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娜
联合用药治疗外感高热临床效果观察
张利娜①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外感高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给予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治疗,两组均7天为一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外感高热的疗效肯定,可有效缩短病程,安全可靠。
联合用药; 外感高热; 疗效
外感高热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对患者健康危害较大。外感高热发病急剧,患者情况较危重,当高热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时,一旦未给予及时的、正确的抢救,则可导致患者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甚至直接威胁生命。2011年1月-2014年6月,笔者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外感高热患者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校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收入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考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1]。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发热,体温在39 ℃以上,伴或不伴有全身不适、精神差、扁桃体上有点斑状渗出物或白色疱疹或溃疡等[2-3]。治疗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28~47岁,平均36岁;病程7~12 d,平均8.5 d。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7岁~48岁,平均38岁;病程6~12 d,平均8.2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原发病治疗相同,如合并感染加用病毒唑或抗生素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同时对症治疗。观察期间不使用其他退热剂或物理降温。两组均以7 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
1.2.1 治疗组 联合用药治疗,中药方剂组成:麻黄12 g(去节)、桂枝4 g(去皮)、甘草5 g(炙)、杏仁6 g(去皮、尖)、生姜9 g(切)、大枣10枚(擘)、石膏20 g(碎)。咽喉赤肿加板蓝根、山豆根;挟食积酌加炒麦芽、炒山楂、炒萝卜子;惊惕有动风之变加蝉衣、僵蚕、羚角、钩藤;鼻衄加水牛角、生地、牡丹皮;体质弱者加太子参。用法:上七味,用水900 mL,先煮麻黄,减200 mL,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 mL,去滓,口服或直肠给药,2次/d,每次100 mL。联合运用清开灵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880),静脉滴注,20~40 mL/d,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使用。
1.2.2 对照组 运用清开灵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880),静脉滴注,20~40 mL/d,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使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腋温降到37.2 ℃以下不再回升),症候消失。显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候大部分消失;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4]。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99,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恶寒、咽痛、鼻塞消失例数分别为35、30、32、31例,对照组分别为36、30、32、30例。治疗组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比较(±s) h
表2 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比较(±s) h
?
典型病例1,王某,女,32岁,201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于4 d前因外感出现发热,体温39~40 ℃,伴鼻塞、流涕、咽痛、腹痛,不欲食、食则吐、口干、口渴、口臭,便秘,大便3 d未行,小便黄。曾在某医院治疗,先后使用青霉素钠盐、病毒唑、布洛芬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37.5~39.0 ℃。望诊:精神差,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咽红,扁桃体二度肿大,舌质红、苔薄白。血象WBC 18.0×109/L,N 0.83,L 0.17。诊断:外感高热。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利二便。治疗:运用大青龙汤治疗,组成:麻黄10 g(去节)、桂枝4 g(去皮)、甘草5 g(炙)、杏仁6 g(去皮、尖)、生姜6 g(切)、大枣8枚(擘)、石膏15 g(碎)。用法:上七味,用水900 mL,先煮麻黄,减200 mL,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 mL,去滓,温服100 mL。联合运用清开灵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880),静脉滴注,40 mL/d,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稀释后使用。3 d后体温恢复正常,7 d诸症皆消除,病告痊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
典型病例2,李某,男,21岁,2012年3月5日初诊。患者于7 d前因洗澡感冒出现发热,体温39.5~41 ℃,伴恶寒、鼻塞、流涕、咽痛,不欲食、食则吐、口干、口渴,大便正常,小便黄。曾在某医院治疗,先后使用头孢曲松钠、病毒唑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37.5~38.5 ℃。望诊:精神萎靡,面色红,咽红,扁桃体三度肿大,舌质红、苔薄白。血象WBC 16.0×109/L,N 0.93,L 0.27。诊断:外感高热。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利二便。治疗:运用大青龙汤治疗,组成:麻黄10 g(去节)、桂枝4 g(去皮)、甘草5 g(炙)、杏仁6 g(去皮、尖)、生姜6 g(切)、大枣8枚(擘)、石膏15 g(碎)、丹皮15 g、板蓝根15 g、羚羊角粉6 g。用法:上十味,用水1000 mL,先煮麻黄,减200 mL,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 mL,去滓,温服100 mL。联合运用清开灵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880),静脉滴注,30 mL/d,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稀释后使用。5 d后体温恢复正常,10 d诸症皆消除,病告痊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
