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商家赔本赚吆喝的真正意义

2015-12-17 05:14郑楚彬
时代金融 2015年34期
关键词:双11商家电商

郑楚彬

2015年电商“双11”已经落幕,其中阿里交易总额高达91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9.7%。然而,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电商集体狂欢节中,超过90%的“双11”参与商家,却只是赔本赚吆喝,他们除了赚到销售额和用户量,利润实在乏善可陈。有经济学者因此质疑道:光棍节的互联网启蒙意义已然消失,我们真的还需要“双11”吗?

七年来,电商“双11”可谓越做越旺,从最初的5200万元,到9.36亿元、52億元、191亿元、362亿元、571亿元,再到今年的912亿元,每年增长的销售额越来越大。电商节的影响力已经由阿里独家注册的企业节日,演变为整个电商行业的共同节日,并成为电商行业集体打造性价比更高的重要品牌活动。

俗话说,赔本的生意没人做。但是,如今为什么却出现九成电商赔本现象呢?“双11”真的就像某些业界人士所说的那样走到尽头了吗?我认为,电商行业的这种节日性故意临时亏损现象,其实才应该是电商节庆的真正本质。或者说,电商行业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中,专门拿出一天时间为消费者竭诚免费服务,甚至适当补贴反馈消费者,进而改善买卖双方关系,其实是一种利润更大化的体现。

实际上,电商节之所以引发全民购物狂欢大潮,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其对外承诺产品价格远低于平时,甚至不惜血本。而这种短暂的亏本行为,其实只是电商经营者们诚信地践行诺言而已,一切皆在预算之内。即使真正亏损了,其幅度也极为有限,并不会给电商平台经营造成困难。

那么,“双11”超九成商家赔本赚吆喝的真正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我认为,商家做生意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极少有商家能通过电商节一天的促销,就大幅度实现企业的总体盈利战略目标。因此,商家们偶尔放弃一两天的盈利计划,开展品牌营销活动,提升品牌曝光度,进而挖掘潜在客户、发展新客户、增强老客户的忠诚度,其产生的长远经济效益,必然远大于“双11”当天额外增加的销量所带来的利润。其具体效益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竞争的核心武器。由于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普遍相似,相同行业的平台所销售的产品和销售渠道同质化现象也较严重,因此,各平台间的广告战和价格战日渐激烈,而那些知名度较广,美誉度较佳的知名品牌电商平台,则往往在竞争方面占有更大的优势,如果销售同等类型的产品,它们的销量就会更大,而且由于平台的品牌会带来溢价收入,其获利能力也会更强。

其次,电商平台通过“双11”的低价策略,在消费者云集平台之际,普遍能够产生较大的市场反响,直接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并诱导老客户提高产品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为下一步占领更为广泛的市场份额作好准备。当然,电商平台努力促使销量提升的前提,必须建立在产品质量有保证的基础上,否则会给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电商通过“双11”黄金时期的大力促销,其产生的品牌口碑效应更为持久有效。因为这段时间,消费者对产品互动分享式的评价也是最为集中的,那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特别是真正履行诺言降价甩卖的产品,往往会令消费者印象特别深刻,他们不仅今后会反复购买此物,还极可能通过良好的口碑效应,带来更多的消费人群。电商平台在获取用户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双11”适度亏损的销售策略,无疑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可行性方案。

猜你喜欢
双11商家电商
The Thin Line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电商下乡潮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