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亮心灵夜空的流星

2015-12-17 11:38韩宇新
出版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荣格德里洞察

韩宇新

由于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日趋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受到各种各样心理疾病的困扰,感到绝望、迷茫,不知如何应对。《百年洞察》恰如一颗流星划亮了夜空,照亮了人们黯然的心灵。德里·麦克迪尔米德为我们讲述了“为什么有人会变得抑郁?”“为什么有人会故意饿死自己?”等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疾病案例,道出了你我潜意识里的秘密,告诉我们“无论情况有多糟糕,也要用一切好像都会好起来的态度活着”。正如作者在其感人肺腑的序言中指出的那样,了解潜意识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有爱人的能力”,这也正是作者撰写此书的目的。

《百年洞察》是德里漫长职业生涯中心理治疗教学的实践总结,凝聚了作者毕生心血,他还没来得及修订完手稿就已离世。书稿最终由作者的夫人苏·麦克迪尔米德整理而成。德里1928年出生于苏格兰一个牧师家庭,他早年对荣格心理学的兴趣引领他走上了分析心理学之路,之后接受医疗训练成为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一名精神科医生,继而任职伦敦盖氏医院的心理治疗法顾问。他以荣格心理分析师的身份开业行医长达25年。自1994年起,德里一直在伦敦盖氏医院给年资较浅的精神科医生上课,他的课是这些医生训练项目的一部分。在此机缘巧合之下,他开始撰写此书。他起初只是想写一本研究生训练教程,随着撰写内容愈发丰富,此书的目的也偏离了作者的初衷,成了一部和所有人都相关的书,它赋予读者生活热情,鼓励读者积极生活,使该书成为一本鼓舞人心的上乘之作。

本书通过病例和解释描述了纷至沓来的思想如何构建了20世纪“心理学思想启蒙”这一知识体系。书中选取了对心理学历史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众多心理学家,其中有对心理学思想启蒙作出贡献的三位宗师——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作者对他们的介绍,并没有人云亦云地与时下盛行的观点雷同,而是着重解读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创始人的性格如何塑造他们各自的童年,从而让众人能够理解他们为何会提出那样的观点,也就理解了他们不同的个人经历致使他们无法接受彼此的观点。弗洛伊德的追随者荣格和阿德勒,后来都成了弗洛伊德的反对者,提出了和弗洛伊德相反的理论,并不遗余力地彼此争吵,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为20世纪心理学思想启蒙所作的贡献。熟悉这些心理学家们的性格,对于了解整个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具有独特作用,因为它可以把这些心理学家的想法当做性格发展的结果来分析。

20世纪其他心理学大师也为心理学思想启蒙作出了同样重要的贡献。其中有深受父亲弗洛伊德影响的安娜·弗洛伊德,她颠覆了原有的治疗理念,是在弗洛伊德之后“悄然以新方式给精神病患者带来希望和关爱”的首批心理学家之一。还有备受同道争议的梅兰妮·克莱茵,“用光芒照耀了人类灵魂”的卡伦·霍妮、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费尔贝恩,以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等等。正是作者全面而独到的介绍,扩展了我们对潜意识的了解,让我们洞察了精神分析学说的起源及其历史进程。

当我们捧读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德里离开我们已近十年,就在他逝世前一天还在撰写此书,让人不禁唏嘘,然而书中无处不在的幽默睿智让人读来欢欣鼓舞。当作者谈到对患者的情绪回应时说:“我血液和脑脊液中流淌的引发情绪的其他化学物质等等都向我的患者开放,供他们折腾。”在结束对莱亚德的分析时作者说道:“我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误解他,若真如此,如有来生,我可能就完蛋了。”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呈现的只是作者冰山一角的智慧。

让我们走进《百年洞察》,去感受作者贯穿其中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如他所愿:“拾回失去的一切,超越已知的世界,发现自己的爱人能力。”

猜你喜欢
荣格德里洞察
洞察雁荡
心似彩云归
“洞察号”在火星
加油,中国
穿梭德里新德里
论德里罗小说的藏传佛教渊源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善洞察 巧分类 妙解题
命制历史试题要强调科学性和洞察性
荣格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