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小军
RAO Xiaojun
1960年出生
1978年入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博士)
曾任深圳大学《世界建筑导报》总编辑
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分会委员
我1978年考取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属于“文革后第一代”建筑学子。在这里我完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学习生涯。
当年的建筑系,中大院灰旧的墙面,透着威严庄重,走进高耸的大门,两翼是我们的绘图教室。在这里,我们开始接受了正统的巴黎美术学院式职业建筑师教育的训练,从枯燥的仿宋字、铅笔线条、水墨水彩渲染,到各种建筑类型的设计课题,完成了现代功能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建筑技能训练和修养。我们通过国内专业杂志有限的翻译文章和影印本学习西方理论,了解国外建筑的发展动向。庄严的校园和艰苦的学习条件为这一代学人奠定了坚实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
那是全中国刚经历过激荡变化的年代,同代人既有高中刚毕业的应届生,也有上山下乡的返城知青,年龄差别较大,生活阅历不同,个性特征分明,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仅仅为了生存和生计而走到一起来了。这一代学人有着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和大学教育背景,如今虽然已经变成了失去现实重量感的记忆片断,却在骨子里养成了一代学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那是一个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仍然盛行的年代。同代人都体验过在大学清晨集体出操、在简陋的宿舍里奋发读书的情形,体验过挤在宿舍走廊里观看黑白电视为中国女排争霸赛而喝彩的场景,曾经放声吼唱崔健的“一无所有”,吟诵北岛的“卑贱者有卑贱者的通行证/高贵者有高贵者的墓志铭”。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在今天仍是时刻萦绕心头难以割舍的重要思想土壤,转化成一种恪守建筑职业理想的内在动力。
那是一个学者如林、大师辈出的年代。刘敦桢、杨廷宝、童寯、刘光华、李剑晨等前辈先生树立了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我们依稀还记得图书馆里珍藏着的徐悲鸿先生作品集;记得杨廷宝先生给我们上的入学的第一堂课,那句朴实的“到处留心皆学问”深深印刻在大家的心里;还记得在资料室里总能看到翻阅着那些外文书籍的童老身影……教师们把全部的精力和知识都倾注在这一代学子身上。如今,前辈们很多已经仙逝,但他们那种对专业的热情和敬业态度却传给了这一代学子。
1992年后,我参加工作来到深圳大学,主要从事教学、编辑、研究和设计实践工作。大学时代的影响,使我们不敢辜负先生们的教诲,尽管在现实环境的挤压下我们常常显得无奈,甚至不得不做出许多妥协。但精神反思的层面上,仍时刻坚守着职业的道德底线,或者说是理想主义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不断进行内心的反思和忏悔,不断提醒自我对于劣质化的环境所带来的价值沦丧保持高度警策。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对自我的思想历程做过这样的评述:“总体而言,当代的建筑师亲历了整个社会价值观激变的年代,思想和精神历程始终处于复杂而痛苦的‘失重’状态:一方面,他们秉承了上一代人那种英雄主义般的精英意识,坚守着那种个人内心中难以割舍放弃的传统价值观,即相信职业建筑师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抱负;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受到来自现实的压力,市场经济已然导致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转变,许多人已然放弃了前辈那种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和精英意识,已然走向虚无。面对这种社会价值观和思想的转变,我们所赖以为本的那种精英价值观如何去面对新的价值观的挑战?这也许是我们一代建筑师内心必须面对的灵魂的自我拷问和忏悔:要么是向下滑落,在社会的泥潭沼泽中放弃职业的操守;要么是向上突破,继续坚守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担当起建筑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1《西方近现代建筑的历史主义批判》
2 珠海宝典园
3 某会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