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 鸣
那些年,我们相互陪伴
※ 龙 鸣
一
家乡的朋友郑重留言,问我能不能回去参加知青下乡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如果实在不能回去,也希望写点东西。写什么呢?那位朋友是当年的知青组长,是我进入社会的第一任领导。这种领导力绵延四十年,延续至今。不管多忙,这篇文章是要写的了。可写什么呢?这个问号在脑中盘桓数日,有个问题老是想不明白,我们究竟要纪念什么?
首先说一下纪念本身。有位博士同事研究纪念文化,有几本大部头的专著。可见纪念一事水很深。可是一件事过去四十年还有人惦着要纪念,本身就说明这件事值得纪念。
换一个角度说,正是四十年前发生的事,把这些人凝结在一起成为朋友的。如今这些人的年龄起码在五六十岁。这么多年间,遇到的重要事件难以计数,比如入学、入党什么的,为什么没有人嚷嚷要纪念,只有这伙人在磨磨唧唧想着要纪念插队下乡?
是的,我们要搞的纪念活动,究竟要怀念什么?
二
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树叶一样,在命运之风的裹携下,不由自主,四处飘零(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人生充满魅力)。而我们四十年前遇到了一场大的政治风暴,把我们吹向了农村。我们能记住的日子,往往连带着宏大叙事,比如许多个月份的第一天。不用想起也不会忘记的有私人纪念意义的日子,着实不多。当我们把自己大学入学日、结婚纪念日等都忘到九霄云外时,1975年8月26这个日子,还牢牢记得。这一天,我们到乡下去插队。记得我们穿上宽大的仿制军服,带上纸做的一碰哗哗响的大红花,被几辆敞蓬汽车拉出我们生长的城市,先是城郊宽阔的马路上无声疾驶,后来在狭窄的乡间公路上扬起飞尘,然后车队解散,我们被分送到一个个村子。我们的到来给死水似的村子注入一股清泉,引起村民的极大兴趣。家里有适龄男女青年的,甚至奢想在我们中间找一个伴侣。他们看到从车上跳下许多小伙和姑娘们,个个十七八岁年纪,腰身挺拔,长出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身高,如树墩上抽出的新条子,未受风霜冼磨而嫩得流水。青春似火,浑沌未开。但我们毫不犹豫、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未来交给无影无踪,却又坚如磐石的组织。组织对我们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那段时间,有些响亮的词汇得到我们有些模糊的关切:青春、理想、未来……而当时的一些安排也似乎都能指向这些关切。团委书记给我们致的欢迎词中,有两句让我们至今还记得:“猪圈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说我们浑沌未开,是指我们除了实心实意地相信组织,根本不会考虑农村虽然广阔,会有什么作为?“猪圈”喻指哪里?城市吗?“猪圈”和“千里马”之所以不能共存,是因为空间上有矛盾,在逻辑上还说得通,而“万年松”不光虬枝庞大,更强调其成长的时间要求。不光“花盆”里一时栽不出,再广阔的天地里也难以栽出,因为那需要一万年。
那时我们没想这么多,只是没心没肺地快乐着,漫无目标地成长着。把代表组织的团委书记的话奉为圭臬,与崇高之类的追求,理想之类的向往联系起来。直到有一天,我们跟着团委书记以破四旧的名义干预人家结婚,截获了人家准备的美食。然后很不幸让我看见团委书记在一个人少的地方贪婪地大口吞吃没收的鸡蛋饼,让“千里马”、“万年松”之类坚挺的价值指针陡然间松软下垂,心灵的祭坛上有什么东西翁然崩塌了。
三
想问题是很累的,好在能努力接近真相。上山下乡,对我们每一个知青来说都是重大损失。在我们最需要知识营养,本来应该有图书馆和大学滋养的年纪,却被毫不怜惜地抛弃到文化空气最稀薄的地方。那些淳朴的对我们有再教育职责的农民老师其实并不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而是被引领者。读过几年书,号称“知识青年”的我们回头让没有多少知识的被引领者同化,实际是一种倒退。那个年代非常奇怪,张铁生在考试中无奈地交了白卷,却成为英雄。黄帅同学“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的质问铿锵有力,也被社会舆论表彰和赞赏。那些年我们熟知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还真是,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些榜样曾经多么深得我心。所迎合的是什么?是人性的懒惰与随性,是鼓励和放纵人的游手好闲的恶劣品性。那些年,的确没有任何焦虑感,至于自己的未来,自有组织安排,我才不管呢!
