧制技术复原古代瓷器的秘诀。

不过在我看来,作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仅仅能够完美地掌握古代大师的技法与心法显然是不够的。一个艺术家必须有能力突破传统带来的陈规惯例,在艺术作品中展现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这才能算得上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因此,能够完美复制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我必须不断利用自己独到的艺术构思和现代科技手段,突破物质材料对德化瓷塑艺术的限制,创造出带有个人风格印记的艺术作品。这成了我这些年来艺术探索的主要方向。

首先,我开始探索大型德化瓷的制作技术。我们德化的高档陶瓷很少有大器型作品。这主要是因为烧制德化白瓷所使用的瓷土,天然地具有收缩率过高的缺陷。这就使得德化瓷虽然色泽洁白细腻,但却有着烧制过程中收缩率过大。像景德镇的陶瓷收缩率大约为14%,而德化瓷却高达20%。也就是说,如果一件瓷塑作品的胚体高1米的话,那么烧制完成后就降到了80厘米。因此,我们的德化瓷在烧制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变形、坍塌的现象。这是大器型作品在德化瓷塑中非常少见的最主要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上的难题,我根据自己长期进行德化瓷创作的经验,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我反复对瓷泥配方进行试验改进,在不改变德化瓷色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高岭土在高温下的变形。同时还增加氧化铝的含量以提高烧成温度,使胎体更加紧致。其次,我还进一步发展了打桩技术。所谓打桩技术,是我们当代德化瓷塑艺术家发明的技术手段,是指在烧制前将略干于胚体的泥条放置在容易变形的位置,使胚体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因收缩率过大而变形。在使用这项技术时,泥条的长短、粗细,摆放的位置、角度,都需要艺术家根据做自己烧制瓷器的经验和胚体形态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旦出了差错,泥条非但无法起到防止胎体变形的作用,反而还有可能顶破胎体,使整件作品前功尽弃。此外,我在设计大型瓷塑作品的外形时,就充分考虑了烧制过程中的技术特点,注意使作品保持重心稳定,减少琐碎的细部装饰,以提高烧制大器型德化瓷的成功率。不仅如此,我还专门设计了特殊的窑炉,时窑炉下部的电阻丝功率高于上部,让窑炉的内部空间受热均匀。正是这一系列技术上的探索和创新,使得我终于掌握了烧制大型德化瓷的秘诀。

如意笑佛(局部) 象牙白瓷 28×18×51Cm 2006年

以我受国家博物馆的委托,于2014年创作的作品《仿宋自在持莲观音》为例。这件高61厘米、长40厘米、宽31厘米的德化瓷塑作品临摹复制自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宋木雕《自在持莲观音》。与复制明代何朝宗的德化瓷作品相比,复制宋代木雕作品的难点一是器型大,二是跨越了不同的艺术形式。木雕作品是在较硬的材料上雕刻而成,其受到的限制主要在于木材的纹理、体积。而瓷塑作品则先是在可塑性材料上塑造成型,然后再放入窑炉中烧制硬化。因此木雕观音像的造型设计较为自由,人物动作可以比较大,四肢与躯干之间的距离能够拉得比较大。而德化白瓷由于受热后收缩率大,因此为了预防烧制过程中发生变形或坍塌,设计造型时手臂与躯干分离不能过大,至少要有一边用衣饰与躯干相连;双腿的展开宽度和前后摆放也不可过大,以免烧制完成后塑像发生偏移或倾倒。而以瓷塑的形式复制木雕作品,就意味着必须“违背”瓷塑艺术的造型规律,复制木雕作品的造型进行烧制,使得制作这件作品的难度极高。为了成功复制宋木雕《自在持莲观音》,我前后共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反复试验后设计了一个由60多个桩组成的复杂支撑系统并配合以特定的窑内摆放方式,这才制作成功。应该说,制作这件作品拿出了我这些年来制作大器型德化白瓷作品的“家底”,体现了我制作大器型作品的功力。

而我对德化瓷塑的另一项新探索,则是突破德化瓷的传统色泽。我们知道,德化瓷自古以来就以胎体紧致、色泽洁白闻名于世。朴素无华的色彩配以生动流畅的造型,使得清新素雅成了德化瓷的传统和标志性特征。清新淡雅的风格既是德化瓷最为突出的特征,也让德化瓷始终固守着某一特定的风格类型,很难出现多样化的创作尝试。因此人们看德化瓷看长了,难免会生出千篇一律的感觉来。 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德化瓷的发展是令人担心的。

