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鹏 娄群书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沥青再生技术已经在国外形成并得到广泛运用,且不断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对于沥青路面再生和资源节约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对于节约型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沥青再生技术也引进国内,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多为沥青路面,沥青的使用量巨大。当沥青出现老化情况时,极容易出现破损情况,造成路面的坑洼,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为实现高速公路的有效养护,运用沥青再生技术的意义也极为重大。
沥青再生技术,是通过有效方式,实现原路面材料的再生或重复利用,以完成资源的回收利用和路面的养护维修。将其运用到公路的养护维修当中,能够使得路面的寿命有效延长,且废弃的路面建设材料得到有效回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建设资金的节约。作为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我国的现实意义重大。首先,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由于我国的石油沥青人均产量较低,且国产的石油沥青往往存在诸多性能和质量问题,无法满足公路建设施工要求。因此,需要大量进口沥青资源。同时一些石料资源也较为稀缺,需要确保使用过程中的节约。运用沥青再生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资源,确保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其次,能够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废弃的沥青混凝土对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只有实现其有效回收利用,才能避免环境污染,保证人们安全的生活环境。
2.1 我国沥青再生技术研究和应用概况。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已经进行了废弃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的尝试。在八十年代,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已经得到相关研究。通过各个省市的试点研究和应用,使得我国的沥青路面施工和验收有了相应的标准和规程。在九十年代,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处于飞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的大面积大范围建设使得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得到中断和搁置。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普遍进入大修和改建阶段,不得不面对大量废弃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处理问题。沥青再生技术得以再次发展,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空前拓展。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施工单位进行有效配合和合作,使得沥青再生技术取得较大发展。
2.2 我国当前主要的沥青再生施工工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沥青再生技术取得一定成绩,研发出许多沥青再生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热再生和冷再生。其中,热再生又分为厂拌热再生和现场热再生。厂拌热再生即将旧沥青层进行切削回收,在再生搅拌厂进行破碎和筛分,并通过相应的指标进行材料配比,运用再生搅拌设备进行搅拌和制作,形成质量合格的沥青混凝土。现场热再生相对于厂拌热再生技术来说,是一种预防养护性技术。通过对存在老化倾向的路段进行加热和软化,并混入新沥青和再生剂等进行热搅拌,进而进行摊铺和碾压。冷再生包括厂拌冷再生和现场冷再生。相较于热再生工艺,冷再生工艺的有效回避了热再生回收的困难,且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有很大的改善,简化了施工程序。
3.1 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就目前我国的沥青再生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对于专门的施工程序提供的施工设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一些沥青再生施工过程仍采用大量的人工操作,不仅效率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此外,沥青再生施工工序较多,如路面翻挖和旧料破碎以及混合料拌等,缺乏专门的施工设备,使得施工效率低下。在未来的发展中,提高机械化水平是必然发展方向。
3.2 实现再生剂规格化和系列化。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沥青再生技术和施工过程运用到的再生剂总量也会不断加大。因此,必须加大对再生剂的研发和生产,使得再生剂实现规格化和系列化,既能确保施工质量,还能保证充足的量的供应。在沥青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当中,再生剂的料源和品种将不断丰富起来,能够满足不同施工工程,确保公路建设的高质量。石化部门和公路部门将通力合作,实现再生剂研发水平的提高。
3.3 明确技术施工规范和验收评定标准。我国的沥青再生技术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并没有明确且统一的标准,导致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临一定的阻碍。因此,未来的沥青再生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形成统一的施工规范,对于再生剂的技术标准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进行统一。同时,技术的验收评定标准也会得到指定和完善,使得该技术实现规范和标准化,能够为全国的道路养护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有效指导。
沥青再生技术对于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公路的养护和维修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沥青再生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实现其继续发展和优化。同时,应当认清当前的发展现状,并就当前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根据沥青再生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优化和革新,通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实现再生剂规格化和系列化和明确技术施工规范和验收评定标准的方式实现技术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且技术的施工运用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曹荣吉,陈荣生,徐正林.沥青再生剂性能评价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03).
[2]景冬冬,姜利.沥青再生剂的选择与比较[J].森林工程,2007(04).
[3]李振.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
[4]吕伟民.沥青再生原理与再生剂的技术要求[J].石油沥青,2007(06).
[5]马海忠.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J].科学之友,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