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玲刘长海王文强徐世才苑彩霞齐龙
(1 延安大学图书馆,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 716000;
南泥湾湿地生态变迁研究
赵桂玲1刘长海2王文强2徐世才2苑彩霞2齐龙2
(1 延安大学图书馆,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延安 716000;
南泥湾湿地(刘长海 摄)
南泥湾是我国陕北的一片重要湿地,曾为中国革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抗战时期垦殖而至今未被科学认知。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人物传记,基于南泥湾湿地的科学认定,分析了南泥湾湿地的生态变迁,明确提出恢复南泥湾湿地,为陕北的好江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为南泥湾湿地的恢复与部分重建提供前期基础。理想完美的南泥湾生态系统应当是湿地、森林、农田、草地的综合体,应当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一块绿洲。
湿地;生态变迁;湿地恢复;南泥湾
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号称“自然之肾”,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并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南泥湾,被誉为“陕北的好江南”。但在20世纪40年代初,老百姓称之为“烂泥湾”,曾经是沼泽纵横、草木丛生、丘陵起伏的处女地。南泥湾曾为中国革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南泥湾湿地是中国人类活动影响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但陕北南泥湾湿地是在科学上至今仍未被认知的区域。关于南泥湾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基于此,从生态变迁层面研究南泥湾湿地,为陕北的好江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1.1 南泥湾湿地的最早记载
“南泥湾”一词在1942年8月以前所有材料、刊物上均称为“南泥洼、金盆湾”,1940年8月乐天宇等在《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中最早提出垦殖南泥洼,直到8月26日《朱总司令游南泥湾赋诗》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后,才正式应用“南泥湾”的名称(江心等, 2012)。
从目前可以查到的资料,如《陕西省志》以及保存在陕西省档案馆中有关陕甘宁边区的档案中等,最早对南泥湾湿地的记载主要在2篇报告中(江心等, 2012;乐天宇等,2012;铁铮,2011;李世俊,1943): 一是1940年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主任乐天宇等《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提出开发南泥洼川(南泥湾)。二是1943年4月24日南泥湾垦区管委会主任兼军委总农场场长李世俊在《解放日报》发表长达8 000字的《怎样领导与执行南泥湾政策》一文。
1.2 南泥湾湿地的文献记录
南泥湾,本来没有这个名字,它不过是延安县南郊一块沼泽纵横、草木丛生、丘陵起伏的处女地。一些低洼地带,因常年受雨水浸泡,已成了沼泽,在日光照射下不时地向上翻着气泡(赵海洲,1997;肖舟,2000;余玮,2007;肖舟,2000;王民,2014)。乐天宇亦曾说过,延安县南部有个固临镇,进去有一大片丘陵地区,方圆八十余里,有田地,有沼泽,也有森林(赵海洲,1997;余玮,2007;王民,2014),对于森林不仅保护,还要发展(王民, 2014)。固临镇亦即现在的南泥湾一带。当年最初的歌谣写道:“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滩。”这些就是南泥湾湿地的真实写照。
1.3 南泥湾湿地的科学认定
世界《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 m的海域地带。基于这个定义,结合有关南泥湾湿地文献,可界定陕北南泥湾为湿地生态系统,隶属于沼泽湿地(庾晓红等,2013)。南泥湾湿地由3条河川构成,呈东西走向,流域面积36 500 hm2。西边是南盘龙川,南边是九龙泉川,东边是南阳府川,三川交汇处叫阳湾,也就是现在南泥湾镇的所在地。
2.1 原始森林中的南泥湾湿地
据史料记载,秦汉以前,南泥湾一带是茂密的森林和草原。秦汉时期大批汉人迁入陕北进行屯垦,森林、草原开始遭受破坏。唐朝安史之乱以及北宋、明代陕北常驻重兵屯垦,森林、草原再次遭受破坏。清朝同治年间的南泥湾原本森林茂密、经济繁荣,只因朝廷残酷压迫挑起的民族纷争,使得回汉两族互相仇杀,南泥湾最终成为杂草丛生、渺无人烟、沼泽密布的“烂泥湾”。
抗日战争前夕,人们有一首歌谣是这样形容的:“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垦殖前的景象(江心等, 2012)。当时的南泥湾,人烟稀少,杂草遍野,树木参天,但土质肥沃,可耕地面积广阔,适合大规模地垦荒造田,明确提到此地也有原始森林(吴庭芳,2004)。周围的山沟里各种树木遮天蔽日,地上腐朽的树叶有半尺多深,下面的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陈寿平,1999)。由此可见,当时南泥湾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湿地、森林、草原及动物多样性。
2.2 大生产运动的南泥湾湿地
南泥湾到处长满了茂盛的篙草, 是一个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小盆地,非常适合垦荒种地(杨乃坤,1996)。经过前期考察论证(余玮,2007;徐纬英等,2004),于1941年3月-1944年10月垦荒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把一个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片片稻田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田野泛起层层麦浪,山上散布着肥壮的牛羊,鸭子在水中游嬉。当年的南泥湾垦区范围包括延安、延长、甘泉、富县、固临等县的部分地区。家喻户晓的《南泥湾》歌曲,就是对当时南泥湾面貌的生动写照。
举世闻名的大生产运动,为边区军民度过经济难关立下了丰功伟绩,培育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南泥湾成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同时也造就了南泥湾湿地是中国人类活动影响最剧烈的地区之一。
大生产运动期间,有文章系统地报道总结了南泥湾的土地分配、疏浚河道、治水节水、森林开发与保护、社会发展展望等问题(李世俊,1943)。大生产运动后,所有土地缴当地政府管理,少部分土地农民耕作,大部分退耕。
2.3 解放后的南泥湾湿地
解放前夕,国家和地方政府意识到由于伐木、烧木炭等对南泥湾茂盛的森林造成很大的损失,提出了相关的恢复措施,成立南泥湾垦区政府,组建陕西省农建师141团,现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江心等,2012)。
