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的战略思考

2015-12-21 16:12王德禄
中关村 2015年12期
关键词:路线图领域互联网+

王德禄

6月底,国务院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各方面都在积极反馈。“互联网+”是今年国家发展战略走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各方理解也不尽相同。我认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就这个战略问题,我发表以下五点看法:1、“互联网+”的内涵是原创;2、“互联网+”的战略意义是弯道超车;3、中国“互联网+”的三大路线图;4、长城所“互联网+”路线图;5、创业项目要分清楚“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内涵:原创

我认为“互联网+”是我国第一次提出的原创产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一直在寻找创新方向,先后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而这两年更加重视业态创新和新业态。今年,“互联网+”的提出就是业态创新和新业态提法的一次深化。自从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中国的电商在世界上的引领地位就突出出来了。中国电商将怎样引领产业的变革,成了一个战略问题。可以说,“互联网+”正是对这样的引领的一次深刻的理解。这就是说,“互联网+”意味着电商、互联网和社交化将引领产业的变革。为什么说“互联网+”能够代表中国的原创,因为中国人多,互联网对产业的影响力通过社交化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使得电子商务、社交化在中国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前景,也将诞生大量引领世界的产业创新。

“互联网+”体现的原创将有多个领域和多个层次。大的方面共三个:一是“+”,即互联网本身;二是“互联网+制造”;三是“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的战略意义是弯道超车

“互联网+”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路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我也关注了专家们对报告的解读。首先,我认为“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更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会,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路径。其次,我国“互联网+”要实现弯道超车需要找突破点,并且要开放性的、广泛的去寻找这个突破点,不能试图局限在某个领域或者某条路线。《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试图给出11个重点领域(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我觉得这样去界定“互联网+”行动的重点领域,是我国传统的产业规划的思想,不利“互联网+”的探索,反而限制了“互联网+”的创新空间。尤其这个文件叫“行动指导意见”,更不合适,因为“互联网+”还在探索,还不可能出现共同的行动。

现在各地都在拿出“互联网+”的规划,这些规划试图用指导意见界定的11个领域来进行“互联网+”的实践探索。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探索的领域,各地应该多种多样的探索,而不可能做出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

中国“互联网+”三大路线图

中国当前探索“互联网+”路线的主要力量是互联网企业,包括阿里、腾讯、小米,而他们的路线图也各有不同,体现了他们自身的特点。

阿里的路线图。阿里巴巴“互联网+”的核心在于“互联网+中国制造”,用电商对未来的制造业产业做新的布局。我认为阿里的路线图对于中国“互联网+制造”非常重要,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道路。

腾讯的路线图。腾讯“互联网+”在于“+”本身,试图做网上虚拟的连接器。其中我最欣赏腾讯这两年开放的心态,支持围绕微信的创业,众创空间提出来之后,马化腾几次提出“我就是众创空间”,发挥了腾讯在移动互联上的优势。

小米的路线图。小米“互联网+”主要体现在企业的颠覆创新、跨越式成长,路线的核心在于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

与“互联网+”战略方向最相悖的是德国工业4.0。阿里巴巴上市后,马上就有文章说德国工业4.0将让阿里巴巴在10年内消失。今年,科学院还出了一个报告说中国制造比德国制造落后100年。我几次和德国的专家讨论德国工业4.0,他们都表示不知道这种说法,看来对德国工业4.0更感兴趣的是中国人。德国工业4.0就是企业内部信息化的深化,尤其是制造环节自动化和智能化。我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制造业将呈现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智能工厂将成为被重组的碎片,其战略意义与“互联网+”相去甚远。

长城所“互联网+”路线图

长城所作为战略咨询机构和中国民间智库,明确主张“互联网+”,而不是工业4.0。我觉得在“互联网+”这个领域,中国智库应该领先于国外咨询公司发布中国的“互联网+”路线图。长城所正在研究“互联网+”路线图,并提出“互联网+”三大模型:

第一大模型是“+”的模型。可以理解为两层“+”。第一层“+”是在线、互动、联网,第二层“+”是电商、O2O、粉丝、众包、云服务、生态圈;

第二大模型是“互联网+制造”的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是制造业的微笑曲线被打破,碎片化,在新的平台上重组,这些平台是电商平台、创客平台、物流平台、虚拟生产平台、众包研发平台;

第三大模型是“互联网+服务”的模型。原来服务业的分类走向了两大极端服务,一个是极致服务走向全球,另一个是以众包的方式调配全球资源进行服务。

创业项目要分清楚“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中国现在涌现出很多跟互联网相关的商业模式,但是其中很多都不是“互联网+”,而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产业+互联网”只能出现高速增长,却不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我们现在要分清楚什么是“互联网+”,什么又是产业“+互联网”。

在现有的体系下增加互联网元素,就是“产业+互联网”。尽管这种模式是进步的,但它仍然有被颠覆的危险。只有彻底抛开原有的产业定位,重新创业,而且这种创业的思想来源于互联网+跨界思想,才是真正的“互联网+”。也就是说,过去的微笑曲线正在被打破,新的“互联网+”创业一定是平台式创业,它可以是电商平台、创客平台、物流平台、虚拟生产平台、众包研发平台等。在服务业领域,“互联网+”现在更加呈现出极致服务,把过去一个很小的环节搞成新的极致,走向全球。另一个是用众包的方式调配全球资源来进行服务。

“互联网+”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机会,是“中国制造”走向原创的机遇。把握好这个机会,中国制造将走出一条新路,中国崛起就有更大的希望。

猜你喜欢
路线图领域互联网+
路线图,作用大
描述路线图
领域·对峙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