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性状鉴别法鉴别中药红花及其掺伪品

2015-12-19 07:13赵鑫磊方成武周建理刘耀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伪品花冠红花

张 帆,赵鑫磊,张 伟,方成武,周建理,刘耀武

(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安徽 亳州 236800;2.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红花始载于《开宝本草》,又称草红花或刺红花,来源于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花[1],其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2]。由于红花用途广泛,且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货源不足,市场上存在大量红花混伪品。娜仁[3]统计了市场中红花药材,发现红花掺伪情况达到92.3%。宋俊骊[4]在红花样品中发现以染色处理的菊花花瓣冒充红花的现象。掺伪药材严重影响药品疗效,甚至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危害人类健康。笔者于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针对中药材市场的红花药材商品进行专项收集,针对文献以及市场中出现的常见混伪品进行鉴别。

前期的文献报道对于红花混伪品的鉴别主要是从传统经验鉴别和实验分析入手,但传统性状鉴别对经验的要求颇高,实验分析往往用时过长,不利于基层快速检验。本研究基于微性状鉴别技术[5]对红花及其掺伪品进行鉴别。

1 红花掺伪现状调查

红花入药部位为管状花,由于产地在采收加工过程中,一般是摘取整个红花头状花序,再将采摘后的花序经过碾压,分离出管状花,所以一般的红花药材中常混有总苞片、花梗和叶片等杂质,另外在碾压过程中也会混入少量泥沙。课题组早期在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协助下,对红花药材市场调查工作中发现市场内掺伪手段多样,经过对比研究,发现红花掺伪手段主要有:掺入染色的菊花;将提取(水提或醇提)后的红花染色;掺入MgSO4·7H2O,以增加红花商品单位质量;掺糖水或食盐水,以增加红花商品单位质量;喷洒食用植物油,以增加质量并使药材美观;掺杂染色的细沙,以增加红花商品总质量。目前部分掺伪方法已消失。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荧光显微镜(Leica DM2500,500万像素电子目镜)、蒸馏水、白乳胶等。

2.2 药材样品 实验用药材样品为课题组自亳州中药材市场、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亳州药业企业等处收集,共25批次(见表1),样品经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教授鉴定,存于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标本中心(BZCM)。

表1 实验药材来源表

2.3 微性状鉴别法

2.3.1 样品制备 取红花样品1份,轻压样品,拨动聚药雄蕊,使红花花冠筒展开,暴露雄蕊和花冠筒基部,用少量白乳胶黏附样品于载玻片上;另取红花样品1份用水浸泡1min,观察是否有水被染色的情况出现,并依据上法制备样品以备观察。同种方法做10组实验,以完全展示红花样品的微性状特征。

2.3.2 微性状观察 在载物台上固定装有样品的载玻片,在载物台两个侧面架设摄影用灯作为主灯光,调整灯光角度和距离,保证光路畅通,根据光线强弱不同,辅以反光板和小台灯,在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下调节显微镜至图像介于模糊与清晰之间状态。

2.3.3 图像拍摄 观察 Leica DM2500荧光显微镜标配的电子目镜成像系统界面,调节RGB选项中红绿蓝通道三色比,使镜下颜色趋于药材本色,并按照预实验的结果,固定好载玻片,每隔细准焦螺旋4个固定分度格调节细准焦螺旋,自上而下拍摄一组不同景深的图像。

2.3.4 图像合成 在电脑中,将拍摄的照片按照顺序导入景深合成技术软件,按照要求完成操作步骤,按照顺序合并图层清晰部位后保存,获得清晰的高景深样品图像。

2.3.5 标尺制作 在既有的成像系统界面制作标尺,根据电子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系统中有与之对应的标尺,选中图片后,选定标尺的分度值,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合并图层,完成制作。

3 结果

3.1 红花与其伪品菊花的微性状观察

3.1.1 红花的微性状观察(图1A) 红花为管状花,长1~2cm,花冠筒呈红色,色泽均一自然,表面常黏附黄色的花粉粒。花冠裂片顶端可见表皮细胞突起,且呈短绒毛状,聚药雄蕊花丝与花药呈金黄色,表面黏附有大量花粉粒。雌蕊呈褐色,花柱上端可见直立的圆锥形的单细胞毛,柱头表面黏附大量花粉粒。花药呈长椭圆形,基部细胞类方形,有纵向的数条条带状增厚。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呈金黄色,表面有突起。

3.1.2 伪品菊花舌状花(图1B)与花托(图1C)的微性状观察 伪品菊花多为舌状花,管状花少见,基部有皱褶,断面常呈锯齿状。舌状花长1~1.5cm,宽0.2~0.4cm,表面被染色至红色,经水浸泡后,部分颜色褪去,呈淡红色至黄色。多数样品雌蕊脱落,仅剩舌状花花冠部分。在舌状花表面偶见花粉粒,花粉粒染色后呈红色,表面有突起。

