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众创业呈现五大特点

2015-12-21 16:03马文涛
中关村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科技型中关村

马文涛

为准确把握中关村“大众创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及创业者的工商登记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关村大众创业呈现出“要素聚合、主体协同、青年先锋、高精尖升温、空间集聚”五大特点。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高涨,新市场主体快速生成,2015年前三季度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8399家,同比增长25%。为准确把握中关村“大众创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及创业者的工商登记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关村大众创业呈现出“要素聚合、主体协同、青年先锋、高精尖升温、空间集聚”五大特点。

新创办企业数量井喷式增长

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新创办企业21559家,其中有实际经营活动的新创办企业达1.3万家,是上年的两倍多;创业者人数快速增长,当年新创办企业的创业者34050人,创业35438人次,同比增长52.7%。这相当于示范区每天新创办企业59家,每天自然人创业97人次。中关村已成为我国创业者和创业企业聚集、融合、发展和壮大的沃土和乐土。

示范区创业者和新创办企业数量井喷式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爆发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为创业者带来更多机遇,众多“创客”脱颖而出;二是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等新举措的推出激发了创业活力;三是中关村示范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形成以“90后”创业者、“创业系”、“连续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人才生态圈和以天使投资人、创新型孵化器与创客组织为代表的创业新生态,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融合。

主体协同创业成主流

主体协同是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

创业者多数采用合作创业。2014年示范区自然人股东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1.2万家,占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的56.1%,该比重较2008年提高15.7个百分点,说明合作创业模式日渐成为示范区创业主流模式。如于剑鸣等四位创业者2014年3月创办北京麓柏科技有限公司(NetBRIC),研发出全球首个全闪存软件定义存储系统;闫志明等四位创业者2014年6月创办中康尚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发了移动健康服务管理软件“贴心医生”,目前已获得1000万元天使投资;张赢和张小铭2014年3月创办北京众成汇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O2O服务平台“爱鲜蜂”,风投估值2亿美元。

创业者来源地广泛。2014年,示范区创业者2/3来自京外或境外地区。其中河北、山东、河南三个省市的创业者人数连续五年位列示前三,说明北京周边省份的地缘优势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使得示范区对周边省份创业者的集聚效应凸显。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创新创业在此背景下更为活跃。2014年,在示范区创业的津冀两地户籍创业者4590人,同比增长53.7%,占示范区创业者的近1/7。津冀户籍创业者更倾向于合作创业模式,2014年津冀户籍创业者在示范区创办的企业中有66.8%为合作创办,其中每5家津冀户籍创业者新创办企业中有1家是与北京籍创业者合作创办。

青年创业者成为创业主力军

近年来,示范区实施了U30雏鹰人才工程和金种子工程培育青年创业精英,并出台《关于支持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和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大力支持青年科技创业。2014年,示范区创业者平均年龄为37.8岁,较2010年减少了2.7岁。30岁及以下创业者8777人,急速增长84.9%,占示范区创业者总数的25.8%,其中“90后”创业者1637人,占创业者总数的4.8%,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示范区青年创业精英获得资本市场和社会认可。社会资本方面,示范区获得PE/VC投资的2014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自然人股东中41%为“80后”创业者,如从事穿戴式显示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覃政(1987年)、“e袋洗”荣昌耀华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CEO陆文勇(1987年)等。社会榜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福布斯“中国U30”榜单,2012-2015年示范区累计有31位创业者上榜,入选人数领先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创业邦发布的“2015年30岁以下创业新贵”榜单中,脸盟的郭列、旷视科技的印奇等5人入选,占榜单席位的1/4。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创业升温

2014年,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主要集中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大行业。其中,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90.8%,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7.7%。从出生率(新创办企业数/期初存续企业数)来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的细分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业”其创业最为活跃,出生率29.5%,较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科技中介服务业”出生率27.6%,也较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随着全国“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兴起,示范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业升温,企业出生率达到20.9%,较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此外,示范区制造业创业偏冷,新创办企业数不足80家,出生率仅为2.6%,这与当前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趋势相符。

科技型企业聚集力增强

截至2014年底,示范区存续科技型企业13.8万家,同比增长22%,占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的45.8%。

从地均聚集密度来看,截至2014年底,示范区规划面积每平方公里聚集科技型企业282.4家,同比提高21.2%;每平方公里投资密度25亿元,同比增长38.9%,说明示范区对科技型企业的聚集力显著增强。值得注意的是,示范区出现了8座科技型企业超千家的创业热点楼宇,如海淀园的辉煌国际中心、科实大厦、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财智国际大厦、硅谷亮城、银谷大厦,以及石景山园的中铁天宏大厦、西井路3号楼。

分园区来看,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园区聚集力明显高于远郊区园区,如海淀园集聚了67.8%的新创办科技型企业,是示范区唯一超过万家的创业大园;西城园地均投资密度高达119.6亿元/平方公里,约是示范区整体水平的5倍。不过,远郊区县园区新创办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快,密云园、房山园、通州园、怀柔园4个园区新创办企业数均实现倍增,说明新一轮创业浪潮中郊区县园区开始发力。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科技型中关村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宜春市油茶科技推广成效与经验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吕梁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及对策建议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