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生人群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现状调查研究——以初中生群体为例*

2015-12-22 07:53刘子一李奇超
地震科学进展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普馆科普知识防震

刘子一 赵 甜 李奇超

(上海市地震局,上海 200062)

引言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学生人群因其活动范围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加之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避险技能,承灾心理能力较弱,往往在地震灾害中受到较大伤害,成为地震灾害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我们在几次上海及其邻近地区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中发现,上海市学生人群的防震减灾知识素养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情况。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上海市学生人群的防震减灾科普现状了解不多。有学者曾做过《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1]、《上海市中学生灾害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上海市中学生自然灾害意识调查研究》等研究,但大部分研究大都从灾害意识角度切入,未对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做特定研究,且未对今后的科普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另外,地震系统内,2010年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曾对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做过调查研究[2];2013年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对北京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科普情况做过调查研究,两者都对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其中学生人群调查样本的分类覆盖不全,且仍然缺乏如何针对研究结果开展相应科普工作的实施方案。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以调查研究的手段全面系统地分析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效果,准确了解学生人群的科普需求,检验现有科普手段,以便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为今后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统计,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学生人群为266.55万人①2013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年报,属于大样本的抽样调查。由于此类人群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一是如何做到样本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二是如何设计问卷和访谈内容,使其能充分引导受访者,真实反映情况,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另外,由于经费限制,全面开展针对这类人群的防震减灾科普现状调查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综合上述种种难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选取上海市某一所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生作为个案开展调查,以便为今后开展这类人群的全面调查研究做好前期铺垫。

1 研究方法

出于目标人群数量大和经费有限这两点因素考虑,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将目标人群按照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进行了细分,将其分为: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小学生、中学生(普通初、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

(2)选取了目标人群中的初中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的示例研究。

(3)确定此次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调查研究技术路线图

(4)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社会调查方法进行研究[3]。

定性研究主要运用在前期准备阶段。为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通过咨询地震专家与中学师生获得启发性观点,设计出适应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具有地域特色问题的调查问卷。例如:当你在学校时突然发生地震,应如何避震?当你乘地铁时突然发生地震,应如何避震?你觉得上海会发生地震吗?另外,我们也将具有前瞻性的问题纳入到问卷中。例如:你所在学校有没有设置防震减灾知识的课程?涉及哪些内容?

定量研究主要是以抽样调查的方法[4],选取上海市长宁区某所初级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调查中,随机抽取6个班、每个班学号尾数是3的倍数(0、3、6、9)的学生16人,共96人进行抽样调查,其中随机选定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的可行性验证。在问卷可行的情况下,对其余的5个班进行正式的抽样调查。

(5)在问卷的可行性验证阶段,共设计了54道问题,其中单选题42道,多选题8道,主观题4道。根据填写问卷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以下2个问题产生疑问:

问题1.你是否愿意自费接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如果愿意,每年愿意支付多少费用呢?

A.愿意。费用__________元/年

B.不愿意

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自费接受地震科普知识的意愿比例

由于初中生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其经济来源大多来自于家庭,无法自我掌控,且存在不稳定因素,所以在填写此问题时,出现空白的情况达31.7%。因此,此题不适合在初中生中开展调查,故在正式问卷中删除。

问题2.非特殊时期,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会给你带来恐慌吗?()

A.会 B.不会

大部分学生对此题中“非特殊时期”的字面理解上产生疑问,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调查者的意思,在正式问卷中,我们将其改为“非地震时期”。

另外,结合2014年上海地震科普馆改建后新开馆的情况,我们在原有针对科普馆的问题上,新增加了一题:你是否知道上海地震科普馆?目的在于了解科普馆对外宣传的效果。

(6)根据问卷可行性验证的结果,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后发放给参与正式调查的5个班的学生。问卷共计发放80份,回收73份,其中有效问卷70份,问卷回收率为91.3%,有效回收率87.5%。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4个部分入手:第1部分为上海市中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认知程度;第2部分为上海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需求与认知偏好;第3部分为上海市中学生对目前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评价;第4部分是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学校开展的情况。以下节选4个部分内容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2.1 上海市中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

认知程度

在问及“是否了解上海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历史地震情况”一题时,受访学生中只有25.7%的人知道这一情况,44.3%的学生表示清楚一些,但不是很清楚(图3)。而对于“上海会不会发生地震?”,受访学生认为“会”和“不会”的比例各占一半(图4)。

图4 受访者认为上海会发生地震的比例

近半数的受访学生认为有权发布地震预报的部门是省级地震部门,而只有14.3%的受访学生知道地震预报的发布主体应该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逾半数的受访学生对于地震预测、地震预报和地震预警这三者概念很模糊;逾六成的学生不知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区别。可见,受访者对于此类地震基本常识掌握欠佳(图5~图7)。

图5 受访者认为有权发布地震预报的部门比例

图6 受访者知道地震预测、预报、预警的区别比例

图7 受访者知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联系与区别的情况

图8是受访者对个人自救能力的评价(5分制),35.7%的学生给自己打分为3分,近半数学生打分为4分和5分。可见,受访学生对自己在地震中自救能力给予较高肯定。

图8 受访者对自己在地震中自救能力的评价比例

2.2 上海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需求与认知偏好

图9显示,将近七成的受访学生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目的是防御地震灾害,还有的受访学生出于拓展知识面(12.9%)、学习和生活需要(12.9%)的目的去了解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将近半数的受访学生认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对其非常有帮助,逾四成的学生认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对其有一些帮助。可见,多数受访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认可度比较高。受访学生经常关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占27.1%,偶尔关注的占27.1%。

