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文化与日本园林文化的内在联系研究*——基于日本茶文化思想的角度分析

2015-12-17 19:00许克福
关键词:禅宗茶道茶文化

叶 晨,许克福

(1.合肥工业大学 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601;2.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日本茶文化博大精深,历经几百年岁月的沉淀,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现在日本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茶道更是为许多人所推崇。日本的园林文化独具特色,风格别致,传达着独特的思想内涵。日本茶文化与日本园林文化在江户时代开始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存在着非常深厚的内在联系,其本质都在于“禅”。通过对中日茶道渊源和特点的分析来考察禅文化在中日茶道交流中的影响和作用,可以为我们研究文化交流现象提供一定的新视野[1]。

一、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及茶道核心思想

(一)日本茶文化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是在奈良、平安时代。与日本孝德天皇派遣唐使者到唐朝学习政治、经济、宗教等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传播中国文化的日本僧人们将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结合禅宗和本国文化传统,完成了对中国茶文化的改造,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茶文化和日本独特的茶道文化[2]2。

但是一开始,高端的茶文化只是在日本宫廷中有限地流行。弘仁五年,日本贵族阶层开始举行大量的、内容丰富的茶会,迎来了日本茶文化的兴盛期“弘仁茶风”,安史之乱后,日本终止了遣唐使团的外交活动,日本上层社会中的饮茶之风在“弘仁茶风”的发展与兴盛时期后转而衰退。直到镰仓时代,茶祖荣西出现,向日本全国推广饮茶之风,日本茶文化重新复活。荣西创作的茶书《吃茶养生记》大力提倡喝茶养生的主张,此时的饮茶活动开始以寺庙为中心向民间延伸,日本本土的茶道文化也开始慢慢形成。而到了室町时代,日本的茶文化开始更深入地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幕府将军的文化侍从能阿弥发明了茶台上点茶的技法,将传统的日式建筑的文化元素融入茶道中。彼时,另一位茶祖村田珠光将禅宗的思想融入茶文化中,同时也将贵族的点茶法与庶民的饮茶文化相结合,促进了茶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更加密切地结合到一起,茶文化扩展到民间阶层。日本战国时代晚期日本茶道史上的另一位茶人千利休诞生,他确立了和式物品在茶道中的正统地位,同时也标志着日本草庵茶道的形成,创新了茶饮文化。经过以上几个阶段的奠定,日本茶文化全面成熟于江户时代,也逐渐演变演化出不同的流派,发展出与本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日式茶道。

(二)中日茶文化比较及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

日本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茶文化,但不是对中国茶文化的简单复制,它与中国茶文化有很多不同。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市井生活,发展于平民百姓,是一种深入社会的大众化活动。中国的茶书,从唐代到清末,发现的有100多部[3]。纵观这些茶书可以发现,中国的茶文化吸收儒、道、佛三家精华,而对其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偏实用性,因此中国的茶礼注重实用,氛围也相对宽松。日本茶文化则不同,日本茶文化由于僧侣的传播作用,使其一开始就具有禅的意味[4]。并且,日本茶文化崇尚庄周玄学,重精神,轻实用。日本的茶礼具有严谨完整的规范,在日本,茶道是高高在上的礼仪。桑田忠亲先生曾说:“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发展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5]

日本“茶道”最终确立之前的日本茶文化,总体上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移植和模仿[6]。日本茶道的形成,完善了日本茶文化,也将日本茶文化推向一个新高度。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点:“和、敬、清、寂”、一期一会以及独坐观念。

茶祖村田珠光曾说:“茶会的旨趣在于能谨,能敬,能清,能寂也。”[7]“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集大成者千利休在珠光茶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现被誉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和”即和乐、和睦、祥和,在茶事活动中主张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内心的和乐。“敬”也是出自禅宗的思想加以提炼。是一种恭敬、谦逊、相敬相爱、和睦相处的意思,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出自禅宗的“万物皆有佛心”,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清”可以理解为清洁,在茶事活动中表现为茶室环境、茶具的干净无污,也可以延伸为茶人内心的清净无污。“寂”则更体现了禅宗的思想,含有悟、进入新天地的意思,也可延伸为静寂,提倡人应当摆脱思维观念的束缚,静心寂心。

“一期一会”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书《茶汤一会集》。一期指人的一生,一会指一次会面,通常指茶会,这句话常常作为墨迹悬挂在举办茶会的墙壁上,时刻提醒人们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帮助营造每一次茶会的心境。

