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一:深化改革要着眼调整生产关系
深化改革,就是要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法。比如,为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通道,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金融试点,着力构建全牌照金融体系。又如,我们将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526项,逐步取消非许可类审批事项,为市场主体松了绑,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启示二:深化改革要着眼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方式,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比如,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必须围绕城乡劳动力、土地、金融等要素做文章。重庆近几年推出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地票”交易、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集体资产量化确权等改革,为城乡资源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提供了制度通道。其中地票交易、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三年多时间,已撬动上千亿元工商资本反哺“三农”。
启示三:深化改革要着眼释放制度红利
改革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改善财政、企业和居民收支状况,进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2014年,重庆改革财政产业补助资金使用方式,设立了6支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吸引了上百亿社会资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启示四:深化改革要着眼打破思维定势
改革一旦突破原有条条框框,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我国约有1.5万亿美元加工贸易,过去由于不允许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开设离岸金融账户,加上外汇结算手续繁琐复杂,致使结算业务流失国外。重庆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逐一突破制度瓶颈,将部分加工贸易结算吸引到重庆,已累计结算数千亿美元,创造了上百亿元税收。
启示五:深化改革要着眼突破利益藩篱
改革要打破旧有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进而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推进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先照后证”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财政比例等,都是着眼突破利益藩篱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