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群的构成与分布特征

2015-12-17 23:00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贫困者贫困率低收入

葛 音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论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群的构成与分布特征

葛 音

(安阳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贫困者在人口结构与地域分布方面表现出某些人口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陷入贫困,贫困人群呈现出不均匀的地域分布,省际差异和城乡差距比较大的特点。这些方面体现出战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也体现着加拿大本国国内社会环境中的一些固有的、明显的特征。

加拿大;贫困人群;人口结构;地域分布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之一。伴随着战后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公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升,然而社会贫困问题却并没有就此消失。虽然“绝对贫困”现象明显减少,但“相对贫困”仍然广泛、大量地存在着,*贫困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绝对标准”,即以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需求为标准划定贫困线;二是依据“相对标准”,即以社会中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为标准划贫困线,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之下的人即为贫困者。战后加拿大社会中存在的贫困与不发达国家中的“饥饿”有显著区别。它更多地是一种“相对贫困”——很多人之所以被称作“贫困者”,并不是温饱得不到保证,而是其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平均水准。国内还有相当一部分公民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准。在这一时期,贫困问题引起了加拿大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国内政治议题之一,相关统计和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研究当时加拿大的社会贫困问题,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的数量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更应当了解这些贫困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不同的贫困群体各自的生活状态和政策需求。

本文将主要从人口特征和地域分布两个方面考察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群内部构成的多样性。从人口特征方面来看,贫困者可以被分为妇女、老年人、儿童等诸多群体;从地域特征方面来看,根据居住地的不同,贫困者可以被分为各省(或地区)的贫困人口,也可以被分为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村贫困人口。不同的贫困人群在现实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和政策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理解特定历史时期加拿大贫困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它具有怎样的“加拿大特征”。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贫困人群的构成

战后加拿大穷人之所以会陷入贫困,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收入不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所以收入不足,可能是由于缺乏财产、遭遇意外事件、失业、不具备劳动能力、受教育不够、年老、年幼,或正在抚养未成年儿女,等等。一般说来,在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那些人们比其他人更容易陷入贫困。

基于加拿大统计局于1967年公布的贫困线以及加拿大国家健康与福利部于1970年发布的数据,加拿大参议院贫困特别委员会曾制作报告,指出当时国内最容易陷入贫困状态的几类人(或家庭),并说明了当时这些人群各自的情况。第一类是残疾人。当时加拿大全国约有180,000名生活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残疾人,其中约60,000人精神不健全。第二类是老年人。当时加拿大约有超过800,000名年龄在65岁以上的、有资格领取政府收入补贴的低收入老年人,其中约三分之二生活在1967年收入贫困线的水平之下。第三类是抚养着未成年子女的单身母亲。当时许多加拿大家庭中没有男性家长,只有一个母亲抚养着一名或多名未成年子女。这类家庭中有超过三分之一以上年收入达不到1967年的贫困线。就人数来说,这意味着整个加拿大有约150,000个母亲抚养着约330,000个儿童,生活在贫困的状态中。第四类是有男性家长的抚养着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当时加拿大共有约3,500,000个这样的家庭,其中约四分之一生活在1967年的贫困线水平之下。[1]

在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残疾人和老年人都是贫困高发群体。这两类人的贫困源于个人劳动能力的丧失或不足。他们一般无法凭借工作从战后高涨的国内经济形势中受益,无力脱贫,只能仰赖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来解决自己的生活困难。值得注意的是,60年代之后,政府对老年人贫困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随着养老金制度的逐步完善,70年代中期以后,加拿大老年贫困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到20世纪末,该国已成为老年贫困率最低的发达国家之一。*以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的40%为贫困线标准,2000年,加拿大老年贫困率不到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年美国老年贫困率约为15%。参见哈瑞尔·罗杰斯:《美国的贫困与反贫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图表1.1“部分国家的贫困率”。

