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交通”市场已百家争鸣

2015-12-17 17:44陆达
中国计算机报 2015年46期
关键词:班车巴士竞争

陆达

2014年以来,“互联网+交通”模式下的定制班车服务市场受到了资本青睐。腾讯系的“滴滴巴士”不久前在北京、深圳两地先后上线,从而,定制班车市场迎来了一个重量级选手,这让此前抢跑的“嗒嗒巴士”、“嘟嘟巴士”、“小猪巴士”等倍感压力。

也有人调侃说“滴滴嗒嗒,500年前是一家”之类的戏谑之词。共享巴士的市场才刚被打开,正是百家争鸣的大好时机,然而,看似各有千秋的背后却有着同样的隐忧。

自2014年以来,国内定制班车品牌陆续涌现,有业内人士乐观测算,定制班车的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级。

目前,在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共有十几家定制班车品牌上线运营。

作为腾讯系的滴滴巴士,无疑是定制班车市场的一支劲旅,今年7月正式上线运营,现业务只开通北京、深圳两个地区,其背后雄厚的财力支撑迫使业内同行不得不谨慎应对。

今年3月,定制班车嗒嗒巴士在深圳宣布正式运营,运营线路近1500条,用户数超过60万,覆盖深圳、上海、广州、北京、南京五大城市。上线运营2个月后,嗒嗒巴士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和3700万元的A轮融资,成为全国同行中的佼佼者。

定制班车市场大牌新贵云集,又一场“互联网+交通”模式的竞争即将精彩演绎。各家公司屡出奇招,推出“1分钱乘车”、“免费乘车”等营销手段,被业界冠以“烧钱营销”。同时,由于竞争激烈也出现了抢夺客源的事件。至此,定制班车市场不免有些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意味。

除了竞争激烈,盈利模式问题同样不可回避。定制班车在定价方面难以与传统公共交通抗衡,无论是依靠资本雄厚的“靠山”抑或借力市场融资,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如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后果必然不妙。

由此,引发了“定制班车能否续写滴滴打车的成功?”的议论和猜想,定制班车未来将以何种途径实现盈利是业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定制班车服务针对城市白领上下班出行需求,采用大数据时代班车2.0模式,用大数据聚合海量用户需求,通过智能匹配将用户和线路绑定,动态调度,满足用户不同区域和时间的需求,根据指派模式安排巴士车调度。

定制班车服务归根结底属于“互联网+交通”的O2O模式,是继“互联网+出租”、“互联网+专车”之后与巴士的又一次跨界融合。

既然本质属于O2O模式,就应做足线上功课,专注线下服务,真正为客户负责,让客户体验超值享受,从而积累和稳定客户群体规模,避免昙花一现式的辉煌。所以,认清定制班车服务的O2O模式本质,应是制定各种竞争策略的根本。

国内定制班车市场正在上演一出激烈的蓝海混战,然而,在眼花缭乱的市场竞争中线下体验问题却不断出现。诸如,“没有等到车辆”、“影响了正常出行”、“怀疑所订车辆不存在”等类似评论层出不穷,定时定点承诺似乎并不能完全兑现,导致用户体验效果大打折扣。

O2O是技术升级和运营变革的体现,是在技术平台搭建基础之上进行引流营销。

O2O也不仅仅是将人流从线上引到线下就万事大吉,而是通过全渠道的营销手段,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使得线上线下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相互补充和促进。

但是,任何模式都不是万能灵药,期望过高可能带来失望越大,而且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中,服务体验或产品质量才是根本,不要偏离这个根本去过分依赖营销。

这场定制班车混战谁将最终胜出,是资本雄厚的大牌互联网公司,还是营销策略出奇的商界新贵?

笔者认为,资本雄厚和营销出奇都不是长久之计,能够笑到最后的必将属于专注客户服务,注重客户体验和积攒良好口碑的品牌。

猜你喜欢
班车巴士竞争
悍马的“接班车”
自动班车
奇客巴士·驿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