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俊
GE Wenjun
1981年出生
2000年入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系(学士)
2006年入学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硕士)
2008年任教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客座讲师
现任江苏堂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建筑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讲师
2014年中国智慧建筑国际创业大赛三等奖
2014年TEEC中国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我与母校东南大学的缘分可以回溯到我的曾祖父辈,母亲的爷爷和父亲当年就执教于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那年我考入东大的时候,年迈的外公喜出望外地叫我“校友”,拉着我走进东大校园,回忆当年中央大学时的模样。
在东大学习建筑是一段充实并且令人骄傲的经历:枕边是童隽先生的《江南园林志》,画案上常年放着66届学生测绘的《江南园林图录》,周末常去看看南京城里城外杨廷宝先生的房子,和同学讨论民国建筑师对混凝土结构的思考和试验。在校几年间我更有幸得到中国最好之一的几位建筑学教师的指导:王建国老师的大局观念、韩冬青老师的严谨思维都在我的设计学习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指导最多的是葛明老师,他的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他的话语深涩、思维跳跃,但在课后痛苦的思索之后,头脑中的碎片不自觉地拼合起来,目标虽然迷茫,但不自觉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
本科毕业后,我来到麻省理工学院(MIT)继续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我的两位导师之一的张永和老师也曾就读于东南大学(当时校名为南京工学院)。2006年,就是我入学的那一年,是张老师出任MIT建筑系系主任的第二年;在校期间,我见证了MIT建筑系从一个从“技术至上、理论先行、设计重理念而轻实践的空中楼阁学校”转变成为一个“善于从实际出发,而后在形而上的理论、高精尖的技术等等非建筑领域中汲取营养,最终又能回到建造上的实干学校”。张老师执掌MIT建筑系的4年间,其学科排名从全美第六升至第二。一条奇妙的连线在脑海中浮现:东大建筑“实践出真知”的传统随张永和老师来到了MIT,再一次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2008年-2012年,毕业后在波士顿工作的5年间,我的另一位导师斯坦福·安德森(Stanford O. Anderson)教授邀请我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在MIT讲授住宅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Housing Typology and Urban Morphology)课程,继续思考并操练安德森教授主张的“行为学指导设计”的思想。在这个课程中,设计理念来自于对行为的观察,而建筑的设计策略必须鼓励“理想行为”的发生,比如邻里间的交往、对生人的警惕等。
从2009年开始,我协助当时的MIT建筑城规学院院长阿黛尔·诺德·桑多斯(Adèle Naudè Santos)教授和王建国老师、葛明老师建立“麻省理工-东南大学联合教学工作室”,并且配合东南大学筹办“国际住宅设计论坛”。在联合工作室的教学中,中美两方教师和学生的执教理念与价值观都有很大差异,我在其间积极沟通,帮助联合工作室成员在“求同存异”中学习对方的文化。
2012年我选择回到故乡南京创业,创业3年以来,我主持方案设计的“青奥能源中心”成为南京青奥村的三大地标之一。“曲塘规划展览馆” 被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选为省内10个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本人于2012年获得“南京321科技领军型人才称号”,2014年获得“南通江海英才称号”。创业项目“可变住宅”在2014年8月获得“中国智慧建筑国际创业大赛”三等奖,2014年9月获得“TEEC中国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从2014年开始,事务所致力于研发建筑与机械跨界产品“可变住宅”和“候鸟客栈”,它们都是利用机械产品让建筑空间实现瞬时可变,以满足使用者不同时刻的需求,从而提高 “空间使用强度”(Usage Intensity),同时提升空间品质,创造愉悦感;并且适应变幻莫测的当代生活。
2013年至今,我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在母校东南大学任教,讲授本科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言传身教中鼓励学生摒弃传统教育中注重招式的“开局思维”,提倡善于发现并营造精妙平衡的“残局思维”;鼓励学生在冷静的观察、严谨的求证中追求创新。
1 南京青奥能源中心
2 曲塘规划展览馆效果图
3 大丰民俗博物馆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