在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女性贫困现象十分突出。相对于男性而言,她们在社会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更容易陷入贫困。除上述“独自抚养子女的母亲”之外,单身女性的贫困率也明显高于单身男性。1967年,加拿大全国约有3,863,000名贫困者,其中约15%是未婚者。单身男性在低收入者总数中所占比例为5.7%,而单身女性所占比例为9.4%。[1]到20世纪末,加拿大以女性为家长的单亲家庭贫困率仍有明显上升,是贫困率最高的家庭类型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儿童贫困问题相当严重。1967年的加拿大低收入者中有超过36%是不满16岁的儿童。[1]儿童不应当为自己的经济状况负责。他们之所以陷入贫困,基本上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随着20世纪后半期加拿大国内经济的增长和福利政策的发展,儿童贫困率有明显下降,但直到今天,该国仍是儿童贫困问题最为严重的发达国家之一。*1954-1981年,加拿大儿童贫困率由约40%持续下降到约9%,其中60年代该值的变化幅度最大,从约26%下降到约16%。参见ChristopherA.Sarlo,MeasuringPovertyinCanada,Vancouver:theFraserInstitute,2001,p.37.1989年后,加拿大儿童贫困率不降反升,到20世纪末时,大约每五名儿童中就有一名生活贫困。参见PatriziaAlbanese,ChildPovertyinCanada,DonMills:OxfordUniversityPress,2010,introduction,p.8.

除上述几类人之外,少数族裔(minorities,在加拿大主要指印第安人、梅蒂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是殖民时期法国人和印第安人结合产生的后代。、因纽特人和非裔)也是战后加拿大贫困高发人群。与作为主体民族的英裔和法裔相比,少数族裔加拿大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领域狭窄,经常受到歧视。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难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得到改善。其中许多人生活非常困苦。土著居民(主要指印第安人、梅蒂人和因纽特人,其总数约占当时加拿大人口的2.5%)的境况尤其悲惨。他们是60年代加拿大国内死亡率最高,平均寿命最短,人口增长最快的族裔群体。[1]虽然该群体的贫困率很高,其贫困状况却被长期摒弃在主流社会视野之外,能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救助不多。60年代之后,随着各级政府针对少数族裔实施的政策项目逐渐增加,少数族裔贫困率有明显下降,但仍远远高于其他加拿大人。主流社会对于少数族裔贫困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仍存在一些误解。政府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家长主义”倾向,忽视少数族裔作为公民的权利以及他们要保存并发展自己的身份、自尊以及文化传统的愿望。这是导致相关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贫困人群的分布

自建国以来,加拿大一直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东西、南北各省的自然条件和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经济模式和社会结构也大不相同。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加拿大国内人口向城市地区大量集中,城乡经济与社会差别也变得越来越大。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加拿大贫困人群的分布也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差异和城乡差异。

(一)省际差异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各省在收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大西洋各省平均收入明显低于国内各省的平均收入水平;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的收入水平则明显高于所有省的平均值。二战后,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省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其相对位置一直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穷省”和“富省”之间总是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给联邦政府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历史上,加拿大国家经济政策确实曾倾向工业较发达的中部地区。虽然20世纪中期之后国家开始致力于用政策减少各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但成效有限。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然条件、经济增长模式和工业发展程度不同。这些都是短时期内不容易被改变的因素。

各省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国内最大的两个省——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其中魁北克省贫困人口数高出安大略省许多,比所有西部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阿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穷人人数总和还多,几乎相当于所有大西洋沿海省份(纽芬兰省、爱德华王子岛省、新斯科舍省和新布伦瑞克省)穷人人数总和的两倍。[1]然而,由于魁北克和安大略的总人口数远超其他各省,虽然全国低收入家庭有一半以上集中于这两省,它们的贫困率却比大西洋各省要低得多。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口的省际分布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在大西洋沿海各省中,新斯科舍省穷人人数最多,爱德华王子岛省最少。在西部各省中,经济最发达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穷人人数最多。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五个省份(纽芬兰省、爱德华王子岛省、新斯科舍省、新布伦瑞克省和魁北克省)中,低收入家庭里16岁以下儿童人数在全国低收入家庭16岁以下儿童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高于该省低收入人数在全国低收入家庭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而在经济发展比较先进的五个省份(安大略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阿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情况则正好相反。[1]这主要是由于前五省与后五省在平均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前五省低收入家庭中平均抚养的儿童数多于后者。

