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2015-12-19 07:09秦树巧张承民李雷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洼田星状神经节

秦树巧 张承民 李雷申

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5000

本文对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12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86例。入组标准:(1)均符合1995 年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且经头颅CT 或MRI检查确诊,未行溶栓和手术治疗者;(2)发病期间无意识障碍;(3)发病到治疗间隔不超过1周者;(4)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存在吞咽障碍;(5)无痴呆或精神症状,能配合吞咽训练者;(6)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2~70岁,平均(56.9±12.8)岁;其中脑出血7例,脑梗死36例。对照组43例,男25 例,女18 例;年龄42~72 岁,平均(57.6±12.2)岁;其中脑出血6例,脑梗死3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病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病情均给予胞二磷胆碱针与降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2]治疗,具体如下:(1)冰刺激:采用头端呈球状大棉棒蘸冰冻生理盐水,轻轻刺激舌体两侧、腭舌弓、腭咽弓、软腭、咽后壁及舌根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10min/次,2次/d,早饭后2h至午饭前30min进行。(2)舌肌运动:嘱患者尽量伸舌左右摆动数次并用舌舔口唇、口角、硬腭等,如患者不能自主进行舌部运动,可用纱布把持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3 min/次,3次/d,分别于饭前进行。(3)直接摄食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垫高,将食物送入健侧舌后部,根据情况从半固体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直到正常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先从3 mL 左右开始,以后逐渐增加;30 min/次,1次/d。(4)电刺激治疗:将电极放在咽喉部的表面进行刺激,使患者出现吞咽的动作,20min/次,1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由经验丰富的同一医师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患者仰卧去枕、肩抬高,于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处避开颈总动脉,用5号针头垂直皮肤进针,触及C6横突后缓慢推注1%的利多卡因5mL,出现“Horner”征为阻滞成功。Horner征表现为阻滞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结膜充血,阻滞侧面部无汗。拔针后局部按压15min,隔日1次,左右交替进行。2组均治疗14d。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及治疗14d后,采用洼田吞咽能力评级法[3]对2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该法提出3个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的种类、进食的时间和方法。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进行分级(1~6级):1级:同时具备3个条件仍有吞咽障碍且不能吞咽;2级:同时具备3个条件可减少误吸;3级:同时满足2个条件可减少误吸;4级:选择恰当的食物种类,基本无吞咽障碍和误吸;5级:只要具备进食的时间和方法,基本无吞咽障碍和误吸;6级:吞咽正常。疗效判定[3-4]:(1)痊愈:吞咽困难消失,洼田吞咽能力6级;(2)显效: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洼田吞咽能力提高2个级别;(3)好转:吞咽困难有所改善,洼田吞咽能力提高1个级别;(4)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洼田吞咽能力评级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吞咽功能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级比较 (n)

表2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疾病之一,吞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还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常规吞咽训练及目标治疗的综合治疗[5]。吞咽障碍的表现:双唇不能闭合完全,舌肌运动不灵活,面颊部局部肌肉张力下降,吞咽延迟,吞咽启动慢,吞咽的时间长,咽喉部运动不良等。吞咽障碍是由口咽部肌肉无力导致食团推进障碍、喉反射延迟以及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所致,其病因是皮质脑干束受损[6]。尽早进行唇、舌、咀嚼肌、咽喉部肌肉的按摩及运动,可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并能防止咽下肌群发生萎缩;通过声带内收训练改善屏气时声带闭锁功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吞咽障碍的可能机制有中枢和周围两方面的作用[7],通过减弱交感神经功能,从而使其支配的血管运动、肌肉紧张及痛觉传导受到抑制,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增加了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使环咽肌放松,食管口扩张,食管肌收缩,食团下移,从而改善吞咽食管相功能;另外,通过下丘脑反馈机制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管系统及免疫系统产生多种调节治疗作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疗吞咽障碍的目的。很多关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8-9]证实其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因此,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吞咽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郑婵娟,夏文广,张阳普,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3):201-204.

[3]曾西,王德军,王留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2):114-115.

[4]夏元亮,韩忠奎,张颍,等.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近期疗效[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 148-1 149.

[5]罗君,魏汉菊,张宇虹,等.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3,28(3):184-185.

[6]谭诚,邓彦,胡明秋.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8-10.

[7]柴昌,宋来君.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重度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7):569-570.

[8]谢镇良,陈毅成,招碧兰,等.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384-387.

[9]赵丽,李建霞,吴学英,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1 006-1 007.

猜你喜欢
洼田星状神经节
肝巨噬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影响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求星状多边形的内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