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超红,刘芝兰,卢孟孟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生态创业研究述评
沈超红,刘芝兰,卢孟孟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自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创业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因其是解决环境恶化问题的两种手段——“改进既有企业”和“生态创业”中,更为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该领域仍处于低范式阶段。对生态创业现有文献进行述评,有利于学术界系统了解当前研究现状,明确未来的重要研究主题。在研究文献基础上,对生态创业的定义与测度、障碍与诱因、效果、政策进行了系统性述评,分析了已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生态创业;生态创业的测度;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结构化政策
生态创业在学界、商界以及政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是降低环境退化,实现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1,2]
环境退化是21世纪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3],解决环境问题有“改进现有企业”和“进行生态创业”两种手段。传统上,人们都致力于如何使现有企业变得更环保[4],但York和Venkataraman[5]发现效果并不理想。Hall等[6]指出,解决环境问题本质上要求创新,生态创业是很多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Lenox和 York[7]表示,通过生态创业,可以创造新的、更环保且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进行技术和业务流程革命,替代原有的低效又污染的过时技术,还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此,研究生态创业对解决环境退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创业的研究,始于1971年Quin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开创性文章,认为“生态运动”可以为商业扩张提供新的有利可图的市场,而不再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负担。20世纪80年代后期,生态创业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如Elkington和Burke[8]认为,创造性的商业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能为新的企业发展前景打下基础。90年代初,生态创业研究进一步发展,Berle[9]等学者开始使用“环境创业”“绿色创业”这样的术语。90年代中期之后,生态创业的研究更加深入,主要关注环境友好型创新与生态创业的利润潜力,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生态 创业。[10]
尽管学者们对生态创业的兴趣日益浓厚,但关于这一专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3],大多数研究为理论和规范性的,而实证和描述性研究[7]不足。为了帮助生态创业这一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根据文献研究,我们发现生态创业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态创业的定义与测度、障碍和诱因、效果以及政策等四个方面。
生态创业(ecopreneurship)是由“生态(ecological)”和“创业(entrepreneurship)”这两个术语组合而成,有时也称为绿色创业、环境创业[11],Koe和Majid[2]将生态创业当作可持续创业。Schaltegger[12]认为,生态创业不同于传统创业,它在环境改善和市场成功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
根据Schwab[13]的观点,“结构效度的欠缺会阻碍理论建设的进程,忽视‘结构效度’会造成我们对变量之间真正关系的了解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充分,甚至不真实。”要深化生态创业的研究,必须提高生态创业的结构效度,明确定义与有效测度生态创业。
(一) 生态创业的定义
Ireland等[14]认为,生态创业的研究还处于低范式阶段。之后李华晶和邢晓东[15]经研究发现,学术界对生态创业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在已有文献中,学者们对生态创业的定义,可以根据两种标准归分为四类:第一种标准是按照“创业机会的识别或创业的产出结果”来定义,如下文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定义;第二种标准是根据将“解决环境退化”作为手段或目的来定义,如下文中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定义。
第一类是根据“创业机会论的特征”来定义生态创业[16−18],如Dean和McMullen认为,生态创业是识别和利用由于市场失灵而产生的、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机会的活动;Cohen和Winn将生态创业视为发现、创造和利用机会的过程,这种机会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
第二类是根据“创业企业的绿色产出”来定义,如Schaltegger[12]认为,生态创业从狭义上来看,是创造性地提供环境友好型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创立过程;从广义上看,是具有创新性、以市场为导向、受人格驱动的价值创造形式,它不仅包括新创企业,还包括产生有利于环境的创新产品和活动的企业内创业。
第三类是将“改善环境作为手段实现经济利润”来定义,如Schaltegger和Wagner[10]指出,生态创业是通过解决环境问题来获得竞争优势,进而达到赚钱目的的环保商业措施。
第四类是以“降低环境退化为创业的最终目的”来定义,如Pastakia[19]、McEwen[3]等认为,生态创业是有助于环境保护的企业家行为;Isaak[20]认为,生态创业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行为;Volery[21]认为,生态创业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的创业。
不难看出,生态创业的定义很多,但实质上,都是将“创业”和“生态”的特征相结合来定义。由于创业机会论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将其和“降低环境退化”的特征相结合来定义生态创业较为普遍,因此,未来可以在第一类定义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生态创业的相关问题。
(二) 生态创业的测度
虽然越来越多的文献从概念的角度讨论生态创业,但Kirkwood和Walton[22]发现,生态创业的实证研究仍然很少,这样会阻碍对生态创业的深入认识。正如Kuhn[23]所说,“如果你不能测量,你的知识就是贫乏而不足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
