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恺
GONG Kai
1962年出生
1980年入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
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01年江苏省住宅设计佳作奖
2001年江苏省优秀优秀设计二等奖
2002年江苏省优秀优秀设计三等奖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突然发现自己本质是精神分裂的。喜欢文学,理工却不错,大学就选择了“工科中的文科”的建筑系;学了4年设计,也曾沾沾自喜于留系作业,研究生却报了建筑历史;毕业留校任教,但常常涉水项目,因此多年前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许,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研究事物的极致是最有意义的,但为了找到平衡,或我平日里强调的“操作”,却需要游走在两者之间。
说到教学,它和设计的关系(操作框架)可以一样吗?前年在东南大学召开的建筑设计教学国际会议上,我曾做过一个主题发言,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为例,来说明两者是可以统一的。有事实证明,其实不做实际项目也能教学,也能做很好的设计,关键在于对设计思考的深度。但做实际项目,尤其是国内目前项目比较多的状况下,对设计教学是有一定的影响的。随着参与市场的设计,会接触到更多、更直接的研究方向;会增加对实际工程的体会;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鲜活的内容,在市场这把“双刃剑”面前,需要时刻警惕的是,不要因现实而丢掉了理想。
因此,我对教学的认识是应该和实际项目拉开距离的,大学进行的是理想教育,不然就成为了培训中心。在教学中很多的环节其实对设计是很重要的,如概念的构思、模型、先例学习等,这是我和许多人的观点相左的地方。
1999年,我曾经为我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十年庆的专刊写了一篇文章——“教授工作室的双重意义”,我们的重点是强调“研究的设计”和“设计的研究”。在10个关键词的引领下,展示了游走于教学和实践间的5个项目和5篇论文。
回到文章的主题,2014年是我的几方工作室15年,回顾这些年来的工程实践,要将其归纳到一个主题下实在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为此,我首先做了一项工作,就是将15年来所做项目都拼合到了虚拟的场地上,形成了一个“几方之城”。
这可能是一种小小的野心,也是好奇。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个工作室在15年间究竟做了多少设计?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不直接放在真实的城市地图上而要虚拟一个城市呢?原因是,这个城市主要表达了我们在城乡之间的工作和设计的动力。
从1990年代初,我就开始了对徽州传统建筑的研究,每年都在这个区域进行测绘和社会调查,并开展了一系列规划、设计工作,传统民居是设计的养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是建筑师的实验场,我们又做了大量的城市项目。
将大部分项目拼起来后才发现,其实这不光是一座城,这是一个工作室建造的城乡之间的城市。它既是现实的——每个项目都有一个确切的名称,又是虚拟的, 真实世界中不存在这样一个城市。工作室以“城”和“乡”这两个点开展工作,正好也是体现了城乡结合的一种思想吧。
1 徽州系列丛书
2“几方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