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2015-12-18 08:36黄智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吡蚜粒剂飞虱

黄智明

(福建省邵武市植保植检站,福建邵武354000)

福建省邵武市是全国和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2.65万hm2。稻飞虱是邵武市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近年来在邵武市拿口镇、洪墩镇、和平镇、大竹镇中、晚稻发生危害严重,主要以高龄若虫为主,褐飞虱占90%~100%。褐飞虱有远距离迁飞习性,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虫量大,受害重时引起稻株瘫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形成大量伤口,促使水分由刺伤点向外散失,同时破坏疏导组织,加重水稻的受害程度。排泄物常引起霉菌孳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严重时稻株干枯。

目前,对褐飞虱防治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水稻褐飞虱也成为水稻植保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有效防治水稻褐飞虱,寻找和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控制稻飞虱的危害,笔者进行了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9.7%乙虫腈悬浮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以期为水稻褐飞虱的防治和这几种药剂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9.7%乙虫腈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点及水稻栽培情况

试验地点选在邵武市拿口镇加尚村,试验田土壤为灰泥田,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较好,供试水稻品种为一季中稻特优369,采取小水秧育秧方式,于5月11日播种,6月11日插秧,每667m2插植约1.45万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区共设5个处理,试验处理设置为:①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②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③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④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667m2;⑤对照为不施药的清水,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为20 m2,小区间筑小田埂隔离,并包盖地膜,防止串灌,区组间设排灌沟,试验田四周设有保护行。

1.4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26.9~31.5℃,最高气温29.3~37.2℃,最低气温21.5~25.2℃。施药后4 d有小雨,雨量14.6 mm,药后8、9、13、14 d有雷阵雨,雨量分别为3.7、1.0、1.0、1.9 mm。

1.5 施药时间与方法

8月6日在褐飞虱若虫高峰期,水稻分蘖期按设计剂量加水60 kg/667m2,用利农HD-400型喷雾器均匀施药1次,施药时田间保持5 cm水层,药后保水3 d。试验前15 d至整个试验结束未施用其它任何农药。

1.6 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 d (8月7日)、3 d (8月9日)、7 d(8月13日)和14 d(8月20日)分别进行药剂防效调查。每小区采用平行跳跃法取样,每小区取10个点,每点调查2丛,共20丛。采用盆拍发,摇动或拍打稻丛,统计稻丛间水面漂浮的飞虱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计算公式为: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基数—药后虫口基数)/药前虫口基数×100

校正防效(%)=[1-(对照区药前虫数×处理区药后虫数)/(对照区药后虫数×处理区药前虫数)]×100

试验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 v7.05进行统计分析,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经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分析。

1.7 药害调查

施药后不定期调查、记录各药剂处理水稻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有无药害现象(如叶枯、失绿、矮化、畸形等)产生,观察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药后调查结果显示,选试的4种药剂对防治褐飞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药后1 d调查结果显示,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为35.17%,显著高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防效和速效性好;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25.70%、24.35%,防效和速效性较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为15.28%,防效和速效性最差,显著低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

药后3 d调查结果显示,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4.84%、84.40%,2种药剂处理防效不存在显著差异,防效最好;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为81.22%,防效次之;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为77.80%,防效最差,显著低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

药后7 d调查结果显示,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97.06%、96.44%、93.73%、94.69%,各处理药剂效能逐渐发挥出来,分别达到最佳防治效果,但存在较小的显著差异。各药剂处理较药后3 d防效分别增加8~16个百分点,较药后1 d防效分别增加58~79个百分点。

药后14 d调查结果显示,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最好,防效达88.32%,显著高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和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86.73%、86.03%,防效次之,2种药剂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667m2的防效为68.17%,防效最差,显著低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药后14 d调查结果还显示,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较药后7 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g/667m2的防效较药后7 d下降幅度最大,防效降低到68.17%,较药后7 d防效降低了26.52%,说明其防治水稻褐飞虱持效性最差,而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和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仍达86%以上,说明这3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持效性好。

2.2 4种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

通过对施药各小区进行观察,施药后各药剂在所试剂量下对水稻植株安全,施药处理区水稻长势正常,没有发现叶枯、失绿、矮化、畸形等药害现象,也无其它不良影响。说明施用这4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对水稻是安全的。

表1 4种药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选试的4种药剂对防治褐飞虱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尤其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安全。药后1 d和3 d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与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差异性显著,速效性稍差,但7 d后,药效效能及持效作用突出,对水稻褐飞虱有很好的控制作用。9.7%乙虫腈悬浮剂31 ml/667m2对水稻褐飞虱防治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较好的持效性,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对水稻褐飞虱防治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这2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生产上对水稻褐飞虱药剂防治,推荐在水稻褐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50%烯啶虫胺可溶粒剂4 g/667m2加水60 kg喷雾防治1次,能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的发生为害。若虫口数量偏大,可酌情提高用量。为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可与9.7%乙虫腈悬浮剂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以防止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的过快产生。

猜你喜欢
吡蚜粒剂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