然而,通过阅读文献发现,以往关于生态创业的测度研究极少,仅Schaltegger[12]以“环保目标优先等级”和“市场影响力”两个维度,来测度企业是否为生态创业企业(如图1),认为只有当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均是环保优先的,且具有高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才是生态创业企业。其中,“环保目标优先等级”是从活动计划、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组织和交流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评价的;而“市场影响力”是从市场份额和销售增长率、竞争对手的反应这两个方面来评估,包括了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
图1 生态创业定位矩阵
我们认为Schaltegger对“生态创业的测度”既具有合理性也存在局限性。合理性在于此测度量表中“环保目标优先等级”这个维度,可以体现生态创业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绿色化程度。局限性则在于:一方面,“市场影响力”这一维度与生态创业的特点关联不大,它是否可以作为测量生态创业的一个维度还值得商榷;另一方面,此测量方法普适性不高,因为对于有限的现有生态创业企业来说,只要有环境目标即可,并非要达到环保目标最高优先级与最大市场影响力,此测度方法只能涵盖小部分生态创业企业,普适性不高。
可能正是因为生态创业测度研究的匮乏,才导致目前生态创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若无法判定一个企业是否为生态创业企业,则之后关于它的影响因素、效果等研究可能就无法进行下去,故未来应把研究生态创业的测度作为重中之重。
生态创业的障碍和诱因,是生态创业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Pachaly[24]强调,关于其障碍和诱因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研究创造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还能为政策制定者如何促进生态创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一) 生态创业的障碍
生态创业不同于其他创业,为了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生态创业,学者们对阻碍生态创业的因素做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技术、市场、经济、制度等四个方面的障碍。
1.技术障碍
获取和引入生态创业所需技术具有一定难度。Hamdouch指出,绿色技术依赖的大量知识、多学科能力和人力资源,往往是复杂的、需累积的且难以获取的,而绿色技术的信息可获得性会影响创业者对生态创业机会的接近和识别。另外,生产与消费、基础设施以及市场也会影响环保技术的引入,这些都会对生态创业造成影响。
2.市场障碍
生态创业存在市场创造的困难。Linnanen[25]认为,由于消费者不会直接面对其环境不友好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因此缺乏环保意识,消费行为变化非常缓慢,从而阻碍绿色产品或服务市场的形成和成长。
3.经济障碍
一方面,生态创业难以从外部获得足够资金。Pastakia[26]在研究中就提出,很多绿色创业活动很难被既定金融机构看中,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对待一般的创新,尤其是绿色创业,都采取“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Hamdouch发现,投资于生态科技通常比投资于污染治理更昂贵,因为生态创业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成本,尤其在能源领域,还必须面临环境创新所需承担的“双外部性(环境和技术)”;另外,Klewit等[27]还提到,生态创业者与创新中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否通畅,影响生态企业的创立。
另一方面,生态创业企业也更容易面临创新的财政问题。Linnanen[25]指出,生态创业承担的重要风险(科学或技术、经济和法律),容易产生沉没成本(关于基础设施、设备维护、工人培训等),导致其财务前景面临很多问题。
4.制度障碍
Tandoj-offin[28]发现,绿色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乏,是生态创业的重要阻力,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Meek等[29]通过对太阳能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一致性社会规范,即人们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高,会降低促进生态创业政策的有效性,抑制生态创业的可能性。
以往研究对障碍的讨论很广泛,但如何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些障碍的效度,学者们并未给出答案,这会削弱这些研究对人们实际生态创业的指导作用。
(二) 生态创业的诱因
尽管进行生态创业存在着以上障碍,我们仍认为生态创业的机会正在不断地增加。因为还存在诱导和激励人们进行生态创业的力量,且主要分为两类:内部力量、外部力量。其中,内部力量包括创业者的个性特征,外部力量包括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
1.内部力量
内部力量即创业者的个性特征,包括其绿色价值观和道德理性。
Mcewen[30]认为,生态创业者个人的绿色价值观,是他们进行生态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是生态可持续的拥护者,并且想改变世界。他们的企业建立在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致力于改善环境的质量。
Linnanen[25]认为,生态创业者的道德理性是他们环境导向和绿色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生态创业的目的已超出了对利润的渴望,更希望世界适宜居住。尽管道德往往不是建立企业的唯一理由,却可能是生态创业者和传统创业者创业动机的唯一主要差异。[22]
2.外部力量
外部力量即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
推动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的稀缺、政策的规制。
Mcewen[30]认为,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全球人口的增长,生态创业者必须寻找新技术来保护环境,以保证有充足的资源去满足现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Volery[21]认为,政府的政策迫使生态创业者进行生态创业。由于政府规则的压力过大,废物处理的成本又高,他们只能实践环境友好型商业。李华晶[31]也认为,制度环境对生态创业有直接的驱动作用。
拉动因素包括:金融激励、消费者的需求、绿色组织战略伙伴的榜样作用。
