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樜谈

2015-12-18 00:58:38张建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行文选材记叙文

张建稳

【摘 要】 高中记叙文写作主要安排在高一年的必修1阶段,如何写好记叙文,让记叙文同样可以出彩,作文中有效地指导记叙文教学,本文从选材、行文和技巧等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反思,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此来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 记叙文;选材;行文;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在人教版必修1《表达与交流》部分主要安排了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与训练,这样的安排是科学合理的,因为初中一直训练的就是记叙文,而在必修1中继续安排记叙文写作是合理的衔接工作。因此,在高一年对记叙文进行有效训练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一方面做到了和初中写作的衔接,另一方面为高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做好铺垫。因此,笔者在高一年作文教学中对记叙文写作做了一个梳理。

一、选材上以微见著,直击心灵

人教版必修1《表达与交流》第一个部分就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说的就是记叙文选材的角度。从人方面来说,高中生能接触的人就是家人、亲戚和同学、小部分朋友,另外的人进入他们的眼睛的需要我们的引导。从事的方面来说,他们在和上述的人接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一般都比较平淡无奇,在学生开来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在阅卷老师开来依旧是平淡无奇,如看病,送伞,送衣服被子等。因此我们要认清高中生他们在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如何寻找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呢?笔者认为要抓住两个要素,一是小,二是常,三是独。

所谓“小”就是选材要细小,是指记叙文应该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写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件。因为一篇八百字左右的记叙文,最适合写平凡生活中生动感人的小事,最适合表现芸芸众生中的个性人物,最适合作者叙写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从而表达作者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其次,有些同学写的就是生活小事,但文章的内容却幼稚可笑,没有深度,和小学初中时的作文没什么区别。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类作文只是就事论事,缺乏对材料的深入思考。感悟和挖掘,因此不能表达出事件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如写一个女同学写奶奶的木梳,通過木梳来书一段难以忘怀的祖孙之情,同时抒发对奶奶的思念;又如写母亲的针,通过母亲用针为我缝补衣服,围绕针来写母亲一代人的辛劳和母爱的伟大。由此类推,生活中能寄托我们情感的人、事和物,在方寸之间,别有一番大世界。

所谓“常”就是常见的,平凡的事情。通过平凡的事情,通过每天耳濡目染的事情来书写感情。比如学校的花工,每天做的事情,从而来写出一个老人对花草的态度来折射对生活的态度;如家里或者附近一些常见的事情和人,通过我们身边常见的人或者事,来突出他不平常的地方,从而体现深的感情或者个性等。

所谓“独”。独就是在确定写的人或者事情之后,那么挖掘所要写的人或者这件事的独到之处是什么?如果没有独到的之处,那么有没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呢?比如同样是父亲送来去看病,我从中的感悟呢?是感谢父亲还是其他的呢?抑或我和父亲之间的冲突、矛盾化解等?不能仅仅就是而论事,应该通过事情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出来。同样送去看病,可否表现父母平时的“温和”和送去去看病的“急”形成一个对比,从而凸显任务的性格特征。

二、行文上紧扣主题,突出个性

根据写作的要求,要能确定写作的目的,比如写人,当解决了要写谁之后,那么为什么写他呢?和主题有关吗?具有什么不同的个性吗?写事,这件事对“我”的意义在哪里?它的与众不同在哪里?想表现什么这件事情的什么特性呢?等都是在行文中的要害之笔。在必修1《表达与交流》中安排了两个章节对行文进行了指导,分别是《写人要突出个性》和

比如,有一个学生写《我的老师》的时候,介绍了快60岁的**老师在课堂上表演舞蹈,那么仅仅写道舞蹈而已,缺少对舞蹈这件事情的升华,为什么要写舞蹈而不是其他的呢?这件事情想凸显什么呢?是说**老师的好学还是他的演绎能力很强呢?还是激发我对学科的兴趣呢?这些都是记叙文中的点睛之笔,升华与否关键在于记叙背后的升华。

再比如写母亲的针,通过“针”来写母亲以前缝缝补补,现在都没有缝缝补补,但是母亲的针依旧还留着,留着的是对我们生活的留恋,留着的是对孩子们成长的关爱等等。

因此,行文中对人和事的继续要能突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主题,同时这个主题还要能符合与众不同、独特新颖等特点。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重点写了刘和珍爱读书、爱学校、爱国家等几件特别能突出与她的牺牲、三一八惨案相结合的事件。

三、技巧上善用手法,整体提升

目前我们的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技巧方面存在着两个严重的不足之处:一是长于概述,短于描写。通篇往往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事件的概括叙述,没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更没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没有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没有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二是情节平铺直叙,缺少波澜。很多高中生的记叙文,还停留在初中的“一事一议”阶段,情节简单明了——没有矛盾,没有悬念,没有铺垫,没有照应。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读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给人以味同嚼蜡之感,毫无张力可言。

在必修1教材中安排了《写事要有点波澜》章节,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侧重在记叙文写作技巧上的突破。结合前面说的选材问题,个人认为学生掌握2-3中就可以了,不必掌握太多,特别是把其中的一种用熟练了,那就很不容易了。个人认为:以小见大、迂回曲折,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以小见大:通过小的物品来体现,这个上面的选材已经说过了,小的是线索,大的是主题思想。

行文要注重迂回曲折。比如上面提到的奶奶的木梳,奶奶天天用的木梳,突然找不到了,引发悬念,奶奶的着急,全家的着急,后来木梳又找到了。母亲的针,可以用我小时候,母亲的如何穿针,长大后母亲还是会用针做一点东西,但是穿针就不那么利索了,再后来,母亲总要叫我帮他穿针……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写迂回的路线。

细节描写: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情都可以有细节的东西,抓住能突出人或者事的主题的细节来写,通过写母亲如何穿针的细节来写出母亲的变老等;如写**老师跳舞,可以通过动作描写,面部表情描写等来写出他如何陶醉于舞蹈之中。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对梁先生的肖像描写、敲头动作、哭笑等细节的描写来凸显人物的性格。《荆轲刺秦王》中庭刺秦王的动作描写等。

侧面烘托:主要有包括环境描写的衬托,这个是小学生的优势,但是到了高中之后,这个优势反而没有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不要一下子就开始写事情,而是可以采用诗经当中的比兴的手法来入题,这样会更有意蕴。侧面还可以用其他的人和事来对比,从而做到侧面的烘托作用。

总之,高一年记叙文的写作在很多人看来,如同鸡肋一般,因为高考真正写记叙文的同学不多,再者得分率也不高,因此在高中的地位显得尴尬。但是,笔者认为,做好高一年记叙文写作的教学,对于学生开拓学生写作思维,提升写作技巧,奠定议论文写作基础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万万忽视不得。

猜你喜欢
行文选材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9:08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智 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