组织倡导与内心的慵懒相结合所产生的无知,给我们带来没心没肺的快乐,也带来无尽的悔恨和反思。比如,一起接受再教育的同学曾经偷了百姓看家护院的狗煮来吃,我虽然没有参加,但能淡出鸟来的嘴巴对那种可以想象的香味非常渴望,因此对他们的行为非常羡慕。如果在他们的群体中,我一定是积极的参与者。我曾经亲眼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用她可爱的小手狠狠地抽打一个跪着的地主的脸。我虽然没有下手,但对她的行为并不以为忤。我们确实非常快是融入农民的队伍,皮肤粗糙,满嘴粗话。慢慢也有了一副铁打的筋骨,记得当年只要遇到我能抓住的小树,双手交替一气可以攀到树叶稠密的地方。就这样再过几年,我们就会完全消失在农民的人海中,一点也看不出来。现在想起来,只能对这段经历深深地惋惜,毕竟我们在人生最好的岁月,除了躬耕垅亩换来粮食使我们少一些羞愧,但总体来说还是干着最无聊的事情。这段经历对我们自身裨益甚少,对社会好像也没有贡献。用现在的眼光看,我们当年所干的事情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喊着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围湖造田,破坏湿地。现在,政府花了好多钱,把那个地方恢复原貌,搞成一个湿地公园。
四
余秋雨说:“在没有战争和灾荒的情况下,老三届可以说是20世纪有文化的年轻人中遭受最多磨难和折腾的群体之一。”还有人说:“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曾经是伤痛,因为它毕竟剥夺了很多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这些结论虽然清晰而清醒,却让我隐隐心痛。我的情感不能同意把当年知青的那虽然幼稚、纯真的为理想献身的激情和精神全部抹掉……那片土地上,毕竟承载着我们的悲喜,我们的梦想,留下我们青春的印记。虽然那些印记像水面上的波痕一样消失了。有一段时间,只要想起那段时光,就别想再睡觉。村子里的往事,像电影一样,在脑屏幕上不断放映。屏幕的电力似乎非常充足,画面非常亮,里面的人格外活跃。他们在田头说笑,在河里洗澡,在乒乓球台边聚餐,喝廉价的“地瓜烧”,然后一起唱歌。这种情况,一直要持续几个小时。重温那些悲喜,那些梦想,我们有欢欣,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遗憾……虽然那个年代已成为过去,但这种扯不断的情结还在千丝万缕地缠绕着我们。因此,知青们频频相约回到过去的村子,在物是人非之处回首自己的足迹,祭奠自己的青春。
五
是什么在那个遥远的已经永远逝去的岁月深处深情的呼唤我们的怀念?提炼一下,无非是一个“纯”字。那些年,我们纯真:每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都难以找到一丝杂质,我们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对披着美丽衣裳的谎言也毫不怀疑。我们纯正:完全无条件接受正统的课本教育,相信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尊严,相信未来的生活如书上描绘的一样美好。我们纯净:心中没有一丝污秽,我们学习的榜样还都被包装的好好的,没有破绽。我们相信美好、相信未来的信心还没有任何裂痕。我们纯情、纯稚:纯到鸿蒙未开,完全不解风月情浓。纯到如一张白纸,一个“情”字甚至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情感世界,甚至对异性的身体结构都一无所知。根据那时的社会要求,总觉得谈情说爱遥遥无期。
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要纪念的,正是我们这些年青人在那个纯净的年代,在那个纯真的岁月,心无芥蒂地相互陪伴!那时候,燃烧的青春由苦难来淬火,所以形成永恒的记忆。同甘共苦的经历成为联结情感坚韧纽带,把我们牢牢地拴系在一起。当我们重新走向社会的时候,在横向的比较中,知青生活赋予我们的纯洁、深邃、无私的情谊,如珍贵的稀有金石一样闪着光亮。当年的纯真,因为现在的纯假而变得格外珍贵;当年的纯情,因为现在的滥情而变得格外贞洁;当年的纯正,因为人渣横行而变得格外稀缺;当年的纯净和纯稚,如今在小学的孩子们身上甚至都难以找到。当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淳”字,淳朴。那是当年与我们相处的乡亲们的突出品格。一想到他们,我们怀念的理由就更充分了。现在,这样的民风在农村也是稀缺的吧!
六
后来,我们以各种方式纷纷离开农村,带着知青的基因走向各个岗位。以不同的方式继续着我们悲壮的旅程。我们是50后,在与其它什么后的比较中,我们这样调侃自己:该长身体的时候遇到自然灾害,该受教育的时候必须上山下乡,该谈情说爱的时候要求晚婚晚育,结发婚国家政策规定只生一个,该在工作岗位上充当主力的时候又要求学历文凭,结果许多人正值当打之年面临下岗,承受改革的阵痛……,没有关系!有知青生活这一碗苦酒垫底,我们乐观向上人生的态度不会改变。艰苦的经历教会我们宽容、感恩、珍惜和自信,我们在磨难中奋进,在挫折中前行。纯洁、深邃、无私的情谊也让我们的知青组继续存在。我们经常聚会,甚至结伴出游。可惜的是,我们的队伍也在不断减员。有的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异,有的是因为地域的间隔。尤其令人惋惜的是,我们中居然有人开始恶意利用甚至贱卖这种情谊。这充分说明每一个队伍都有落伍者和变节者。剩下的可以继续搀扶着往前走的人越来越少,也就越加珍贵。我们一起缅怀,一起变老。我们之间也有了许多新话题,改革、反腐、广场舞、公婆、孩子,甚至有了孙子、外孙,如同老树上发出的新芽。
当我对着电脑瞎激动的时候,我的女儿根本不能理解。说赶紧休息吧,小心头晕。过去多年的事,还提他干什么!她不理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