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重庆烟区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研究

2015-12-22 07:42:08关罗浩宗胜杰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060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穴施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

关罗浩,宗胜杰(.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州5060;2.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为提高烤烟产量、追求烟叶成产利益,植烟土壤连年使用化肥、连作现象日益突出[1],从而导致土壤中养分协调性变差,土壤理化性质降低[2-4]。针对重庆烟区上部烟叶存在成熟度不够、叶片结构紧密、淀粉含量偏高、油分不足、吃味差、色泽较深、不够鲜亮、某些化学成分高(主要是糖分含量高、淀粉含量高)等问题[5],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和香气量,改善其外观和物理特性是烟草行业不可回避的话题[6]。邱标仁等[7]指出增施有机肥和饼肥,有利于烤烟碳氮代谢,促进脂类代谢,可增加烟叶的油分和香气量,提高香吃味[7]。王俊锋等[6]指出合理配施有机肥可以提高上部叶开片。郭豪等[8]研究表明使用土壤改良剂提高了土壤pH,有效增加了烤烟产量产值。笔者对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重庆烟区烤烟上部叶可用性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大田试验于2013年在重庆黔江进行,供试品种为云烟97,前茬作物为烤烟,土壤类型为石灰岩土,土壤 pH 5.17,肥力指标:碱解氮 103.65 mg/kg,速效磷 20 mg/kg,速效钾161 mg/kg,有机质2.6%,Cl-6.00 mg/kg。肥力指标中等,偏酸性土壤。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试验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67 m2。试验设置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CK的施肥基础上穴施生物炭600 kg/hm2;处理T2:在CK的施肥基础上穴施土壤调理剂1 800 kg/hm2;处理T3:在处理T1的基础上穴施黑胫康和青枯消各15 kg/hm2;处理T4:在处理T2的基础上穴施黑胫康和青枯消各15 kg/hm2。土壤调理剂、黑胫康、青枯消均由河南宝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育苗采用漂浮育苗,4月20日移栽,株行距50 cm×120 cm。各处理施 N 量105 kg/hm2,N∶P2O5∶K2O=1.0∶1.5∶2.0。大田管理依照重庆市特色优质烤烟生产技术。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成熟采收单独编竿烘烤,取B2F 1.0 kg用于烤后烟成分分析和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烤后烟叶去除主脉切丝,制成品吸烟支,由河南中烟、湖北中烟和河南农业大学评吸专家(共5人)进行烟叶感官质量评价。评分标准采用0~5分等距标度评分法[9]。

烤烟样品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检测依据YC/T 159-2002(总糖)、YC/T 159-2002(还原糖)、YC/T 159-2002(植物碱)、YC/T 161-2002(总氮)、YC/T 173-2003(钾)、YC/T 162-2002(氯),石油醚提取物采用石油醚提取差重法。

土壤pH测定采用电位法[10];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10];速效磷测定采用碳酸氢钠比色法[10];速效钾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10];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Cl-测定采用硝酸银滴定法[10]。

2 结果与分析

2.1 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烤后烟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烤烟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见表1,对表1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烤后烟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表2 描述统计分析

表1、2表明,各处理上部叶总还原糖、总糖、烟碱钾、氯、总氮、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分别为:还原糖23.66% ~37.41%;总糖 37.10% ~48.29%;烟碱 1.95% ~2.90%;钾0.99% ~1.99%;氯0.12% ~0.23%;总氮 1.45% ~1.86%;石油醚提取物 7.74% ~9.94%;糖碱比 10.42 ~18.05;两糖比0.64 ~0.83;钾氯比 4.24 ~11.88。烤后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原因在于高的海拔形成大的昼夜温差,烟株生长过程中糖和淀粉积累量多。钾、氯、总氮含量总体偏低,糖碱比在适宜范围内;两糖稍低于优质烟叶标准,具有较高的钾氯比。

表1、2表明,CK处理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低于平均水平,但其两糖比含量偏低,调制过程中糖转化不充分,两糖比最高的是T3处理,说明T3处理调制过程中糖转化比较充分,易于调制;同时,两糖比高的烟叶评吸效果也好[11]。钾氯比以CK和处理T3表现较为适宜。处理T3钾含量最高,燃烧性好,烤烟安全性高[11]。结合烤烟质量与安全性考虑,处理T3最佳。