解放以后,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据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提供的数据显示,高峰时期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00 hm2,后因种种原因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目前种植面积已经不足20 hm2(阮长安等,2011)。当地政府采取对农户复耕水稻进行特别补贴,打造景观稻田。
南泥湾的小气候温润潮湿,经过当时的退耕,伴随自然的恢复,到退耕还林的保育,南泥湾森林覆盖率现为78.3%,以次生林为主,优势树种主要有辽东栋、山杨、桦树、侧柏、油松、山桃、山植、山杏、沙棘等。南泥湾地下水位高,水源相对陕北其它地区丰富,黄土源干旱,而沟底湿润,在陕北干旱生境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恢复南泥湾的湿地在陕北黄土高原举足轻重。
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全国湿地面积5 360.26万hm2,其中陕西省为30.85万hm2,系几个最少省市之一(国家林业局,2014)。延安市全市湿地总面积23 909.90 hm2,占延安市国土总面积的0.64%(庾晓红等,2013)。调查结果显示湿地面积在减少,湿地受威胁压力进一步加大,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
南泥湾是我国陕北的一片重要湿地,曾为中国革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抗战时期垦殖而至今未被科学认知。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规划提出“扩大湿地面积”的战略部署,有必要对陕北南泥湾湿地进行恢复和保育,退耕还湿,这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南泥湾湿地保护及利用项目已经启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计划亦在实施之中。理想完美的南泥湾生态系统应当是湿地、森林、农田、草地的综合体,应当是黄土高原的一块绿洲。
陈寿平.1999.屯垦岁月——南泥湾纪闻[J].党史纵横(9):14-16
国家林业局.2014.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J].国土绿化(2):6-7
江心,王希群,郭保香,等.2 0 1 2.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1-24
乐天宇,王希群,郭保香,等.2012.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1940年)[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1):25-34
李世俊.1943.怎样领导与执行南泥湾政策[N].解放日报.1943-4-24
阮长安,邓宇,张磊.2011.“陕北好江南”重金打造景观稻田[N].华西都市报.2011-6-24
铁铮.2011.《陕甘宁边区为新中国林业奠基》(《陕甘宁边区林业发展史研究(1937-1950)》系列解读文章之一)[N].中国绿色时报.2011-9-30(4)
王民.2014.发现南泥湾[J].中华魂(7):48-50
吴庭芳.2004.回忆在南泥湾参加大生产运动[J].文史月刊(11):4-7
吴志菲.2010.《南泥湾》与陕北“小江南”的前身今生[J].福建党史月刊(21):18-21
肖舟.2000.发现南泥湾的前前后后[J].党史文苑(4):34-37
徐纬英,曹晖.2004.我丈夫发现了南泥湾[J].中国老区建设(2):40-41
杨乃坤.1996.首垦南泥湾[J].纵横(4):24-27余玮.2007.南泥湾垦荒决策前后[J].党史文汇(12):27-32
庾晓红,乔厦,王冰,等.2 0 1 3.延安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32(1):35-37
赵海洲.1997.发现南泥湾的前前后后[J].世纪,(5):28-31
On Ecological Changes of Naniwan Wetland
ZHAO Gui-Ling1LIU Chang-Hai2WANG Wen-Qiang2XU Shi-Cai2YUAN Cai-Xia2QI Long2
(1 Yan’an University Library, Yan’an 716000;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Yan’an University, Yan’an 716000)
As an important wetland area in north of Shaanxi province, Nanniwan was cultivated in the war time to provided important subsistence support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volution, but has not been scientifically acknowledged until now.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and biographies, and based on scientific analysis of Nanniwan wetland, this paper presents analyses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wetland, strongly suggesting restoration of Nanniwan wetland and thus provides scientific support for building a beautiful Northern Shaanxi and initial groundwork for restoration and partial reconstruction of Nanniwan wetlan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an ideal ecosystem of Nanniwan wetland should be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wetland, forest, farmland and grassland, an oasis in the loess plateau.
Wetland; Ecological change; Wetland restoration; Nanniwan
10.3969/j.issn.1673-3290.2015.01.15
2014-07-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541),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M3018),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SXTS03)资助
赵桂玲(1968-),女,延安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研究。 E-mail:yauglz@163.com
刘长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土壤动物生态学。E-mail:yad xlc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