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5-12-18 05:14:31贺志丽郭思奇佟艳斌石祥瑞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技术型实验报告分析化学

贺志丽, 郭思奇, 佟艳斌, 石祥瑞, 赵 丽

(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应用技术型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贺志丽, 郭思奇, 佟艳斌, 石祥瑞, 赵 丽

(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以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背景,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出发点,探讨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型大学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应用技术型院校;应用型人才;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为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决定,很多院校都已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模式的最早提出源于20世纪德国的“双元制”基础[1]。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应用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型人才而设立的高等学府[2]。作为地方性应用本科院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形势,大庆师范学院不断加快学校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步伐,旨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等学校对大学化学教学一直遵循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顺序进行。近年,随着学科发展的完善及学科交叉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改革,需对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及优化课程体系[3]。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便是此发展的产物。在学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的背景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首门实验课程,该如何建设、发展,尤其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该如何发展进行,成为众多人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总结归纳相关院校经验的基础上,在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促进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厚基础、高素质、专业技能较强的高科技人才。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体系,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起着验证理论知识的作用[4]。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没有形成以学生自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此外,随着学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大量毕业生将走向工厂的操作岗位。岗位的性质决定了毕业生需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临场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培养目标紧密对应。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应精选教学内容素材,突出实用性;同时,在深度上,需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的减少重复性的知识点考察和相似性能力的培养,内容设置要做到“少而精”,以达到以基础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此外,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因开课时间较早,此时大学很多课程,如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还未开设,部分实验内容会涉及这些课程中的相关知识,例如:化学动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稀溶液的依数性,若过多地开设该部分相关实验,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进而打消学习积极性;再者,该内容会在后续学习中进一步进行,则无需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试验中开设实验,以避免重复性教学。

同时,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结合一定比例本地企业发展所涉及到的问题,使得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譬如:大庆市是典型的油城,油田的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及废水,污水及废水的处理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素材。污水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可就目前油田采用的主要处理方式,结合实验室状况来确定实验题目。这种实验内容的设置,既让学生学习到了化学知识,以及用化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一举多得。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进行的第一门实验课,理论知识还不够充足,实际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尚有一定的不足,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都是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先将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准备好,学生不能参与实验的准备过程,缺失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的机会。实际上,若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过程,必然会更好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更深入的了解实验的精华所在。此外,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将实验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逐一进行讲解,全部灌输给学生,然后学生按照教师讲解机械地进行实验操作,按照实验书“照方抓药”。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几乎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误以为实验课只是纯粹的验证性过程,从而造成“应付了事”的状况,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此种教学模式的不良后果就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独立思考、设计、解决问题甚至动手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发挥学生实验课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课中,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5]。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进[4]:①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课准备过程中,了解实验的全过程。为避免出现混乱,可安排学生轮流参与;②课前应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大胆对实验方法、步骤进行改革,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实验,创新实验,并进一步验证自我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此举学生受益程度远比大批“照方抓药”实验的进行效果要好的多;③改变传统教师全程讲解,学生只负责“做”的授课模式。可先由学生进行讲解,继而老师和其余同学进行提问的方式进行补充或修正,从而促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对实验进行学习了解,甚至因此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该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讲解、查阅文献的能力会更强,知识面会更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更强;④改变传统的实验报告批阅模式。以往的实验报告批阅全部由教师完成,然后存档保存。学生没有办法更好的得到反馈信息,形成实验报告上交后即完成了该实验全部工作的心理,不知道自己的实验报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思考题的解答是否正确。可由学生参与实验报告的批阅,在批阅同学的实验报告中进一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综合评定。一般情况下,平时成绩占60%~70%,实验报告成绩占40%~3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操作、课堂提问、学习态度、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操作考试等多方面的量化打分。弊端是一部分同学实验过程不操作、无数据、课后抄袭他人实验报告却同样可以取得课程学分。为此,笔者对实验课的考核进行了改进。改革后的学生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及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缩减为40%,实验报告为30%,期末考试为30%。其中,平时成绩部分加入了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课堂讲解两部分。不仅提高了公平性,也进一步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期末考试采取现场抽签,以动手操作及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首先,由几名任课教师集体出题,然后由学生进行抽签,给学生5~10分钟的思考和准备时间,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试剂的配制、仪器的选择和组装,继而完成整个实验题目。最后,教师针对实验过程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考查题目均来自于平时实验课的实验或某实验的某一环节,若学生平时不认真做实验,则很难很好地完成考试,使得实验成绩的最终评定更具公平性和合理性。

此外,以往的实验课考核方式是单一的教师考核学生。为了督促教师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反馈对该门课程的认识,也应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考核部分[6]。具体方式可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实验指导、课后答疑、实验报告的批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相对真实、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同时也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相信双向考核评价体制的建设,不但能检验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提高相关技能的程度,也可以让教师看到自己工作的不足或有待提高的方面。

随着学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了实验课程的学时,同时加强了实验课的重要性。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新人才培养计划缩减了理论课程学时,加大了实验课程学时。实验课课程重要性的提高,也促使教师对实验工作的认识发生了质的转变。为适应时代发展,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交流和研究,不断探索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适应学校转型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不断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1] 米娟,阙海宝.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建议—源自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5):113-117.

[2] 李龙珠.应用型大学艺术教育现状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45-46.

[3] 程利平,周祖新,康诗钊,等.应用技术型院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2,40(16):200-201.

[4] 陈德碧,杨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8(4):42-43.

[5] 陈睿,阎杰,蒋旭红,等.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804-10805.

[6] 王广慧,刘海燕.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8(2):108-110.

大庆师范学院教研项目(JY1272)。

贺志丽(1980- ),女,山东潍坊人,讲师,博士,从事环保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2014-11-13

S-01;G 642.0

A

0517-6611(2015)01-308-02

猜你喜欢
技术型实验报告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44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10
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创新教育与学科竞赛相融合模式探讨与实践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59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