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杰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
体育对流动性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孙锡杰
(苏州科技学院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009)
体育对于流动人口的城市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加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速度与深度。体育可以利用其独特的社会活动形式和内容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体育参与机会和条件,为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共同参与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从而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
流动人口;体育健身;社会融入
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服务业、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重点开放的发达城市,苏州对流动人口具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数以万计的流动人口涌向城市,几乎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流动性人口大多以“外来人口”或“农民工”的身份出现,并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生社会群体,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和劳动力支持,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流动人口的教育背景、工作类型、聚居形态等导致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与城市原始居民有很大的区别,缺乏和城市居民的沟通和交往,容易造成流动性人口对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降低,阻碍着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如何使流动人口树立城市主人翁的意识和精神,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使城市社区内的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到社区生活之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本课题通过研究体育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化交往的平台作用,以此来改善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社会认同,为建设一个和谐互助的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1.1 研究对象
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从体育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围绕研究目的的需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流动性人口体育的文献资料,阅读人口学、社会学、体育学、心理学等书籍和研究文献,搜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素材与实践经验。
1.2.2 问卷法
通过问卷对苏州市流动性人口的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6份。调查的对象包括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和工厂集宿区的流动人口,了解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和体育健身的状况。
1.2.3 访谈法
围绕着研究目的的需要对行政官员、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以便能更为直接、客观和深入的了解目前苏州市流动性人口体育健身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被调查对象的有关数据进行归类,并运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1 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隔离阶段
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社区之初,经济基础相对较弱,人力资本比较低下,乡村建立起来社会关系大多失去,乡村所拥有的血缘、亲缘关系不再成为人与人交往的法则。由于流动人口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与流入地社会有着较大差异,进入城市后,工作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城市文化氛围的改变,导致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生活感到陌生,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程度不高,他们同市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社会距离,城市冲突、排斥、不适应等现象也屡屡发生。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聚居区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边缘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空间结构现象。流动人员多以租住城乡结合部房屋、建筑工棚和单位内部落脚居住,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并以地缘、亲缘或业缘关系结成与城市居民完全隔离的二元社区。居住隔离减少了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互动和交往机会,不利于流动人口向流入地主流社会融合,从更大范围强化了流动人口的边缘状态[1],因而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之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个隔离的过程,容易引起自卑、孤独、无归属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从流动人口和市民的交往、互动现状上看,二者在职业和居住上存在着空间隔离,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交往对象内倾化、交往程度表层化、交往频率低下,双方虽有交往意愿,但面临交往障碍重重的困境[2]。
2.2 流动人口的社会交往
表1 您与城市原有居民的交往频率调查
“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城市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决定了流动人口不得不淡化传统乡村文化所拥有的强烈家庭情感与血缘纽带,再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流动性人口融入城市生活存在很多的困难与障碍。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经历着文化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转变,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化过程。强烈的制度排挤、文化排挤,加剧了这一群体的焦虑心理。一方面,有着强烈的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的愿望。另一方面,存在着强烈的自卑感,困于自身的社会交往圈和文化习俗之中,社会关系的建立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属于自己的社交圈[3]。此外,流动性人口由于土地牵制和户籍限制,一部分人没有将自己定位为城市的主人,而将城市作为暂时工作谋生的驿站,对城市形成“过客”心态。在生活和社会活动层面被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和交往圈之外,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被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4],调查发现(表1),流动性人口与城市原有居民经常交往的仅占6.2%,不经常交往的占62.8%,基本没有的占31.0%。
2.3 城市居民对流动性人口的社会排斥
表2 城市居民对您的态度调查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市对流动性人口需求的特征表现为“经济吸纳,社会拒入”,流动人口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他们虽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由于绝大部分城市流动人口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城市中主要从事苦、累、脏、险的体力工作,劳动地位低下,薪酬较低,因此,他们大多被限制在边缘的经济领域中,在许多方面被城市生活所排斥。通过调查发现(表2),城市居民对流动性人群很友好的占12.2%,一般的占54.0%,说不清的占24.9%,不回答的占4.2%,不友好的占4.7%。
部分城市居民对流动性人口有所偏见,对外来打工群体对城市建设的正面效应、积极贡献认识不足,认为外来人口给本地交通环境、居住空间造成的混乱和拥挤,对本地劳动力资源市场的充斥造成城市居民的失业,部分城市居民对流动性人口视为低素质人群,对流动人口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会歧视,包括就业岗位、劳动报酬和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的歧视等等,在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往往表现出隔离、排斥和冷淡的态度,形成流动人口群体的边缘化,这折射出城市市民对流动人口“社会排斥”的迹象。这种不接纳态度导致本地人与外来人员之间的不信任、隔阂加深,甚至滋生矛盾对立情绪,从而造成外来人口仇视本地人的反社会心理[5]。流动人口群体远离城市居民、远离城市生活,在居住、活动方式等方面隔绝在城市之外,这不利于城市的和谐与发展。
3.1 流动人口社会生活的选择性融入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过程是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过程,融入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流入者主动融入,也需要流入地能够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来迎接这些新成员[6]。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需要城市居民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流动人口,热情帮助身边的流动人口,将他们视为正式的城市公民,就会淡化他们的过客心态,增强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并顺利地促使他们融入到社区生活中,反之,市民的社会偏见、歧视、排斥构成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重要障碍。