各省贫困线标准一般依据各自的平均收入水平制定,并不完全一致。总体说来,大西洋沿海各省的贫困线最低,而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贫困线最高。各省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大西洋省和魁北克省贫困家庭的平均收入比其他地区高,安大略省和草原各省贫困家庭平均收入较低,但它们在收入绝对值方面差别并不大。另外,大西洋沿海各省和魁北克省低收入家庭的家庭平均规模较大,而安大略省、草原地区各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低收入家庭的平均家庭规模较小。[1]

由于加拿大各省社会环境不同,其贫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都有显著差别。在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它们的立场和政策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深受贫困问题困扰的那些“穷省”来说,争取更多来自联邦政府的补贴只是短期和暂时的目标,如何改变经济结构,增强省内经济实力,才是从根本上消除其省内贫困现象的关键所在。

(二)城乡差异

经济形式由农业向工商业的转变是近现代西方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加拿大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城市穷人数量和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吸引着大众舆论和社会研究者们的目光。然而与此同时,加拿大农村的贫困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在当时的城市穷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刚刚从农村地区迁来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陷入了困境。在农村,技术进步正在显著地改变传统的土地和社会关系:农场变得越来越大,需要雇佣的工人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正逐渐成为工业部门的一部分,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并受到城市货币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影响。由于农民普遍缺乏应对危机的手段和保障,在上述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陷入了贫困的窘境。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口的城乡分布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方面,随着加拿大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贫困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问题”。1967年,加拿大全国有超过一半(约55%)的低收入家庭居住在城市,其中约30%的低收入家庭住在拥有十万以上定居人口的大城市。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贫困问题已到达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当时农村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1%,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数量却占到了全国低收入家庭总数的45%。1967年,城市低收入家庭总数(约457,000家)明显多于农村低收入家庭数(约375,000家),但考虑到城市其他家庭的数量(约3135,000家)也远远多于农村(约551,000家),农村地区的贫困率仍是大大高于城市。[1]1965年,加拿大乡村有约572,000名不从事农业工作的穷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印第安人和梅蒂人。[3]即便将非农业收入归入农村家庭收入,到1969年时,加拿大仍有约10万个农村家庭生活贫困。在这些家庭的家长中,只有约三分之一年龄在45岁以下,其余大多是中老年人。[4]

当时加拿大城乡贫困问题之间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别。首先,城市贫困家庭平均规模小于农村。1967年,在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每个低收入家庭的平均人口数是3.5人,而农村低收入家庭平均人口数是4.3人。[1]农村贫困家庭平均养育的子女的数量一般要多于城市。其次,以女性为家长的贫困家庭在当地贫困家庭总数中所占比例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在50万以上人口城市中的女性家长贫困家庭数占这些城市贫困家庭总数的24%;10-50万人口城市中女性家长贫困家庭数占这些城市贫困家庭总数的27%;而在农村,女性家长贫困家庭数仅占农村贫困家庭总数的6%。[1]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农村社会较之城市地区在社会风气方面更加保守,独自抚养子女的女性相对较少。再者,城乡低收入家庭在拥有住房的机率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别。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拥有住房的低收入家庭数占这些城市贫困家庭总数的36.9%;在10-50万人口的城市中,此类家庭数占这些城市贫困家庭总数的46.8%;而在农村地区,此类家庭数占农村贫困家庭总数的比例高达90.7%。[1]拥有住房多少与生活质量并没有直接关系。农村低收入家庭普遍拥有住房,并不意味着其生活水平一定高于城市低收入家庭。

