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刊载于《文博》2015年第一期的《新见<唐逊墓志>考释》一文,依据所藏志石拓片释读志文并对志主生平世系进行了考证,纠正了《新唐书·表》中的几个错误记载,充分展示出了这份新材料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但释文出现几处脱、衍、误以及简繁不一等错误,影响了墓志材料的完整价值,故本文对照墓志拓本予以校正,以使该材料得到更科学的利用。
关键词:唐逊墓志;释文;校正
Abstract: The explanation of new Tangxun epitaph published in Wenbo in 2015 researches the lineage of Tangxun and corrects several mistakes in New book of the Tang Dynasty, fully reflects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this new material. But the emergence of a few mistakes affect the full value of materials so this paper corrects those mistakes though the rubbings to make sure the material can be used more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 The explanation of new Tangxun; explanation; connection
《文博》2015年第一期刊出马志祥、张安兴先生《新见<唐逊墓志>考释》一文,根据馆内所藏《唐逊墓志》志文的拓片,对该墓志进行了释读并考察了志主的生平世系、仕宦履历等,特别梳理了志文所反映的唐太宗讨伐高句丽等重要事件,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和研究价值。但释文出现几处脱、衍、误及释文繁简不一等错误,严重影响到该材料的有效利用,故本文对照拓片对相关问题进行校正。现依据墓志原文顺序,对错误条校如下,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君求武略,卢中召诸葛入臣;帝重文儒,林下拜安昌之子。”
“卢中召诸葛入臣”的“入”字,原拓为,为“之”字,当依拓片文字正之。
2.“父懿,隋我平原王府长史”
此处“隋”字后衍“我”字,当删。
3.“符伟明之声称,郭泰悬推;谢安石之风神,王蒙早识。”
“蒙”字原拓清晰作,当为“濛”。王濛,字仲祖,小字阿奴,东晋名士,与前句的郭泰相呼应,故当据拓片文字改为“濛”。
4.“琼树丛生,柯条出俗,不言为德,自负于阳秋;罕渝于风雨。”
本句从句型构造来看,似有不对仗之处。复核拓片,发现“罕渝于风雨”前脱漏“应物以诚”四字,当补。
5.“人去去兮遄往,马迟迟兮局顾。”
“局顾”一词让人费解。复查拓片“局”字作,左边明显有偏旁“”,当为“駶”。接下来分析一下整句话的意思。“遄”为“疾速”意,《易·损》:“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孔颖达疏:“遄,速也。”“迟迟”解为“徐行貌”,《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毛传:“迟迟,舒行貌。”《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王逸注:“迟迟,行貌。”“駶”有“跳跃”意,与“马迟迟兮”对应。整句话的意思是感叹人离世的迅疾,只剩下马儿缓缓回首,表达对墓主的深深哀悼。
6.“童子对日,贤人应月,寔曰邦宝,斯为国经。”
“月”字拓本清晰作,当为“星”字。它与前面的“日”字一样,均为武则天在其称帝的一段时间里的新造字,对此施安昌先生有过详细分析。再看句子,“对日”意为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建和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以“对日”作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故。“应星”即为应验星象。旧时星占谓星象与人的生死荣辱有关。五代李瀚《蒙求》诗:“戴逵破琴,谢敷应星。”按,《晋书·谢敷传》:“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俄而敷死。”此句是夸赞墓主幼时天资聪慧,成年后贤德兼备,成为国之重臣。
7.“五兵分务,三府征贤,思穆楚礼,班司汉钱。”
“礼”字拓片清晰作,当为“醴”,为甜酒义。《诗·周颂·豐年》:“为酒为醴,烝畀祖妣。”高亨注:“醴,甜酒。”“楚醴”,即為楚地的甜酒。南朝梁简文帝《七励》:“越梅变实,楚醴方添。”关于“楚醴”有一典故,《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元王 敬醴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爲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此处“五兵”、“三府”、“班司”均为国家机构,和“思穆楚醴”首尾相应,意为国家重视招揽贤才。而“礼”字繁体为“禮”,与拓片不符且义不可解,当据改。
作者简介
杨婧(1982-),女,就职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碑刻整理及语言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