2.2 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烤后烟上部叶感官质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从风格特征指标来看,CK、T1、T2、T3和 T4得分分别为6.20、5.60、5.80、6.80、5.40,优于 CK 的是处理T3,提高了9.68% 。香气特征得分分别为 8.60、9.20、8.40、9.80、9.20,处理 T1、T3、T4优于 CK,分别提高了 6.98%、13.95%、6.98%。处理T1杂气最轻,其次是T4处理,杂气最重的是T2处理,处理T3杂气量略高于CK,说明添加生物炭后能够降低烤烟上部叶杂气量,但在添加生物炭的基础上再添加黑胫康和青枯消则达不到降低杂气的目的;同样,添加土壤调理剂后未能降低烤烟上部叶杂气量,但同时添加土壤调理剂、黑胫康和青枯消则能达到降低杂气的目的。烟气特征得分分别为 8.00、8.40、9.00、8.80、9.00,处理 T1、T2、T3、T4均优于 CK,分别较 CK 得分提高5.00%、12.50%、10.00%、12.50%。口感特性中刺激性和干燥感为制约因素,余味为促进因素。口感特征标度得分分别为-2.60、-1.60、-2.40、-1.60、-1.60。4 个处理口感特征均优于CK,其中处理T1、T3、T4表现稍好。由标度值分析其总体评价结果表明,处理T3优于其他处理。综合评价,生物炭与黑胫康、青枯消配施烤后烟评吸质量最好。

表3 酸化土壤改良措施对烤后烟上部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土壤调理剂和生物炭可明显提高烤烟上部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卷烟评吸质量,穴施的方法在土壤中添加黑胫康、青枯消、生物炭(600 kg/hm2)可提高烤后烟上部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这与刘巧珍等[12]的土壤生态调节剂能够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提高烤烟质量结果一致。使用生物炭能使烤后烟上部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强,尤其是钾含量的提高和两糖比值的协调性以及烟碱含量适宜性;有效地提高烤后烟上部叶质量,提高烤后烟的工业利用价值,这与赵殿峰等[13]的适量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果一致。生物炭、青枯消与黑茎康混合穴施能够改善烤烟植烟土壤,提高烤后烟上部叶品质。

[1]胡军,陈彦春,程兰,等.土壤改良剂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99 -101.

[2]郭利,王学龙,陈永德,等.烟草连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0):95 -99.

[3]GUO J H,LIU X J,ZHANG Y.Significant acidification in major Chinese croplands[J].Science,2010,19(327):1008 -1010.

[4]杨丽丽,董肖杰,郑伟.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现状[J].河北林业科技,2012(2):27 -30,37.

[5]郑旭川,张春涛.重庆烤烟上部叶可用性偏低原因及改善措施[J].作物研究,2013,27(4):384 -386.

[6]王俊锋,许明发,林祖雄.提高烟上部烟叶可用性技术措施[J].广西农学报,2011,25(5):20 -23.

[7]邱标仁,林桂华,沈焕梅,等.提高龙岩烟区上部叶可用性途径[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6 -18.

[8]郭豪,宋鹏飞,高德忠,等.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改良效应和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6):95 -98.

[9]邓小华,杨丽丽,陆中山,等.湘西烟叶质量风格特色感官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5):22 -27.

[10]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测定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1]刘国顺.烟草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2]刘巧珍,郭芳阳,吴照辉,等.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态·烟叶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83 -15285.

[13]赵殿峰,徐静,罗璇,等.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3):85 -92.

猜你喜欢
穴施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设施葡萄土壤改良必要性及措施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30
玉米行间滚轮式穴施排肥器设计与试验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科学(2020年2期)2020-08-24 07:56:52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1-09 06:59:50
红茄基肥全层施用与穴施的增产效果
根区穴施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土壤改良技术的不同阶段
一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
腐植酸(2016年1期)2016-12-16 08:28:50
一种多功能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腐植酸(2016年1期)2016-12-16 08: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