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约束护理用具三角式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2015-12-17 09:55萧佩多宋秀婵陈润芳黄丽芳冼慧仪
护理学报 2015年20期
关键词:用具躁动危重

萧佩多,宋秀婵,陈润芳,黄丽芳,冼慧仪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523325)

【护理创新】

危重患者约束护理用具三角式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萧佩多,宋秀婵,陈润芳,黄丽芳,冼慧仪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523325)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约束护理用具应用三角式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方法将我院使用约束护理用具的18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将约束护理用具的2条固定带相互捆绑固定在床沿;观察组将约束护理用具的2条固定带应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呈三角形分别固定在患者床沿的两侧。观察比较2组患者使用约束护理用具180 min内固定结松脱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80 min内固定结松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角式固定方法能确保危重患者肢体约束更牢固、不容易滑脱,提高患者约束的安全性。

危重患者;约束用具;三角式固定

在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躁动患者的安全管理已经引起了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对患者实施约束,其约束效果对疾病的恢复有直接影响,若约束不当可能给患者增加新的痛苦,给家人心理和经济上带来新的负担。有文献报道因四肢未加约束或约束不当而自行拔管者占非计划性拔管的16.8%~93.3%[2]。近年来,相继有各种款式和型号的安全约束护理用具应用于临床,但关于约束护理用具如何有效固定及固定方法的报道较少,我院通过对约束护理用具固定方法的研究,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将约束护理用具运用三角式固定方法进行固定,以提高约束效果,减少约束带来的伤害,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度,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使用约束护理用具的危重患者186例,按使用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患者,留置管道≥24 h,病情危重,患者意识模糊、躁动或意识清醒但不配合治疗者;情绪不稳者;意识清醒但留置特殊管道的患者,剔除仅有输液留置针和吸氧管的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类疾病史的患者及深昏迷、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及躯体无特殊管道的清醒合作患者。观察组中男36 例,女 48 例;年龄 18~99(55.5±3.5)岁;对照组中男 40 例,女 44 例;年龄 18~97(54.5±6.3)岁;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诊断、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制定的“约束必要性等级技术评估”的临床指南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使用前对患者约束部位皮肤的完整性进行评估,将约束护理用具的2条固定带相互捆绑固定在床沿,捆绑固定时只有1个固定结,肢体活动可达360°。固定方法见图1。

图1 约束护理用具传统固定方法

1.2.2 观察组 根据JCAHO制定的“约束必要性等级技术评估”的临床指南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使用前对患者约束部位皮肤的完整性进行评估,约束护理用具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以固定带为固定角,2条固定带分别固定在患者床沿的两侧,形成1个等腰三角型,捆绑固定时有2个固定结,肢体活动为180°。固定方法见图2。

图2 约束护理用具三角式固定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约束带的固定带捆绑的固定结松脱,失去固定功能[3]。观察两组患者使用约束护理用具180 min内[4]固定结松脱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11.0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观察组180 min内固定结松脱发生率3%(3/93)明显低于对照组36%(34/93),2组患者固定结松脱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53,P<0.01),观察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固定方法,也是临床中常用的固定方法,传统的固定方法将约束护理用具的2条固定带相互捆绑固定在床沿,捆绑固定时只有1个固定结,当患者躁动时,作用力集中在单个固定结上,容易松脱。文献报道[3]使用约束护理用具后,患者肢体活动度大的,可自行解除约束护理用具现象,观察组根据三角形稳定性原理,将约束护理用具2条固定带分别固定在床沿两侧,使肢体限制在180°范围活动,患者躁动时作用力分散在固定带的两侧,起到双固定的作用,并分散在两侧的固定结上,从而单个固定结的作用力减少,不易造成松脱,即使因患者躁动导致一侧固定结松脱,另一侧固定结继续发挥作用。观察组固定结松脱发生时间在180 min内为3例,占3%;而对照组固定结松脱发生时间在固定在180 min内为34例,占36%,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角式固定方法比传统的固定方法固定结稳固,固定效果更好。

[1]段 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40.

[2]方力争,周 畔,方 强,等.气管内插管非计划拔管的护理因素和预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04-406.

[3]许雪华,刘 莉,吴怡卿,等.球拍式约束带预防置管患者管道拔脱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1B):66-68.

[4]邓婉娣,宋秀婵,冼慧仪.新型约束护理用具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26-27.

R47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0.075

2015-02-28

广东省科学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20110305)

萧佩多(1977-),女,广东东莞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宋秀婵(1980-),女,广东东莞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江 霞]

猜你喜欢
用具躁动危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人类最早的发明:生火与照明用具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道路躁动
暑假结束啦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