图9 受访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总体需求

最受受访学生欢迎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是防震减灾自救互救技能(47.1%)和防震减灾基础知识(32.9%)这两类(图10)。受访学生最喜欢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形式的前两位是电视(38.6%)和网站(15.7%)(图11)。同时,受访学生也希望通过学校课程来了解防震减灾知识。另外,微博、微信、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在受访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容小觑。

图10 受访者最喜欢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比例

图11 受访者最喜欢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形式的比例

2.3 上海市中学生对目前防震减灾科普宣

传工作的评价

受访学生对目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满意度总体还是比较高的,过半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易接触性、科普知识内容的多样性和科普宣传开展的时机都非常满意;有两成多的受访者对于科普知识的易懂性、科普宣传的渠道和趣味性评价一般或者不满意(图12)。

图12 受访者对目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满意度比例

受访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均评价较高:4分和5分的总和比例分别是66.8%和59.9%,且学生对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质量评价要比防震减灾作品的数量高(图13)。

图13 受访者对科普作品质量和数量评分比例

受访学生对现有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易接触性和易懂性评价较高: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能找到或者看懂一部分,近四成的学生认为基本能找到或者看懂(图14)。

图14 受访者认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易接触性和易懂性的比例

2.4 上海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学校开展的情况

受访学生所在的学校以每周一节兴趣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防震减灾课程,并未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课程中涉及最多的内容是地震基础知识,应急避震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的比重为22.52%和19.72%,而涉及最少的内容是上海地震活动情况(图15)。

图15 受访学生所在学校开设防震减灾课程涉及的内容比例

30%的受访学生参观过上海地震科普馆,其中22.9%的学生每年参观一次。12.9%的受访者认为上海地震科普馆应展示自救互救技能,11.4%的受访者认为展示手段应该有震动体验(注:65.7%的缺失是未参观过上海地震科普馆的受访者所占的比重)(图16、17)。

图16 受访学生认为上海地震科普馆应展示内容的比例

图17 受访学生认为上海地震科普馆应有的展示手段比例

2.5 主要结论

通过对问卷整理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受访学生基本都接受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自己的自救能力也有较高评价;而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掌握较为欠缺,尤其是地震预报的发布主体、地震预测、预报与预警的区别、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等;对于上海的地质地震情况也不甚了解。

(2)学校、电视和互联网成为目前中学生群体获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电视和互联网也是该群体最受欢迎的两种宣传形式;另外,微博、微信、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在该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容小觑。

(3)最受中学生群体欢迎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是应急避险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但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的防震减灾知识课程涉及的内容大部分是地震基础知识。

(4)受访者对于目前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评价较高;而对于科普知识的易懂性、科普宣传的渠道和趣味性评价一般或者不满意。

(5)上海地震科普馆在该群体的知晓率或吸引力不高;震动体验、图文展示、互动游戏这三者是该群体最希望在科普馆有所体验的。

3 对策与建议

(1)扩大普及覆盖面,针对薄弱环节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调查表明,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学生都接受过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即使在接受过教育的学生中也呈现出认知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为此,应进一步扩大普及的覆盖面,针对容易混淆概念、产生理解偏差的知识点和技能等薄弱环节加强科普教育。

(2)与时俱进,结合新媒体增多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展示形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微博、微信、移动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在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现今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创作形式,以微电影、科普动画、漫画为主要模式,增加趣味性,通过更为通俗易懂、新颖活泼的形式展示深奥的地球物理知识和简便易学的自救互救知识,打造系列科普精品。

(3)以趣味性为创作的主要切入点,增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吸引力。从调查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受访学生对科普作品的易懂性和趣味性评价较低,因而面向学生人群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存在难懂和枯燥的现象。因此未来防震减灾科普作品的创作要向简单、实用和趣味这一方向发展。一是语言富有幽默感,可令科普作品趣味盎然,收效显著;二是善用比喻,有助于理解深奥的科学现象,更能增强科普作品的可读性。

4 以实践性为教育原则,加强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防震减灾知识的重要阵地。因而学校要改变防震减灾教育以认知为主、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把灾害安全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形式,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校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开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模拟演习,增强学生的自救互救技能,提高整体的防震减灾能力。

(5)加大科普教育基地的宣传力度,增强交互体验。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以上海地震科普馆为代表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学生人群中的知晓率和吸引力不高,并且,原有单向式的科普展陈手段已不能满足该人群的需求。因此结合2014年上海地震科普馆的改造项目,应以多种形式展示科普知识,并加入学生人群期待的、受欢迎的交互体验项目,例如震动体验、互动游戏等,以此更直观地展示科普知识,吸引更多参观者。

[1]刘耀龙,王军,叶明武,等.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城市问题,2008(11):77-82

[2]邹文卫,洪银屏,翁武明,等.北京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普认知、需求调查研究.国际地震动态,2011(6):15-31

[3]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谭祖雪,周炎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科普馆科普知识防震
防震演练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汽车的大动脉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