独坐观念也是出自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独坐茶室,面对简约朴素的茶室,茶人慢慢参悟禅的意蕴,亦能在回首往事中珍惜时光不再来,凄凉寂寥的氛围自然就会出现。这便是日本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日本园林文化的发展及日本枯山水园林

(一)日本园林文化的发展

建筑不仅是一个物体的外向展现,更是人文思想的显示与表达[8]。最早期的日式园林建筑是为了防火以及防御外敌这种实际的需求而掘池铸岛,在岛上兴建宫殿。随后,与茶道文化在日本的出现、成型、盛行与成熟的规律大抵相似,最早的日本园林受到中国式园林的影响。在飞鸟、奈良时代,日本比较盛行中国式的山水园林,到了平安时代,日本园林出现了池泉园这种日式的风格,平安时代也因此成为日本园林的“和化”期。而到了室町时代,受到佛教文化、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的园林开始融入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镰仓时期开始兴起了纯枯山水式石庭,而室町时期的园林则与书院、茶道相互融合。桃山时代更是园林的茶道化时期,园林文化受到茶道文化的影响。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园林与佛法、茶道、儒家思想相互融合,并结合了日本本民族的自然式风格的山水园,发展出独特的日式园林。

(二)日本枯山水园林

如果说中国古典江南园林是“人工之中见自然”,那么日本园林就是“自然之中见人工”[9]。日本枯山水园林是一种将真理用表象现实地表现出来的园林空间[10]。枯山水园林主要以岩石为主,白砂、绿树、苔藓、光的黑石相称,其意境源于中国山水画,注重幽远,白砂铺地,点缀飞石,通常是六分走道,四分景色。枯山水园林与池泉园和真山水相对,一般在提及小巧、精密的禅宗寺院中会出现,受到禅宗文化及日本茶道的影响,枯山水园林呼应了茶道思想中的“和、敬、清、寂”,是禅宗思想的凝聚。日本枯山水可分为两大类,以龙安寺方丈南庭(简称龙安寺石庭)为代表,是极具抽象象征的石庭;以大德寺大仙院的“枯山水”庭院为代表,是自然风景式的庭园,刻画了北宗山水世界的意境[2]2。无论是用什么材质来创造园林或者是什么类型的枯山水园林,它都融合了自然的元素、人文的元素、宗教的元素,都是为了营造出禅宗思想中的清寂、无、空的意涵,创造一种纯粹的、孤寂的、引人思考的空间。

三、日本茶文化对日本园林文化的影响分析

(一)日本茶文化的“佛家”思想对其园林文化的影响

铃木大拙说:“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10]禅宗是属于佛教中的一个派别,追求的是一种绝妙自由的境界。佛家思想中的“般若性空”以及“一心”都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想根基,不止如此,“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也使得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茶道也更加有神韵。佛理中的“苦、集、灭、道”是茶文化中“佛家”思想的精髓,也是影响园林文化的重要因素。这四谛时刻提醒习茶之人要能吃苦,不贪、不嗔、不痴,断除产生苦恼的原因,才能进入涅槃的境界,领悟茶道的精髓。在禅宗佛家思想中,很多具有象征性的图案都被用在日本园林艺术的设计中,这对于营造禅意空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日本的园林文化中承载着佛家的思想,日本园林中的寺庙园林其实是日本佛家思想佛学文化的衍生品,在建造中十分精妙地将佛学思想运用其中,是日本园林建筑中的新大陆。比如日本的大德寺,一度成为日本佛教的五山之首,高德院中,铜制弥勒佛成为古都镰仓的象征。寺庙园林中佛学思想对其的影响可谓是无处不在,十分深远。日本现代园林尊重传统,继承古老的文化精髓,同时又大胆创新,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的发展途径,形成富有现代感的新型园林[12]。

(二)日本茶道的“茶禅一味”思想对其园林文化的影响

日本茶道的形成,与禅宗密切相关,而禅宗为日本所接受,是因为他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有世俗歧视,而是面向所有阶层开放[13]。日本茶道中“茶禅一味”的提出表明品茶与参禅具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人们想通过对禅道的修行达到茶道修行的目的,达到禅道即为茶道,茶道即为禅道的境界。日本茶艺师在进入茶室前需要在墨迹前跪拜以示尊敬。这一礼仪源于日本茶祖村田珠光,它深刻地体现了日本茶道“茶禅一味”的灵魂,因此保留至今。由此也能看出 “茶禅一味”思想对于日本园林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日本园林文化受这种禅道思想表达最深的当属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日本枯山水较为小巧、深邃、白沙石铺给人以特别的感觉,正是禅道在原造领域的凝聚,是十分具有园林写意的手法,也体现了“茶禅一味”。枯山水园林艺术以抽象的形式让人们进入冥想的世界,让人们置身其中,感受到一种耐人寻味的山水真趣。禅宗思想与园林文化的结合,将日本造园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园林文化中茶庭的建设就将“茶禅一味”这一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茶庭具体地表现了茶道思想的空间,是一种精神的产物[15]。茶庭中朴实无华的安排以及自然风格的设计,突出了禅茶的特色,也突出了禅道造人心境的宗旨。茶庭外部犹如草庵一般,结构、材料十分质朴,大多运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饰。茶庭是日本人将茶道融入园林中,为了进行茶道的礼仪创建的,它代表着禅宗清静无一物的思想。因此茶庭中的园林景观,都具有深远的禅意。

