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脉 文字丰碑

2015-12-19 03:10
党史文汇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朔州市朔州抗日战争

(山西) 钟启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一座巍峨连绵的山脉,由无数峰峦叠错而成。为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构建了这座山脉坚定的走向和不屈的脊梁,巨大的民族牺牲和无数先烈的热血铸成这座大山巍峨奇崛的主峰。而每一个地区的抗战历程,则是这座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采展现着大山的经纬和肌理。

民族精魂在,砖石不可轻。抗战胜利70年了,硝烟已经散去,回望那座历史的山脉,挖掘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精神宝藏,成为当代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2015年金秋,在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读到的煌煌50多万字的《朔州抗日战争史》,就是这样一部由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编著的研究朔州抗战历史的文字丰碑。

读这部书,收获良多。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的朔州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着极大的战略作用。它是山西省最早开辟抗日战场的地区之一,也是山西最早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区之一。它既是晋绥和晋察冀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和晋西北联系绥蒙地区的走廊。《朔州抗日战争史》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片土地上14年抗战的历史风云:九一八事变后朔州民众爱国救亡活动的兴起;七七事变后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朔州的形成;日军残暴肆虐给朔州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面对侵略者铁蹄践踏家园朔州人民的奋起反抗;八路军挺进朔州深入开展抗日游击战;朔州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严峻形势下的创建、发展和壮大;坚持持久战、反分裂反“扫荡”的辉煌战绩……一页页精彩华章,气壮山河。众所周知,山西在全国抗战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进入山西,开辟敌后战场,并进行三次分兵,实施战略展开,东进南下,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而朔州地区就是三大主力师之一的第一二○师重要活动区域,这里曾留下贺龙、关向应等著名将领率部转战抗敌的足迹;叱咤风云、威震敌胆的著名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在这里以身殉国,青春碧血洒塞北。《朔州抗日战争史》记载了这些重要的史料,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全书突出一条主线,那就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朔州军民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众志成城,成为朔州抗战的中流砥柱。编著者梳理纷繁复杂的史料,设计了比较合理的宏大叙事的编排框架,将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共14年时间跨度的抗战史内容,划分为七编,每一编下设章、节,记述有详有略,纵横交错,既有某一时段宏观概述,又有某一惨案、某一战斗、某一事件等具体史实的记述;既体现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详述朔州当地贯彻中央精神的具体做法。史论结合,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特别是该书第八编,将“抗战时期朔州的著名人物”单独列出,可谓创新之举。这部分内容在全书占比约三分之一,收入为抗日战争做出重要贡献的“本籍”“客籍”人物几百位,每人业绩有几百字的介绍,读者可以看到:历史的天空星光灿烂。正应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哲学判断。此外,本书征集收入历史地图、革命纪念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大量珍贵图片,便于读者阅读时比对思考,能给人留下更直观的深刻印象。

读这部书,还有些感想。中华民族历来是高度重视历史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也讲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么,如何加强和深化地方党史的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史国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扩大党史研究及宣传的作用,成为党史研究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课题。就全省抗日战争史研究而言,朔州先行一步,《朔州抗日战争史》的出版,说明朔州市党史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我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抗战精神提供了生动的教材。读史研史,对社会品格的塑造,积微成著;对民族精神的提升,久久为功。《朔州抗日战争史》厚重的内容,体现了习总书记概括的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必将在推进朔州市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进程中发挥“文以化人”和凝聚力量的独特作用。史学著作也是有筋骨有温度的,读史增加智慧,著史更需使命。《朔州抗日战争史》的编者可以尝试把该书丰富的内容归类分解,选一些生动的资料做成“口袋书”,让党史进校园进课堂,进行通俗宣传,让历史的沃土育发明日之花。

读这部书,我的内心充满感动。因为它的编著者队伍“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多是从岗位上退休的老同志,并非专业的党史研究工作者。但他们喜读书善思考,史学造诣颇深。主编李尧曾任朔州市副市长,是朔州文化名人,也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就是这支“超期服役”的小小团队,却团结凝聚了一大批文化学者,干起了修筑朔州文化长城的大事业。近几年来,他们抢救、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料,出了许多成果:出版了朔州文化系列丛书、廉政文化丛书、历史文化研究文集、考古文集、石刻大全、《朔州通史》等30多部著作,约计1600多万字。他们用忠诚和担当、用才华和汗水,打造起一座座文字的丰碑,赢得了大家的钦敬。《朔州抗日战争史》作为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长久以来”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早就列入研究计划。他们希望尽自己的心力,“较为详细地系统地记述朔州抗日战争历史”,“全面而客观地再现朔州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以及日寇残暴肆虐给朔州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可以说,编著者的目的实现了。他们的研究方法也有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注意既查阅档案资料,又广泛收集亲闻亲历者的口述资料、学者研究成果、史志爱好者收集的资料等,并运用了全国“抗损”调查最新成果。资料广而博。第二,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同时,对同一事件同一人物在不同资料描述中的不同或矛盾之处,采取了“在对比中分析,在分析中选择”的办法。整理详而精。第三,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塞北革命纪念馆的同志“众手奋笔,通力合作”。聚众智慧,合力致胜。

“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这是一句老话。它强调文字记载历史、印证历史的作用,也包含文字要接受历史检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朔州抗日战争史》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是一座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字丰碑。

(作者系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朔州市朔州抗日战争
朔州平鲁区: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朔州市楹联学会、朔州市诗词学会成立
朔州市山阴县:“四种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朔州接地气的畜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硬头货”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朔州市科协召开全市科协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朝鲜朔州碱性杂岩体蛭石-磷矿床
抗日战争(第一卷)
朔州新景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