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慧,刘付东标,夏春华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现今城市中儿童的比例占总人口的1/4~1/3,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环境中应有一个可以让孩子休息娱乐以及与同龄孩子之间相互接触交流的活动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该项目的设计就是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和当代文化特色,创造一个富有地域特色,适合儿童休息游戏、亲子互动的公园。
湛江儿童公园位于湛江市霞山区,是湛江市霞山区的中心地带。该园建于1975年,占地约1.5 hm2,是湛江市唯一的儿童公园。园区南靠延安路,北靠城市主干道解放东路,临近霞湖公园、霞山步行街和海滨公园,人流量较多,区位条件优越,公共交通设施齐全便利,通达性强。但是,由于城市中的儿童公园一般为政府项目,选址适中,一般场地面积不大,活动内容不多,整个场地出于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而被建设得非常拥挤,留给儿童的合理使用空间相对较少[1]。经历40年的历史,设施陈旧,不再适应21世纪儿童的需求,所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场地合理的布局非常必要。
以“儿童”为设计主旨,层层分析不同年龄层段的儿童需求,分析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以儿童为本展开设计,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当代的时代特征设计出尺度感适宜,又富有特色的儿童活动空间,从而营造极富启发性、互动性、娱乐性的适合儿童休息游戏、亲子互动的儿童公园。
3.1 充分了解儿童的需求以及不同年龄层段儿童的特征 儿童公园是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以儿童为本的活动场所。景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到符合各个年龄层段儿童的需要,故在儿童公园的设计中应合理利用和参考这些需求,设计出满足不同阶段儿童的活动空间[2]。
3.2 尺度的把握 儿童公园的尺度尤为重要。儿童的尺度和成人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安排特殊的空间[3]。
3.3 安全性的提高 简化出入口的设置,同时用特色围墙把园区围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特色围墙不失趣味性和视线的通透性,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娱乐场所。
3.4 与当地文化特色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 巧妙运用当地海洋文化中的一些特色作为设计元素,在设计中创造富有特色的,又极具娱乐性、互动性以及启发性的游戏项目。
3.5 场地客观条件的分析 园区内部设施陈旧,缺乏合理维护和修整,基础设施不完善,大部件的机动游戏设施陈旧而乏味,功能布局不明确。
我国儿童活动空间的整体水平较低,千篇一律的游戏内容忽视了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需要,所以为少年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教育以及休息娱乐的环境非常重要。以此为出发点,该方案以“儿童”为设计的主旨,以儿童为本,为少年儿童打造一个寓学于乐,内容新颖有趣,互动性强、启发性高的游戏娱乐场所,一个少年儿童成长的课堂。
5.1 景点布局 该方案设计当中,景点布局主要自一条中轴线展开。一条贯穿全园的中轴线连接园区的两个出口,一分为二的公园景区,以“对称式”的形式展开布局,形成“一线”、“两轴”、“五节点”的布局,分区明确,相互连通,和谐统一(图1)。①“一线”。贯穿全园的景观中心园路,连通两大出入口,一深到底的即视感充满穿透力和震慑力,引导人群前进(图2)。②“两轴”。以中心园路为对称轴,两两节点自然过渡,又相互关联,形成相互循环的整体。③“五节点”。5个大的分区布局,功能分区明确,满足不同年龄层段少年儿童的需求。
5.2 功能分区 根据基地项目红线基本呈正方形,对称式地设计“一线”、“两轴”、“五节点”的布局,趣味乡村体验区、梦幻科普区、传统文化休闲区、乐趣探险区、稚趣游乐区,空间节点相互贯穿连通,空间充分利用,布局合理。
5.2.1 趣味乡村体验区。该方案设立了一个趣味乡村体验区,让孩子能够认识和了解简单原始的乡村形态,用身和心去探索出了城市以外的一种生活形态。该分区由沙、水、石、植物四大自然元素组成,让孩子享受到回归自然、回归朴实的快乐[4](图 3)。
5.2.2 梦幻科普区。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关系到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培养健康聪明、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5]。所以,设立一个富有当地特色又别具启发性、富有创造力的科普馆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可以通过参与、观摩、感受中学习和了解科普知识和文化,从农耕文明的初体验再到梦幻的科普区,时代的冲突感使得游园更为有趣(图4)。
5.2.3 传统文化休闲区。弘扬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响应时代与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号召。以此为设计的出发点,在园区中设立传统文化休闲区,在当地特色文化和中国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把它作为设计游乐休闲项目的元素,让孩子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其中的精髓,培养孩子的文化底蕴和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素养。
