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利?梅宽
摘 要:民族认同有多个维度。在多民族国家中,它首先是指个体民族对自身民族性的认同,其次是指个体民族对自己所属国家层面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民族认同的理解应该立足以核心利益认同为基础的民族精神认同。
关键词:民族认同;心理认同;心理因素
“民族认同”,指构成民族的成员(个体)对本民族(整体)的起源、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的接纳、认可、赞成和支持, 并由此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族依附感、归属感和忠诚感。[1]民族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是人(即民族),认同就是主体(民族)所进行的主观活动。
民族认同首先是一种心理认同。下面将从民族、认同的概念、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心理认同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1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民族、认同的概念
民族, 英文nation, 源自拉丁文, 意思是种类、种族、人群。现有资料,“民族”一词在我国汉语中首次出现于近代末期梁启超于1899年写的《东籍月旦》。斯大林在191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将民族定义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随着我国民族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党对民族的概念给出了新的诠释。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述,突出说明了民族这一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表明我们党对民族概念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境界。
认同(identity)一词原本是心理学中基础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专业学科术语。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概念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提出并使用,弗洛伊德认为认同就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在情感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认同是人普遍的心理过程,人潜意识中的本能促使个体模仿别人(尤其是父母),通过模仿,个体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规范,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同一感觉。[2]《简明心理学词典》对认同的解释是:认同亦称“自居”。精神分析理论术语。个体通过潜意识模仿某一对象而获得心理归属感的过程。[3]可分为个体把外界某人或某群体的特征和性质内化进自己人格中的发展认同,和视别人或团体所具有的优点和荣誉为自己所具有的知觉认同两种。后者是一种防御机制。《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中将认同定义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4]
既然认同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在情感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那么民族认同自然就是构成民族的成员(个体)对民族(整体)在民族情感上、民族心理上的趋同过程。所以从民族、认同的概念上我们可以归纳出民族认同首先是民族心理认同。
2 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心理认同因素
民族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有气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作为人民共同体的民族并非一有人类就有,而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形成的。民族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民族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民族心理是反映复杂的民族生活,是该民族特有的群体心理活动。一个民族有着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地理环境等)、社会面貌、社会关系(民族关系)。所有这些客观现实直接反映于民族成员的头脑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群体心理活动。民族心理对于该民族成员来说,都是一种潜意识。这种潜意识贯穿于民族形成的动因、民族形成的过程之中。
对于民族形成的动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阐述到:“比方在古代,所有民族原是许多不同部落,由于物质关系和利益,例如对他族之敌视等等而结成的。由于生产力的缺乏,每个人必然不是做奴隶,便是拥有奴隶,以及等等。因此,属于某一民族,乃是人人‘最自然的利益。”所以,是“物质关系和利益”将人们聚集起来。但“物质关系和利益”仅是一种观念,是在一种客观事物——社会生产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这种“物质关系和利益”的观念的形成,正是人们通过心理认知活动而达成的心理认同。可是,早期人们对“物质关系和利益”的心理认同触发了民族形成的动因。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时期。
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两次人类社会大分工。第一次人类社会大分工将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游牧部落在学会使用火种、制造石器、发明了弓箭和制陶术的基础上还学会了饲养家畜与种植谷物。至此人们开始有采集、狩猎进而驯养牲畜,终于使畜牧业成为一种新的生产部门。随着畜群的驯养和扩大,出现了满足家畜饲料的谷物种植农业。随后,以制陶、纺织和青铜冶炼为主的手工业也发展起来。由于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男子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这使得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逐渐取代了妇女而占据统治地位。于是引起母权制向父权制过度,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这时候人们在心理作用下产生了占有剩余物品的观念,当这种观念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时,就形成了私有制。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形成了阶级,同时阶级矛盾也相应而生。这一切都在不断冲击氏族的血缘关系,起到了稀释以致解体氏族血缘关系的作用。 第二次人类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同农业相分离。两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对于氏族部落的瓦解和民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促进了不同经济类型的产生,也促进了交换贸易的发展,使氏族部落成员到处迁徙流动、相互混杂。随着多种经济类型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剩余财产日益积累,人们财产私有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使得财产逐渐集中并归个人和家庭所有。财富的私人占有,刺激人们特别是部落首领去进行频繁的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为了进行掠夺战争,一些部落组成部落联盟来加强生产和经济上的联系。部落联盟之间以掠夺战争代替了原始的“血亲仇杀”,促进了不同氏族部落成员之间打破血缘关系而杂居在一起,这就扩大了不同部落间的地域联系。与此同时,在氏族、部落瓦解的过程中,一种新的人们共同体相应而生。至此,部落过度到了民族。
所以,人们由原始族群到氏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这一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也是人们的不同文化生活特点和生活习俗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从而使同一地域内的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日益统一的过程,即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心理素质是指民族群体本来的或固有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有了共同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共同的经济生活,使民族形成团体的心理,产生了认同感,并随着民族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张艳红,佐斌.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12,35,(2):467页
[2]白苏婷,秦龙,杨兰.认同概念的多学科释义与科际整合[J],《学术界》(月刊),总第198期,2014,11第84页
[3]杨治良.简明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