Isaak[20]指出,经济和金融因素对生态创业者来说是重要的诱因。一方面,创业者在识别市场失灵而产生的、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机会后,发现利用这些机会可以产生创业租金以赚取利润,就会进行生态创业;另一方面,给予生态创业者专门的投资和其他特殊基金项目,将会鼓励和支持这些有生态头脑的人把他们的想法或信念付诸实施。Pachaly[24]经回归分析发现,金融激励是生态创业的最大诱因。
对生态产品与环境友好型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是生态创业的一个驱动因素。Walley和Taylor[32]指出,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消费者数量的提升,增加了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了生态创业,而Dean和Mcmullen[1]经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环境友好型产品愿意支付更高价格,也为生态创业提供了机会。
Gliedt和Parker[33]指出,绿色组织战略伙伴的榜样作用,对于期望“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价值”的创业者很关键。绿色组织的支持和最佳实践的分享,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榜样作用,而且会提高创业者的环保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同样建立绿色组织来改善环境。
综合生态创业的障碍和诱因可以看出,生态创业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关于生态创业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还存在着不足。首先,现有研究大都基于某个国家的单一产业情境,而Sine和Lee[34]研究表明,情境因素是生态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样,一个情境下的研究结论有些并不一定能适用于其他情境;其次,尽管现有研究归纳出影响生态创业的因素,但没有探索因素间的关系,以及重要因素对生态创业的作用路径,这样就不能揭示生态创业成功或失败的本质;最后,采用实证方法的研究少,使得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不强。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学者们针对生态创业效果的观点,主要分为环境层面和企业层面。一方面,Shepherd和Patzelt[35]指出,生态创业对环境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生态创业可以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工业污染、降低环境退化、保持生态多样性等;另一方面,李华晶和张玉利[36]研究发现,采用环保技术的生态创业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而李先江[37]则认为,具有动态营销能力的生态创业对企业绩效有正向积极影响。
虽然很多文献认为生态创业对环境和企业绩效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对实际的效果大小进行测度,因其很难量化。比如,生态创业使指定的河流减少了多少污染,生态创业为企业带来了多少利润,均难以测量,即使这些污染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值可以测量,也很难把它归因为生态创业。因此,生态创业实际效果的实证研究很少。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聚焦于把生态创业作为因变量[7],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生态创业。
然而,对生态创业产生效果大小的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不进行测度,就无法确定生态创业是否降低环境退化和提高企业绩效。如果定量测度出生态创业对环境、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则生态创业相关研究成果的说服力会更强。所以,对生态创业产生实际效果大小的测度,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态创业有相当大的潜力,能通过引进新的环保产品[12],促进公司战略向更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品和工艺进行整体转移[5],来解决当代紧迫的环境问题。如何制定政策来提高生态创业率和生态创业成功率,进而解决环境问题,学者们在研究生态创业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根据生态创业过程,相关政策建议可以分为生态创业技术研发、财力、人力和产品市场需求这四个方面。
第一,生态技术创新支持。Moghimi和Alambeigi[38]提出,为创新技术设立经济和财政奖励,重新调整政府资助政策,增加生态技术研发的公共资助。例如将改善环境绩效作为目前研发计划的标准之一,或将与环境相关的研发作为当前研发项目的子项目。
第二,生态创业资金支持。Gliedt和Parker[33]提出,可以为生态创业企业设立政府津贴、财政资助,以及通过税收抵免增强融资支持来改善融资渠道。例如Pastakia[19]提到的政府制定财政政策,对购买逐步淘汰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商品,以及非消耗臭氧层物质技术的新投资,免缴关税和消费税。Farinelli等[39]认为,还可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系统来促进私营企业的投资,解决生态创业的资金问题。
第三,生态创业人力资源支持。Mcewen[3]发现,劳动力市场的刚性会降低创新,政府和经济发展部门应该支持灵活的劳动市场政策来促进工人流动,因此,应该制定打破劳动力市场刚性的政策,以及为劳动力提供生态企业相应的技能发展培训,帮助绿色企业成长。
第四,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绿色企业的最大挑战是从产品研发过渡到产品生产及其市场扩散,建立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顺利过渡[3];对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的行为给予奖励和津贴,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补贴和补助手段来影响消费者行为,增加环保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上述学者们提出的政策建议,为制定促进生态创业的政策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但还存在着政策的结构化不强、效果有限等问题。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借鉴Lundström和Stevenson[40]促进创业政策的MOS模型,结合对高成长性生态创业企业的访谈结果,构建结构化的、有针对性的生态创业政策。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态创业的研究主要在定义与测度、障碍与诱因、效果以及政策四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生态创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证研究还很少,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生态创业仍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生态创业的操作化问题。虽然生态创业已有很多定义,但是操作化程度低[22],这样会阻碍研究的深入,因为不能断定是否为生态创业,就不能有效地分析它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未来应该更加关注生态创业测度的研究。