表3 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住时间
流动人口社区的归属感与其在社区居留时间的长短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社区生活的不断延长,流动人口与城市社区的文化联系、社区的经济利益联系程度更加密切,更能自觉遵守社区的规章制度和维护社区的荣誉,其社区归属感会不断增强,流动人口在社区层面的社会融入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环节。从表3中可以看出,一年以上在苏州居住流动人群占到42.9%,随着流动人口居留时间的延长,流动人口的生活空间逐步从集体工棚转向常态居住的社区,其互动的范围也逐步从初级群体扩大到更广泛范围,互动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加强和本地居民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对流动人口更深层次地融入社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8]。
3.2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与流动性人口的社会融入
社区是城市流动人口居住和生活的基本载体,是流动性人口活动的主要场所。流动人口对城市认同感是从对社区的归属感中发展出来的,流动人口在基层社区与城市社会相整合的过程,是社区公共生活发育的需要,也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有机过程[9]。流动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历着与以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迁。流动人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城市生活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体育健身氛围的影响下,流动人口逐渐接受并转变体育观念,从陌生到好奇再到尝试和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成为流动性人口选择融入城市生活的切入点,成为流动性人口与城市原有居民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窗口。体育参与促进流动人口之间、流动人口与城市原有居民的交往,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促进流动人口和城市原有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加了城市原有居民接触和了解流动人口的机会,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形成一种默契和交融,让流动人口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增加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感。
3.3 体育参与与流动人口身心健康
表4 体育锻炼对流动人口身心的影响
流动人口因其自身素质和社会关系的局限,大多在城市生活中从事合同工、临时工等工作,担负起城市职工不愿干的工作,流动人口的衣、食、住、行都处于较低水平,自身权益也往往容易受到侵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城市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使许多流动人口产生焦虑、悲观的情绪,城市居民殷实的生活与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导致部分流动人口出现心理失衡,进而不惜以身试法,构成犯罪。
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体育锻炼有40.5%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的归属感增强,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自尊心增强的占36.2%,获得友谊的占62.3%,体育独特的社会活动形式和内容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体育参与机会和条件,为各阶层居民的共同参与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流动人口形成自己的社交圈,改善人际关系。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过体育活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人们的情感交流,增强其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从而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
3.4 城乡结合部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既肩负了流动人口城市化体育的进程,又起到了辐射和影响农村社区体育的重任,在城市社区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中搭建桥梁的重要作用,它的顺利开展与否已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体育的开展与和谐社会的共建[10]。体育锻炼的健身娱乐价值及社会化功能得到了流动人口群体赞同和认可,流动人口群体认为体育的功能有助于增加其社会融入的速度与深度,所以,应以社区体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表演和健身知识讲座,为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架起桥梁,吸引更多的流动人口积极参与,促使流动人口由被动进行体育锻炼向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地转变,逐步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体育健身意识。另外,流动人口家乡传统的体育项目要加以开发利用,某些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是人们参加锻炼、表达某种思想内涵的方式,在节日、纪念日或是某种庆祝活动时要组织流动人口进行家乡体育特色文化的展示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力
度,对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采取重点开发,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的战略思想,实现城乡结合部体育的交融、渗透和发展。通过体育活动,外来人口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和锻炼,重构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提升其社会资本,增强社区意识和归属感,城市居民通过流动人口的家乡体育拓宽了自己的运动娱乐项目,加深了对流动人口群体的认识,而这些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4.1 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会经历隔离、选择性融入的漫长过程,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部分流动人口存在排斥社会的倾向。运动参与提供和增加了流动人口接触和交往城市原有居民的机会,体育健身活动中的人际交往增加了城市居民与流动人口相互间的了解,消除、淡化城市居民对流动性人口的排斥心理,避免偏见和歧视。
4.2 体育锻炼能够消除流动性人群的过客心态,弱化犯罪意识,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并逐渐形成与城市居民交往的意识和习惯。
4.3 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架起城市体育和乡村体育的桥梁,两种体育文化在此互相交融、互相渗透,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丰富了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的内涵,促使小康社会的体育目标实现。
[1]张展新.城市社区中的流动人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陈玉忠.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农民工体育问题的理论判断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研, 2007,28(6):37-40.
[3]薛啸.苏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外来人口犯罪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2:35.
[4]单民.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犯罪预防法治研究[J].法治研究,2013(3):109-114.
[5]吴炯.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研究——以苏州市为分析对象[D].苏州大学,2006:14.
[6]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http://news.2500sz.com/news/szxw/2014-1/17_22596 11.shtml.
[8]单民.社会管理创新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犯罪预防[J].法治研究,2013,3:109-114.
[9]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179-182.
[10]陈玉忠.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农民工体育问题的理论判断与发展思路[J].体育科研,2007,28(6):37-40.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on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SUN Xi-jie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Jiangsu, China)
Sports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help to increase the speed and depth ofsocial integr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Sports can use its unique social activities in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to provide sports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for different social class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building a good exchange platform,So it is advantageous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al stratum structure.
floating population; sports fitness;social integration
江苏省体育局课题:“城市化进程中流动性人口体育需求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ST14301234)。
孙锡杰(1978-),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