5.2.4 乐趣探险区。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好奇是他们的动力,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游戏的器具,而是游戏的空间。儿童公园有趣不只是设施,还应该在空间上形成一种趣味性。只有能唤起儿童快乐情感的有趣游乐空间,才能真正激发儿童“玩”的兴趣[6]。故在该分区中通过精心地组织“游戏空间”,抛弃原有的大部件机动游戏,增添互动项目和一些平行性及合作性的游戏,为亲子互动提供设施和场地,让各个年龄层段儿童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5.2.5 稚趣游乐区。该分区位于基地园区的中轴线上,并设立了园区的制高点,俯瞰全园景观,创新性地把迷宫和制高点建筑相结合,并且融入海洋文化,把灯塔作为制高点的建筑形式,增添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创意是为实现设计目标而铺设的桥梁。所有独具特色的令人心动的形式背后都有一个精心策划的主题创意[7],也使得游戏的形式不再单调乏味(图5)。
5.3 景观详细设计
5.3.1 主入口景区。景区入口的设计是半封闭式的,设立有售票厅和检票口,整个入口建筑的色调采用鲜艳夺目的红色,象征着活力与朝气,弧形的顶部设计及其流畅的线条,使得整体效果活泼有力。五彩的立体门牌充满了童趣,吸引儿童进园游戏,更为景区入口增添几分趣味性(图6)。
5.3.2 田园人家。乡村小茅屋下设置许多务农设施项目,有设置大人和小孩不同尺度的设施,让他们都可以参与其中,如“小猪圈”、“晒稻谷”、“编稻草人”等活动,都可以让小朋友动手参与,大人小孩互动,并学习了解乡村务农的基本生活形态。
5.3.3 开心苗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小孩对农村、对农作物、对自然了解越来越少,缺乏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给孩子们一个亲自劳作的地方,下地体验农耕生活,感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乐趣。
5.3.4 特色景墙。作为基地园区的文化展示,特色景墙用作更新时代的号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孩子们在游园中感受和学习时代的精神,从小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图5)。
5.3.5 奇幻魔方堡。五彩缤纷的魔方建筑吸引人们的目光,玻璃外墙的透射使得建筑内部更是五彩斑斓,将科技融入馆内游戏设施中,鼓励儿童动手参与,在游戏中感悟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5.3.6 迷阵观景塔。融入海洋文化特色的灯塔象征指引孩子前进的道路,同时灯塔代表光,有光明吉祥的意思,把灯塔作为象征性的建筑,同时也是一个俯瞰全园的平台,建筑内部则是一个稚趣的立体迷宫,使得登高远望成为一次有趣的体验。
园林道路起到了组织公园空间,为游览提供引导的作用,本公园的道路分为2级。①一级园路:作为园区内的中心园路贯穿全园的道路设计为6 m,一路深入,一深到底的即视感充满穿透力和震慑力,连接景区五大节点。②二级园路:是节点内部功能道路,形式多样,设计为2.5 m,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人同行。
7.1 安全性的原则 儿童公园和其他公园不同,服务对象更多的是年幼的儿童,即相对缺乏安全意识的群体,植物种植上避免有毒、有刺,带飞絮、容易生病虫害等,容易造成儿童不适或造成安全隐患的植物。
7.2 色彩搭配的原则 在植物的选材上,选择一些香气宜人,花色艳丽,色彩丰富,品种奇特和开花结果,能引起儿童注意力的花草树木,设施和场地以红黄橙紫等鲜艳颜色为主调,构成热烈欢快的环境气氛,以达到相应的景观效果[8]。
7.3 趣味性的原则 除了色彩的选种外,可以选种一些趣味性的植物,如猪笼草、舞草、含羞草等植物,增添植物种植的趣味性。
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户外游乐的重要场所,要能满足儿童对娱乐的复杂需求,因此要多倾听孩子的声音,不应只考虑成人的喜好[9]。通过采用 CAD 绘图技巧[10]、Sketchup建模技术、Lumion的渲染处理和Photoshop后期处理,制作出景观效果图,同时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在设计中力求做到满足儿童的求知欲,营造热烈的氛围和舒适的自然环境,寓教于乐,使景观造型新颖,活动设施有趣味性,景观要素丰富多样,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在场地设计中做好防护设施等,从而创造一个适合儿童休息游戏、亲子互动的新世纪儿童公园。
[1]屈亚勤.浅谈社区公园中儿童活动场地设计[J].山西建筑,2007(4):77-78.
[2]王瑜.我国公园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34-36.
[3]孟刚,李岚,李瑞冬,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74.
[4] TURNER T.Landscape planning[M].New York:Nichols Publishing,1987:62.
[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57.
[6]李建伟.儿童游乐场所的设计目标与刨意[J].中国园林,2007(10):28-32.
[7]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68.
[8]STEVENS M.The educational and social needs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icap[M].Edward Arnold Ltd,1976:48-50.
[9]谭玛丽,周方诚.适合儿童的公园与花园——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设计与研究[J].中国园林,2008(9):43-48.
[10]刘付东标,夏春华,李润唐.CAD专家模式操作在园林建筑与小品创作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