样品中常可见菊花的花托,花托呈半球形,直径0.3~0.5cm,表面呈棕褐色至黑色,半球状凸面有细密的凹陷,表面附着有花粉粒,花粉粒(图1D)红色 。

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伪品菊花掺杂于红花中出售,伪品表面常可见黄色的红花花粉粒。

3.2 红花掺伪品微性状观察 红花掺伪品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单位质量,掺杂染色的细沙或掺入食用植物油的样品[6-7]未收集到。

3.2.1 喷洒硫酸镁溶液的红花(图2A) 花冠呈深红色,表面有黏成小块状白色结晶,结晶往往存在于红花花冠皱缩处,结晶表面可见黄红色的花粉粒,多数红花雄蕊花丝及花药部分可见少量的白色结晶。

3.2.2 喷洒糖水的红花(图2B) 花冠呈红色,表面附着黏成块状的黄色至黄红色结晶,结晶布满红花表面,在结晶表面常见花粉粒,花粉粒多为红色,是由于在喷洒糖水过程中,水将红花中色素浸出,使红花花粉粒染色,另在贮存过程中受湿度影响,掺糖水的红花极易吸湿返潮,这也会导致花粉粒及表面蔗糖结晶染色。个别红花雄蕊花丝部分可见少量的白色至黄色结晶。

3.2.3 喷洒食盐水的红花(图2C) 花冠呈暗红色,表面分散附着有细小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白色晶体,偶见较大的正四面体结晶,部分晶体颜色为黄色。花粉粒与结晶交杂附着于红花表面,多数为黄色。多数红花雄蕊部分,可见白色晶体分散附着于花丝表面。

3.3 提取有效物质并掺伪的红花微性状观察 染色的目的是掩饰药材不正常颜色,改善外观。闵春艳等[8]、栾洁等[9]通过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研究认为,红花染色染料主要有柠檬黄、胭脂红、酸性红73和金橙Ⅱ,并认为酸性红73、胭脂红是主要染色物质。

3.3.1 提取后的红花 醇提后的红花(图3A)花冠颜色呈黄红色至红黄色,颜色不均一;少数花冠裂片边缘有深红色条纹;花冠基部颜色较上端深;聚药雄蕊呈淡黄色至黄白色;在花冠表面可见花粉粒,花粉粒为椭圆形或圆形,黄白色。

水提后的红花(图3B)近似于醇提的红花,但花冠筒颜色较淡;花冠筒和裂片呈黄色至黄红色;花冠裂片边缘有明显的暗红色条纹。

3.3.2 提取后染色的红花(图3C) 提取后的红花花冠表面呈红色,经水浸后颜色褪去,呈黄色,在花冠表面可见被染色至红色的花粉粒,部分花粉粒可见表面有突起。

3.3.3 提取后染色并掺杂增加质量的红花(图3D) 花冠呈深红色,颜色暗淡,染色不均一,表面可见有红色花粉粒,由于掺杂于未染色红花药材中,亦可见混杂有黄色花粉粒。由于直接将增加质量物质撒入红花中搅拌均匀,增加质量物质未紧紧黏附在红花表面,故花冠裂片表面和内部可见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的晶体,白色透明状或夹杂部分黑色物质。

4 讨论

红花与其伪品、掺伪品的微性状特征十分明显,微性状实验方法简单迅速,适合快速检验。从红花花冠颜色和形态可以明显区别正、伪品;从花丝与花药颜色及水浸后花冠颜色可以区别是否提取了有效成分;红花花冠表面附着物的形态可以区别是否为液体喷洒或固体掺杂,从花粉粒的颜色可以区别是否染色。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是借助仪器观察中药材表面(包括断面)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性状特征,并以此作为鉴定依据的一种鉴别方法,其能够观察到传统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未能观测的药材特征信息,对于大多数动植物类药材都有鉴别意义,具有简单、快速、廉价的特点,适合推广。

(安徽省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部分实验样品,束国强协助制作图版,谨致谢忱!)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41.

[3]娜仁.红花掺伪现象严重[C]//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呼和浩特,2012:525-526.

[4]宋俊骊.红花掺伪品菊花瓣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8):593-593.

[5]黄璐琦.胡之璧.中药鉴定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6]石勇.注意鉴别红花掺伪新现象[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980-980.

[7]税丕先.红花的掺假鉴别[J].中国药业,2000,9(12):14-14.

[8]闵春艳,付凌燕,汪祺,等.红花药材掺伪染色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事,2011,25(8):772-775.

[9]栾洁,倪艳娜,丁晴.红花饮片染色掺伪品的检测方法探讨[J].安徽医药,2012,16(7):917-919.

猜你喜欢
伪品花冠红花
美术作品欣赏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伪品及其染色物的检测探讨
冰脊龙戴花冠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兔子采花
近红外光谱法青皮药材真伪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