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2015-12-22 19:32李臻刘炜管延安王庆国潘教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再生组织培养谷子

李臻+刘炜+管延安+王庆国+潘教文

摘要:谷子(Setariaitalica)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杂粮作物,具有抗旱、耐瘠、耐盐碱、营养丰富等特点,但其生物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谷子组织培养、再生体系、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及再生体系,并对可能影响转化过程及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谷子;组织培养;农杆菌介导;再生;遗传转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S515.03.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4-0134-05

谷子(Setariaitalica)被誉为“五谷之首”,在我国有8000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传统的营养保健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谷子具有“祛热、除烦、消食宿”的功效[1],小米粥在民间更有“代参汤”的美誉。谷子营养价值在谷类作物中最高,且相对均衡,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指标均高于FAO/WHO联合推荐的必须氨基酸模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食材[2,3]。

谷子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的生理特性,在贫瘠土壤和干旱地区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产量稳定[4]。而且,谷子是二倍体自花授粉作物,其基因组较小(约470Mb),生长周期短(50~80d),植株较小[5],具备作为模式作物的特点。但是,谷子作为一种区域性小杂粮作物,主要在亚洲种植,且以我国为主产国,一直以来存在产量较低,经济效益相对较差的问题,因此围绕谷子开展的相关研究,与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相比起步晚,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对滞后。2012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谷子基因组测序工作,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谷子种质资源改良、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目前,建立一套高效的谷子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已成为谷子研究的重中之重。结合以往研究基础,本文对近年来谷子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方法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农杆菌介导谷子转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通过分子育种进行谷子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

收稿日期:2015-01-28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CQ02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4QNM37)

1谷子组织培养及再生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B3en等[6]最早开始谷子的组培研究,他们将处于四分体到单核小孢子期的谷子花药置于含有2,4-D和KT的Blaydes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4块胚性愈伤组织并获得了再生植株。Rangan[7]将萌发5天种子的中胚轴区切下诱导出结构紧致的愈伤组织,并可再生植株。在我国,许智宏[等]最早用谷子与狗尾草的幼穗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的诱导,结果显示,对长度在2cm左右的幼穗进行愈伤诱导效果最好,同时也适宜通过不定芽途径形成再生植株。Rao等[9]以不同谷子品种的成熟胚为外植体,证明谷子不同品种间再生能力存在差异、之后许多国内外学者以谷子叶片、茎尖、成熟种子、幼胚等多种材料为外植体进行研究,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本课题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谷子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的探索,主要选用的为目前已经测序的谷子品种“豫谷1号”,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谷子的组织培养与品种、外植体类型、培养基的组成(添加物)、生长调节因子等因素密切相关[10~19]。袁进成等[20]选用“冀谷11”等4个谷子品种,研究不同条件下谷子成熟胚的再生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谷子的再生能力受基因型影响较大,“冀谷11”的再生能力最好;LS培养基适合谷子的愈伤组织诱导;MSB5培养基适合谷子的分化;在碳源的选择上麦芽糖比蔗糖更易诱导形成优质的愈伤组织,添加山梨醇可以提高愈伤的分化效率;在激素配组上,2,4-D和ZT组合诱导愈伤较好,而NAA和6-BA的组合愈伤分化率较高[20]。根和侧芽的顶端分生组织诱导愈伤效率都非常低[21,22],不适合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研究。王节之等[23]进一步研究了常用激素在谷子组织培养中的应用效果,认为2,4-D和KT配合使用能够有效诱导愈伤组织;6-BA对谷子分化成苗起主导作用;IAA与NAA对谷子幼苗生根无明显作用。目前,谷子的组织培养多选取不同品种穗分化期的幼穗、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结合铵含量较低的培养基进行愈伤诱导分化,但要形成高效的再生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

2谷子遗传转化方法

谷子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PEC介导法、超声波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子房注射法等。目前,应用较多且较为成熟的方法是基因枪转化法及农杆菌介导法[5]。

2.1基因枪转化法

基因枪法的主要优点是没有明显宿主限制,可将外源基因直接转入可再生细胞中,可转化多种组织和器官。缺点是转化率较低,导入的外源基因拷贝数较多。

Taylor等[24]最早利用基因枪法进行谷子遗传转化,并在愈伤组织中检测到GUS基因的瞬时表达。O'Kennedy等[25]将将磷酸甘露醇异构酶基因manA转化到珍珠粟中,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刁现民等[26]以谷子幼穗作为外植体,将pAHC25和pB1121质粒利用基因枪法分别转化到谷子愈伤中,通过检测质粒中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情况,分析了影响谷子愈伤组织转化的因素,建立了JQ-700基因枪转化的最佳方法:即钨粉3μg/mg、CaCl21.5mol/L、亚精胺40mmol/L,基因枪转化室高度7cm,轰击速度400~450m/s,转化愈伤组织用量为1~2g。在此条件下,刁现民等[27]以豫谷1号为材料,获得了能够稳定表达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基因植株。

研究表明,基因枪法转化效率主要受启动子类型和选择标记的影响。Taylor等[10]通过研究谷子悬浮培养细胞和未成熟胚中CaMV35S启动子和玉米Ubiquitin启动子瞬时表达GUS基因的效率,比较了这两种启动子在谷子中表达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玉米Ubi启动子的活性在悬浮培养细胞中比35S启动子高5倍多,在未成熟胚中高2倍多,表明玉米Ubi启动子相对于35S启动子更适合谷子的遗传转化。这与刁现民等[28]的研究结果相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mycinPhosphotransferseⅡ,NPTⅡ)基因是转化中常用的选择标记基因,该基因的编码产物可以使卡那霉素失活,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可以用于筛选阳性再生植株,但是长期在卡那霉素的压力下会导致愈伤组织胚状体分化效率降低甚至使后代不育。董云洲等[29,30]用基因枪法转化谷子花粉和未成熟幼穗,在进行卡那霉素筛选过程中发现植株分化受到严重影响。潮霉素B和除草剂Basta是水稻遗传转化中常用的筛选剂,Lambé等[31]的研究显示,利用潮酶素B筛选转基因植株,对愈伤分化的影响较小,可获得可育植株。Girgi等[13]利用基因枪法将含有Bar基因和GUS基因的载体转化到4个谷子品系(842B、7042、MangaNara、BongoNara)中,成功筛选到转基因株系5株。endprint

猜你喜欢
再生组织培养谷子
晒谷子(外一首)
寻妻
追寻“红色”足迹
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天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诱导芽分化的影响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