高热持续不退,对身体有一定危害性,可使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而致酮血症,发生自身蛋白质的破坏而致消瘦,脑皮质兴奋、抑制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功能紊乱等,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5-6]。近年来外感高热的研究已成为中医科研与临床的热点,并展示出卓有成效的前景。随着广谱抗生素的泛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治疗带来了困难,从目前来看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7-8]。由于西药退热药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且体温常见波动反复,故研制出退热效果好,副反应小,易于被接受的药物十分必要。由于持续高热,致胃肠道屏障功能减弱,肠道细菌易于移位等因素,使机体产生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或过度)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并有可能发展为多器官障碍综合征,引起急性肺损伤[9],因此临床上应避免持续高热的存在。本组研究中发现,联合用药使患者体温迅速下降,咽痛和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迅速改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病症,避免更严重的病症出现,对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将本病归于“感冒”、“温病”等范畴,主要原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热,邪热蕴结上焦,故患者口干咽痛,热邪上犯清窍,故头痛,邪正相争,故发热,肺失宣降,故鼻塞、咳嗽,治疗主要采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主[10-11]。中药功能主治是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大枣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组方合理,标本兼治。清开灵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目前临床已广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12-13]。现在药理研究表明,清开灵注射液可以增强身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炎作用,抑制炎性渗出、增生,进而促进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广谱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14]。现代医学证实,清开灵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氧自由基、保护肝细胞。刺五加、双黄连,穿琥宁具有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原来的中药制剂相比,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研究发现,清开灵对感染所致发热流涕、咳嗽具有良好疗效[14-15]。总之,联合用药对治疗外感高热疗效肯定,可有效缩短病程,安全可靠。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9-310.
[2]江英,朱绿绮,李丰,等.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感染伴高热临床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5):308-309.
[3]王鲁群,杨玉萍,武翠萍,等.中枢性高热降温方法的比较[J].现代护理,2001,7(7):3-5.
[4]管桦桦,黄心洁,李赛美.肺胃相关性发挥[J].中医药学报,2008,36(3):72-76.
[5]袁利群,贡志刚,兰青.血管腔内降温新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合并高热患者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8-10.
[6]尚红.健儿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11-13.
[7]冼建平,关良劲,找海娴.清开灵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疗效观察54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35-37.
[8]马学梅,史美慧.喜炎平、清开灵、病毒唑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退热效果的比较[J].中国儿科杂志,2009,5(3):17-18.
[9]卢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肺损伤及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相互关系与区别[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2):709-710.
[10]范昕,刘锦森.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8):701-702.
[11]马荣,杨秀婕,王颖辉,等.加味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0,27(3):89.
[12]田洪敏,王忠鹏.清开灵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保健,2007,15(21):56-57.
[13]刘晓冬,曹慧玲.痰热清与清开灵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3):253-254.
[14]何子强.高热急证中医治疗的优势与不足[J].山东中医杂志,1995,14(5):235.
[15]朱崇杰.酒精擦浴在婴幼儿高热护理中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52-53.
Combination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Exogenous High Fever/
ZHANG Li-n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0):105-10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high fever. Method: 42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ombination drug therapy,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were 7 days to 1 course of treatment, to judg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after 2 course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0.9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0.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xogenous high fever certainl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safe and reliable.
Combined use of drugs; Exopathic; Efficacy
10.3969/j.issn.1674-4985.2015.10.035
2014-11-24) (本文编辑:王宇)
①焦作职工医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张利娜
First-author’s address: J iaozuo Medical Staff College, J iaozuo 454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