在当时的加拿大,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贫困问题开始得到更多关注,然而解决方案和相关政策措施仍很不足。虽然政府已经引进了一些项目来帮助生活贫困的农民,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除了家庭补贴和老年保障金等普遍覆盖性的项目之外,各种福利或服务一般都更加倾向于提供给城市居民,而不是农民:当时已出台的失业保险类政策将农民排除在实施对象之外;为农民提供的健康服务大多比提供给城市居民的更差;农民也更难得到政府提供的残疾补贴。可以说,当时加拿大农村穷人的生活仍然很少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即便对于依赖各省市政府提供的救助维生的农村贫困家庭来说,它们所能得到的也仅够维持自己生活的最低需求。在当时,许多地方政府的福利支出根本不足以满足当地所有贫困家庭的需要。[4]

三、关于致贫原因的认识的发展

虽然贫困问题和贫困人群一直存在于加拿大社会中,但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被媒体和大众舆论忽视了。战后加拿大社会贫困问题的核心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存在于“丰裕社会”中的贫困。战后,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消费社会”*社会学学者用“消费社会”描述一种围绕着关于大众消费(massconsumption)的承诺建立起来的经济体、政治体和文化体。参见LisabethCohen,AConsumers’Republic:ThePoliticsofMassConsumptioninPostwarAmerica,NewYork:AlfredA.Knopf,2003,p.7.开始形成,大众媒体也成长起来,并大力宣传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媒体、背后支持媒体的大商业利益集团以及被媒体支持和保护着的政治家们影响着加拿大公众对于社会的认识。参见JohnPorter,TheVerticalMosaic:AnAnalysisofSocialClassandPowerinCanada,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65,parttwo,"theStructureofPower".媒体运作的资金基本上全部来自大公司的赞助。在制作新闻、广告和各种节目时,它们最关心的是这些内容是否满足赞助者的要求、能否吸引富人和中产阶级的注意。它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社会贫困问题,隐藏了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的不平等。参见IanAdams,WilliamCameron,BrianHillandPeterPenz,TheRealPovertyReport,Edmonton:M.G.HurtigLimited,1971,p.4.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是积极、乐观的态度,人们对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工业的进步终将消灭包括贫困在内的一切社会问题。而社会中的穷人则“不被人注意,他们总是生活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之外,也不在社会多数人的考虑之中;穷人往往住在靠近大城市中心的地方或偏远的农村,多数加拿大人从来不去那些地方。”[5]到60年代时,虽然政府已经开始发展各种社会福利政策,但相关立法还是非常不足。尽管加拿大并不是一个军事大国,但在整个60年代中,国家军费开支都远高于它在社会福利领域的支出。[5]

对加拿大人的贫困认知来说,大众媒体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消极意义上的——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60年代,很多人开始注意到社会贫困问题,并积极利用大众媒体,促使更多人关注贫困者的生活。这一时期,在揭露社会现实和宣扬社会平等公正方面,大众媒体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拿大贫困现象相关新闻报道的数量激增,其中很多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检验着公众的良知。

关于社会贫困问题,加拿大人中间曾经流行着一些比较片面的思路,例如: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穷人是完全靠福利资助过活的,如果增加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只会让更多人依靠救济度日而不去工作;贫穷是一种耻辱,而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在本质上都是个人行为的特定结果,等等。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加拿大人对于贫困存在原因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改变。他们逐渐认识到:穷人不一定是道德上有问题或天生懒惰的;穷人之所以穷,可能是由于一些凭借自身力量很难改变的原因。即便是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一部分公民由于具有某些个人特征(如身为女性、老年人、儿童、少数族裔、身有残疾等),或由于自己出身贫困家庭、生活在比较不发达的地区等原因,会比其他人更加容易陷入贫困状态。这些不利的自身条件很难自行消失(除了身为儿童之外),也很难通过贫困者的个人努力克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把贫困问题简单地归罪为贫困者的个人失败是不合理的,针对穷人的批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根据的和不公正的。很多情况下,贫困者是迫于无奈,不得不依赖福利生活。而且,由于生活艰苦,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或能力来接受教育或改善技术,也就无法得到更好的工作和更多的工资,因此比一般人更容易被疾病、失业等意外事件击垮,陷入恶性循环。

