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淳
摘要:本文分析了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实施环境会计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进一步发展环境会计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会计;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95-02
一、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概述
环境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学科,它将会计学科内容和环境学科内容融合于一体,通过运用会计学的基本方式方法,对企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及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导致的环境负债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社会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最初的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开采,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近几十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经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各个国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倡利用高效、清洁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追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显著降低,全球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持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各国务必要解决的问题。推行低碳经济是控制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避免全球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的必然手段。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强调不能以牺牲后世子孙的生存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前一时的经济利益。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环境会计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从社会利益角度对企业的环境维护和开发进行合理的计量和报道,有助于引导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环境会计关注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迫使企业整合考虑企业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2.实现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和利用的基础上重构经济系统,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经济系统和谐的融为一体。循环经济它兼顾了清洁生产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强调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的废物,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减缓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必要手段。而实施环境会计是推进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会计核算自然资源的消耗、污染环境的成本,关注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3.正确计算“绿色GDP”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绿色GDP是指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体现了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密切联系,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真实的经济增长水平。而这里要扣减的自然资源损耗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都可以通过环境会计的核算加以考量。环境会计正是通过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道,分析环境质量效益,衡量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
4.调整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传统高碳能源,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所以,发展低碳经济必然要求使用核能、风能等无碳能源代替传统的高碳能源。这就要求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当然,在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高碳能源的同时,还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总量,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大力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这一切都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有力支撑。环境会计采用定量的方法控制企业能源成本的发生,引导企业获取环境保护效益、降低环境损害成本,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5.增强民众低碳环保意识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持。会计本质上是一个向各有关部门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种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在推行低碳经济、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的今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做出决策时都要考虑到经济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如,政府部门需要了解不同行业、甚至各个企业的碳排放指标;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环境行为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债权人需要评估企业的环境行为对其偿债能力的影响,借钱给企业是否存在信用风险;企业的内部管理者需要做出与环境相关的决策;消费者则关心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安全可靠、其产品的“绿色化”程度。这些信息虽然决策重点各不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都可以从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中找到答案。环境会计满足了信息使用人的决策需求,推动了民众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
三、基于低碳经济背景发展环境会计的对策思考
1.增加政府部门扶持力度。政府是环境会计实施的保障方,然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没有将关于环境会计的制度、方式方法纳入工作规范。环境会计制度的缺失不利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不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发展低碳经济。所以,政府首先应大力推动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倡导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另外,政府应加强环境法规的完善,提高污染环境的违法成本。比如推行污染许可证制度,并对违规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征收高额罚款;增加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并对带来高污染的消费品适当提高消费税税率;地方政府与辖区企业签订协议,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及违规处罚方案。
2.强化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及监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系统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各个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企业可采取不同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企业,可在现有财务报告框架内增设环境会计要素,披露相关信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可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表,方便信息使用人做出决策。无论采用何种披露方式,都应由政府或社会相关机构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出具的信息进行监督,防止企业为获得私利而隐瞒污染环境事实,误导信息使用人,危害社会利益。同时,还应推行由第三方机构对环境会计信息实施审计。由专业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环境报告书进行鉴定,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于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公信力的认可。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环境会计信息审计制度是保证环境会计实施的有效手段,对于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推广低碳经济的运行至关重要。
3.推动绿色经营模式在企业内的实施。绿色经营是指企业基于有利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身心健康的目的,将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理念应用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而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绿色经营模式和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是相辅相成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推行绿色经营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绿色经营模式又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作保障。企业实施绿色经营模式,重视污染物的控制、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一切都离不开环境会计提供的环境收入、环境成本等信息,进而必然会推动环境会计的普及与发展。
4.树立全社会的低碳环保观念。推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会计的实施,转变观念是根本。首先,企业的生产经营者要转变经营思想。企业的经营者要率先树立低碳环保的观念,在制定经济决策时注重对资源及环境的管理,把环境因素作为获取竞争优势、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把这一思想灌输给每一个员工,使员工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密不可分,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密不可分。其次,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媒体及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树立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公众认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作为消费者,大家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都倾向于选择使用清洁能源、环保业绩好的企业的产品,也必将迫使企业重视节约能源、重视环境保护,积极设计和开发符合甚至优于环保标准的工艺和产品以提升企业形象。
总而言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只有大力推行环境会计,发展低碳经济,才能维护生存环境的健康,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钟卫稼.基于科学发展视角的环境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0,(5).
[2]陈文君.低碳经济下江西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J].价格月刊,2010,(10).
[3]邱玉莲,余琪.低碳经济下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2,(1).
[4]姚素媛,张杰.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推进环境会计[J].市场论坛,2011,(9).
[5]Jones M. J..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Toward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J]. Accounting Forum,2010,(34).
[6]Blanco E.,Rey-Maquieira J.,Lozano J.The economic impacts of voluntary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irms:a cri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