第二,生态创业的障碍和诱因的作用大小与作用机制问题。尽管现有研究归纳出生态创业的障碍和诱因,但没有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障碍和诱因的作用大小,以及作用最大的因素对生态创业的作用路径,这样就不能有效揭示生态创业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本质;此外,现有研究大都使用定性方法,较少使用定量的实证方法,探索出的影响因素说服力不强。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各因素对生态创业的作用大小,以及关键因素对生态创业影响的作用路径。
第三,生态创业效果的量化问题。Lenox和York[7]指出,虽然很多文献认为生态创业能有效地改善环境,但并没有对实际效果大小进行测度。如果不测度,就不知道生态创业对环境退化和企业绩效是否真正有积极作用,这样就影响了生态创业相关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对生态创业产生实际效果大小的测度。
第四,促进生态创业的结构化政策问题。现有的促进生态创业的政策系统性不够强,而结构化政策能产生协同作用,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在借鉴Lundström和Stevenson[40]促进创业的MOS模型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促进生态创业的结构化政策。
第五,生态创业的案例研究。现有的研究还缺乏对真实案例的实证分析,而根据Yin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41],可以从生态创业的成功案例中,发现成功的因果关系,以此促进生态创业。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生态创业的案例研究。
综上所述,生态创业的研究仍处于低范式阶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不成熟,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以有效地解释和预见生态创业现象,从而提高生态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1] Dean T J, Mcmullen J S.Toward a theory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reduc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action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1): 50−76.
[2] Koe W L, Majid I A.A model for predicting intention towards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J].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14, 6(2): 256−69.
[3] Mcewen T.Ecopreneurship as a solu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leve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usiness & Social Sciences, 2013, 3(5): 264−288.
[4] Cohen B, Winn M I.Market imperfections, opportunity and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7, 22(1): 29−49.
[5] York J G, Venkataraman S.The entrepreneur– environment nexus: uncertainty, innovation, and allocation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5): 449−463.
[6] Hall J K, Daneke G A, Lenox M J.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past contribu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5): 439−448.
[7] Lenox M, York J G.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 [J].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8] Elkington J, Burke T.The green capitalists: industry’s search for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M].London: Gollancz, 1987.
[9] Berle G.The green entrepreneur: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hat can save the Earth Make You Money [M].Pennsylvania: Liberty Hall Press, 1991.
[10] Schaltegger S, Wagner M.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and 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 categories and interactions [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1, 20(4): 222−237.
[11] Allen J C, Malin S.Green entrepreneurship: A method for managing natural resources? [J].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2008, 21(9): 828−844.
[12] Schaltegger S.A framework for ecopreneurship [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2002(38): 45−58.
[13] Schwab D P.Construct validity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0, 2(1): 3−43.
[14] Ireland R D, Reutzel C R, Webb J W.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amj: what has been published, and what might the future hold?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4): 556−564.