在60年代的加拿大,大多数贫困者是有工作的,有些甚至长期从事着艰苦的劳动,只有一小部分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依赖于某种形式的公共救助。到1971年时,加拿大仍有接近三分之二(约63%)低收入家庭的家长至少在一年中有一部分时间工作;有38%的低收入家庭家长通过工资或薪金来获得其收入的大部分;有21%的低收入家庭家长从事个体经营;有37%的低收入家庭家长全年从事全日制工作。[1]“穷人无法靠工作摆脱贫困状况”这一事实引起了越来越多加拿大人的注意。在战后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环境下,这意味着贫困者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整个社会的抛弃和排斥。加拿大人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与社会的态度和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建立健全社会政策项目体系。相关认识的发展深刻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加拿大公共政策体系的革新以及“福利国家”的最终建立和完善。此后,社会福利的意义不再仅仅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手段,而是成为了公民普遍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为了人类生活质量和幸福的提升而进行的事业。

结语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贫困人群在人口构成和地域分布方面的特点是由该国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从人口结构方面来看,60年代加拿大的贫困者主要是妇女、老年人、儿童、土著人、残疾人等;从地域分布方面来看,贫困人群在加拿大全国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省际差异和城乡差别。自20世纪60年代起,加拿大贫困问题相关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最为引人注目的趋势是一些长期被忽略的研究领域渐渐开始得到重视:如性别、地理、阶级、种族、经济、制度等因素对社会贫困问题的影响,以及那些容易陷入穷困状态的不同人群的生存状况。随着相关认识的发展,60年代之后,加拿大各级政府针对贫困人群出台的社会政策体系逐步走向完善。到20世纪末,老年人的贫困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妇女、儿童、少数族裔等群体的贫困率仍然较高。在整个20世纪后半期,加拿大贫困现象一直在不断地“城市化”,然而得益于60年代之后政府政策调控的效果,到20世纪末时,贫困地区性集中的程度已经有了明显的减轻。

[1]Special Senate Committeeon Poverty.Povertyin Canada:Report of the Special Senate Committeeon Poverty[R].Ottawa:the Alger Press Limited,1973:20-23;19;19;20;20;20;18-21;21;21;21;13-18.

[2]National Indian Brotherhood.Briefpresented the Special Senate Committee on Poverty[R].Second Session,No.19,February10,1970:36.

[3]Manitoba Pool Elevators.Poverty in Canada[Z].Winnipeg,1965:31.

[4]Federal Task Force on Agriculture.Canadian Agriculture in the Seventies[R].Ottawa:Queen's Printer,1970:422;424.

[5]N.H.Lith wick.Urban Poverty,researchmonograph[M].No.1.Ottawa:Central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1971:52.

[6]Ian Adams,William Cameron,Brian Hill and Peter Penz.The Real Poverty Report[M].Edmonton:M.G.Hurtig Limited,1971:5.

[责任编辑:G]

2015-08-23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加拿大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项目号:14CSS006)的阶段性成果。

葛音(1983-),女,山东兖州市人,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北美史。

K711.5

A

1671-5330(2015)06-0054-05

猜你喜欢
贫困者贫困率低收入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锦上添花
汤敏:低收入人群手里不是没有钱,企业要制造让他们买得起的产品
精准嵌入型政府扶贫信息化模式探索
娶低收入老婆
古巴经济衰退
美国贫困救助精细化管理的检视与镜鉴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
现代日本社会收入差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