因此我在制作德化瓷的时候经常会想,是不是能够找到一种方法,通过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方法,突破德化瓷的传统范式,来丰富德化瓷的艺术表现力呢?有一天,我在看电视时无意中看到一部介绍西藏唐卡艺术的纪录片,立刻被西藏唐卡那瑰丽繁复的美所吸引了。我觉得西藏唐卡那华丽高贵的色彩,恰好可以补救德化瓷朴素淡雅的单调风格。如果说唐卡艺术是在布面或纸张上绘制佛像的平面艺术,那么我则是将其技法挪用到立体的瓷塑艺术中来,直接在烧制完成的瓷塑作品上用金、银、珍珠、玛瑙以及朱砂等珍贵的矿物颜料绘制图案。就这样,我尝试将西藏唐卡和德化瓷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德化瓷品种——极彩。之所以将这个新品种命名为极彩,一是因为我在绘制图案时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二是因为在颜料的材质上也追求极致奢华,因此把它命名为“极彩”是非常合适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其实并没有照搬西藏佛教艺术的图案,而是在充分领会唐卡艺术细密繁复的彩绘和描金技术的同时,更多采用“宝相花”、“忍冬纹”以及“龙纹”等具有汉传佛教特色的图案,并依照立体造型的变化对图样进行相应的调整,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新型德化瓷塑艺术。

以我在2014年制作的极彩《阿摩提观音》为例。这件作品的主体是位于上方的阿摩提观音,其五官、手臂以及露在衣服外面的脚,没有进行彩绘,保留了传统德化白瓷的特色;而头发、衣饰则全部用贵重的矿物质颜料进行彩绘,以金色、红色为主调,显得高贵华美。作品的下方则是通常与阿摩提观音一起出现的狮子。在这件作品中,我没有依照传统的阿摩提观音法相,将狮子表现为一只白狮,而是以深蓝色为主色调,装饰以金色的条纹。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完全依照传统法相刻画作品底部的那头狮子,则会使整件作品显得头重脚轻,这里对传统的改动使得整体效果更加和谐。在制作这件作品时,我在狮子的表情上花了很多心思,这只狮子眉毛微颦,嘴巴微撅,显得憨态可掬。如果我们从底部逐渐向上欣赏这件作品,那么狮子那异常丰富的面部表情,恰与上面端庄肃穆的阿摩提观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可以说,通过巧妙的搭配,华丽繁复的色彩并没有破坏德化瓷清新素雅的整体风格,而是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为我们德化瓷塑艺术今后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在漫长的德化瓷塑创作生涯中,我最擅长的题材是佛教人物。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弥勒佛等,是我最喜欢的表现对象。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佛教用品和佛造像艺术品之间的区别,因为这直接关联到我在创作时的构思和心态。所谓佛教用品,是指宗教仪式中的供奉之物,其特点是突出宗教的神圣性,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和崇高的感觉。而佛造像艺术品则不同,它虽然选择佛、观音以及弥勒等佛教人物为题材,但却不能仅仅表达对于宗教的崇拜,还应该体现出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对美的独特见解。而我在创作中则试图在这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使我的作品既是佛教用品,又具有佛造像艺术品的审美品位。正是这种定位,使我能够较为自由地进行艺术创造,在艺术作品中熔铸我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在我看来,艺术作品应该贴近生活,在欣赏者心中激起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贴近生活、亲近生活是我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以前面提到的那尊极彩《阿摩提观音》为例,阿摩提观音又名狮子无畏观音,象征着匡扶正义、惩恶扬善、无畏无敌。其传统法相多为一首一面四臂骑狮,怒目圆睁,威武刚猛。然而这样的观音法相似乎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过于遥远,让人望而生畏。因此我大胆地做出改变,对阿摩提观音的形象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将四臂改为双臂,并让其表情变得平和自然。而原本象征着阿摩提观音勇猛无畏的狮子,则改变其威武雄壮的传统形象,让它变得像哈巴狗一样神情憨态可掬,似乎对阿摩提观音坐在自己身上有些不太情愿。

正是因为我把生活化的元素和创作理念体现在自己的德化瓷塑创作中,因此我的佛像作品不仅仅是供佛教徒们顶礼膜拜,而是让普通欣赏者在其中感到亲切,发现美,并获得艺术的享受。以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的弥勒佛作品为例。我所塑造的那些弥勒形象自然,笑容极具感染力,人们看着他们自然会感到亲近、喜欢。那些弥勒佛或是蹲坐搔痒、或是斜倚休憩、抑或是微笑作揖,无不生动可喜。他们仿佛不是悲悯众生的菩萨,而是生活在普通农家中的乐观老人。在这组作品中,生活化的美学理念可以说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

我的作品大多是佛造像艺术,很多朋友都会因好奇而问我:“你做了那么多的佛像,是不是也信佛啊?”的确,我是信佛的人,而我所从事瓷塑事业,也就是我的修行方式。在我看来,只有以虔敬的态度去对待陶瓷,才能让自己把全部心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在完美掌握古人的技艺、心法的同时,突破德化瓷塑的传统范式,使这门艺术的美臻于绚烂;而也只有以修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让自己役物而不役于物,将生活化的美学理念内化在艺术创作中,使那种极致之美以平平淡淡的形式表现出来。我的艺术观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连紫华:德化瓷塑艺术家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责任编辑:李松睿

猜你喜欢
德化观音传统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汉风古韵、观音祈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德化窑白釉雕鹤鹿老人像
德化白瓷,从地方民窑到“瓷界新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观音送子图
德化昆坂村:穷山沟变身红色旅游胜地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