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2015-12-22/ 第06版面/关注中国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12月20日文章,原题:在亚洲范围内,“中国制造”不再意味着廉价或劣质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一直是数量而非品质、低价而非高端产品的代名词。但这种状况正开始改变。
事实证明,从服装到电器再到手机,如今中国大陆的产品不仅在耐用性上可媲美日本,还在精密程度上堪比台湾等高科技中心。生产闪存和数据存储卡的台商约翰·严(音)表示,与中国大陆比拼产品质量时轻松胜出的日子已一去不返。
在台湾,中国大陆产品的质量改善正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近年来,大陆品牌的可见度和市场份额都在与日俱增。”台北凯基证券经济学家蔡耀德说,“台湾品牌的市场份额已有所下降,这绝对与大陆的影响有关。”
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商之间为争夺出口市场和吸引国内买家而承受的沉重压力。分析人士表示,促进质量提高的最常见因素就是向外界学习。中国企业已经通过逆向工程和模仿外国机器改善自身实力。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中外合资企业内,且技术转让往往是强制性的。中国的各级工人也在持续提高技能。香港联业制衣首席执行官李国权表示,与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尼同行相比,该公司的中国内地员工和经理不仅受到更好的教育,还具备更快的学习能力。
在台湾,要想在与大陆的比赛中领先,就必须永不停歇。台湾冠品材料科技公司与大陆承包商开展合作,且公司领导人可以看到大陆工厂的产品质量正日益改善。因此,如今的台湾企业家意识到他们必须很快适应这种现实。“台湾人往往会说我们比中国大陆好,但在我看来,并非这么回事,在某些情况下,大陆(的产品质量)反而更好。”该公司董事长叶嗣韬如是说。▲(作者詹宁思,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