[15] 李华晶, 邢晓东.绿色创业内涵与基本类型分析[J].软科学, 2009, 23(9): 129−134.
[16] Shane S, 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1): 217−226.
[17] Alvarez S A, Barney J B.Epistemology,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ments on venkataraman et al.(2012) and shane (2012)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3, 38(1): 154−157.
[18] York J G, Sarasvathy S D, Wicks A C.An entrepreneurial perspective on value creation in public-private venture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3, 38(2): 307−309.
[19] Pastakia A.Assessing ecopreneurship in the context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2002(38): 93−108.
[20] Isaak R.The making of the ecopreneur [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2002(38): 81−91.
[21] Voley T.Ecopreneurship: Rationale 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C]// Fueglistaller U.Pletner H J.Volery T & Weber W.Radical change in the world? Will SMEs soar or crash? Switzerland: St Gallen, 2002: 541−553.
[22] Kirkwood J, Walton S.What motivates ecopreneurs to start business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ur & Research, 2010, 16(3): 204−28.
[23] Kuhn T S.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M].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24] Pachaly W.Barriers and triggers to green entrepreneurship: an exploratory study [M].Rotterdam: Erasmus University, 2012.
[25] Linnanen L.An insider’s experiences with 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 [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2002(38): 71−80.
[26] Pastakia A.Grassroots ecopreneurs: change agent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1998, 11(2): 157−173.
[27] Klewitz J, Zeyen A, Hansen E G.Intermediaries driving ecoinnovation in smes: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2, 15(4): 442−467.
[28] Tandoh-offin P.A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 as an agenda for rural development: The case for Ghana [J].Journal of African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2010, 2(2): 27−34.
[29] Meek W R, Pacheco D F, York J G.The impact of social norms on entrepreneurial action: Evidence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 context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0, 25(5): 493−509.
[30] Mcewen T.What, why, and how of ecopreneurship: 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J].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2012, 18(2): 33−40.
[31] 李华晶.制度环境对绿色创业的驱动机理研究——以深圳市电动汽车发展为例[J].软科学, 2013, 27(9): 127−130.
[32] Walley E, Taylor D W.Opportunists, champions, mavericks...? A typology of green entrepreneurs [J].Greene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2002(38): 31−43.
[33] Gliedt T, Parker P.Green community entrepreneurship: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the social econom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2007, 34(8): 538−553.
[34] Sine W D, Lee B H.Tilting at windmills?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US wind energy sector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9, 54(1): 123−155.
[35] Shepherd D A, Patzelt H.The new field of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 studying entrepreneurial action linking “What is to be Sustained” with “What is to be Developed”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 35(1): 137−163.
[36] 李华晶, 张玉利.创业研究绿色化趋势探析与可持续创业整合框架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 34(9): 26−33.
[37] 李先江.绿色创业导向背景下动态营销能力, 顾客价值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软科学, 2013, 27(9): 60−63.
[38] Moghimi S, Alambeigi A.Government facilitator roles and ecopreneurship in environmental NGO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 6(3): 635−644.
[39] Farinelli F, Bottini M, Expert G E, et al.Green entrepreneurship: the missing link towards a greener economy [J].Atdf Journal, 2011, 8(3/4): 42−48.
[40] Lundstr M A, Stevenson L.Entrepreneurship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M].New York: Springer, 2005.
[41] Yin R K.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M].London: Sage, 2009.
Literature review on ecopreneurship
SHEN Chaohong, LIU Zhilan, LU Mengmeng
(School of Busines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Ecopreneurship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cademia since the 1970s, because it is the more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means–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enterprises” and “ecopreneurship”.However, the field is still in low paradigmatic development.Literature review on ecopreneurship will help the academia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specify the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uture.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essay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types, barriers and triggers, effect and policies of ecopreneurship, analyzes the extant research’s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and points out the issues to be further studied.
ecopreneurship; measurement of ecopreneurship; influential factors; mechanisms; structured policies
F062.2
A
1672-3104(2015)02−0118−06
[编辑: 苏慧]
2014−11−24;
2015−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创业绩效结构研究”(70772041)
沈超红(1959−),男,湖南长沙人,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创业机会构建与评价,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企业理论与新经济;刘芝兰(1990−),女,湖南永州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卢孟孟(1990−),女,安微宿州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