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的特征分析

2015-12-19 07:09王莺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神经病糖化生理

王莺燕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妇幼保健院 唐山 063000

本研究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12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进行电生理检测,观察其变化情况及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12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58例,女62例;年龄31~82岁,平均(53.7±22.4)岁;糖尿病病程(自诊断时起)1.5个月~18a,平均(8.7±4.6)a;1型31例,2型89例;31例腱反射减低,47例腱反射未引出;61例伴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52例伴周围神经感觉障碍。

糖尿病诊断标准[1]:(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126mg/dL(70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mmol/L);(2)无典型症状,重复2次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均为126 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 mg/dL(11.1mmol/L);(3)无典型症状,仅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126 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 mg/dL(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h血糖200mg/dL(11.1mmol/L)。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诊断标准[2]:患者在糖尿病的基础上有相应的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及体征(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电生理检测、量化感觉测评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测评1项出现异常,排除麻风病、神经淀粉样变、干燥综合征、恶性肿瘤、马尾综合征等一系列影响神经功能的病症。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检查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果糖胺检测。电生理检测工具选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 型肌电图,检测时皮肤温度保持31 ℃以上,分别检测腓肠神经、胫后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 速 度(SNCV 和 MNCV)与动作电位幅度(SNAP 和MNAP)等,并检测相应的肌肉,包括拇短展肌、拇短屈肌、小指展肌等。异常判定:感觉传导速度减慢至均值2SD 以上为异常;神经损害判定:不同肢体的不同神经3条异常或或双下肢不同肢体2条不同神经表现异常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损害程度:感觉传导速度减慢20%~30%为轻度损害,减慢>30%~40%为中度损害,减慢>40%为重度损害。

1.3 病情程度 控制理想:患者1个月内连续3次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血糖<7.2mmol/L;控制良好:患者1个月内连续3次空腹血糖<7.2mmol/L,餐后2h血糖<8.3mmol/L;控制一般:患者1个月内连续3次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9.9mmol/L[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病程与电生理检查的关系 不同病程患者电生理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5)。见表1。

表1 糖尿病病程与电生理检查的关系 [n(%)]

2.2 血糖控制情况与电生理的关系 不同血糖控制情况患者电生理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见表2。

2.3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与电生理检查的相关性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正中神经运动支潜伏期延长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17、0.372,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见表3。

表2 血糖控制情况与电生理的关系 [n(%)]

表3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与电生理检查的相关性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内发病率3.7%~90%,主要病理改变为脱髓鞘,同时可伴轴索损害[4]。电生理检查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较敏感指标,能够检测出早期病变[5]。糖尿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主要是由髓鞘的脱失以及大直径神经纤维的丧失造成的[6]。众多可能与该病变相关的指标中,病程是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7]。本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发生神经病变人数明显上升,通过病程与电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正中神经运动支潜伏期延长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相关,且周围神经病变以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受累为主。可能是由于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患者局部组织淀粉样变继续加重,导致神经病变持续受损造成的。

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在糖尿病的诊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较血糖更能反映出患者目前的治疗状态。对于这两项指标是否能反映出患者神经病变严重程度,目前尚无定论。研究认为[8],糖化血红蛋白是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与神经病变并无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选取的住院患者,已经治疗干预,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及果糖胺并不能反映患者真实情况。本研究还发现,对于糖尿病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控制理想者,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短期血液相关指标波动并不是引起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1]郑培,安沂华,王晓东,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特点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6):590-592.

[2]肖丽,熊承强,徐芳,等.双下肢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4):539-540.

[3]张娜,段伟松,高长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分级与电生理的相关性[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6):436-438.

[4]黄菲,王爱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96-97.

[5]汤群英,于建刚.糖尿病围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5):96.

[6]张淑敏,陈淑慧,窦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2,11(9):908-910.

[7]吕高萍,陆慧慧.经电生理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5):2962-2963.

[8]卢伟艳.糖尿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4):240-241.

猜你喜欢
神经病糖化生理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