四、日本茶文化与日本园林文化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借鉴意义

(一)日本茶文化和日本园林文化的内在联系

日本茶文化与日本园林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思想本质都是“禅”,因此具有值得探究的地方。

首先,日本园林为饮茶提供空间。在茶庭中,人们可以品茶论茶,对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茶庭的清幽素雅,让人们体会到茶道中的“和、敬、清、寂”。不止如此,人们在茶庭中,可以体会出深邃的园林布局,感悟茶道的精神以及茶道追求的美感,真正体会到“茶禅一味”与“天人合一”。园林文化也对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茶道精神在日本园林文化中充分融合,园林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日本茶文化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茶道精神,并且将茶道精神的精髓用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有利于扩大茶道精神的影响程度,有利于茶道的延展性,并且丰富了茶文化,有利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其次,日本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日本园林提供了空灵的意境以及“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的氛围,日本茶道的精神本质为日本园林注入了一股新风,才衍生出枯山水这样经典的园林形式。从禅宗的角度来说,日本茶道和枯山水园林是具有一致性的,日本茶文化可以通过日本园林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无论是日本园林空间特点,或是日本园林中的意境营造,都充分展现出茶道精神中的“和、敬、清、寂”。日本园林中的自然与简朴,体现出茶道的清寂与和谐,不止如此,日本园林中对于写意也是十分讲究的,将茶道中深邃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日本茶道的美学思想与日本园林的内在联系

谷川彻三认为,日本的茶道由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组成,彼此间相互关联和影响,其中艺术因素的重要性高于其他三个因素,同时也渗透到其他三个因素之中体现[16]。日本茶道除了“茶禅一味”的思想,也有独特的七大美学属性,分别是: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可以左右不对称,可以不完美。简素则充分表达了与禅宗思想一致的“无”的本质。枯槁常常体现在茶室中,挂轴、墨迹以及斑驳沧桑的茶盒都是枯槁的美学思想的展现。日本从不提倡人为做作的艺术之美,这也是他们极力追求自然的原因。幽玄,并非指阴郁,而是一种沉静与积淀,也是美学思想的升华。脱俗,即不追求表象,而追求本质和内心。静寂,体现的是沉稳、安静与平和,面对日常中的“我”内省内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14]。

这些美学思想都体现在日本的园林形式中。首先是茶庭,茶庭选址一般取静谧的环境或郊外,远离喧嚣,茶庭外部形如草庵,简朴朴素,材料运用自然,不加修饰,整体都塑造出脱俗的禅意氛围。其次是枯山水园林,枯山水将缺陷体现得完美而极具欣赏力性,这里所指的缺陷是指由于京都缺水,因此枯山水园林中水元素的运用十分稀少,但是运用砂石铺成水波纹,与草木、石块相称,将园林空间上升到幽玄、静寂的新高度,给观赏者“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体验。

(三)日本茶文化与日本园林文化发展的相互借鉴意义

首先,可以将日本茶文化中的“和、敬、清、寂”融合在现代日本园林组织中。在园林静态空间上,运用清、寂,让单株乔木、枯山水来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清、含蓄的意境;在动态空间中以动来衬静,体现动静相互渗透的和,利用大面积的草坪留白、人物的休闲活动,形成和谐的园林景观。

其次,可以将茶文化中的禅宗思想融入当今园林设计的观念。在生态观方面,追求禅意,试图逃离喧嚣的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园林设计时,运用最为自然的设计材料,营造出环境意识极强且富想象空间的现代园林,化繁为简,回归本原。

最后,可以将茶文化中的自然、人文以及佛教元素融入到当今的园林意境营造中来。意境作为日本传统园林由被动欣赏转向主动表达的载体,一直是日本传统园林造园家通过空间构建、造园要素和原风景引用等手段精心营造的对象[17]。在园林设计时,运用光、风、石、水等元素来营造出一种自然朴素的意境,利用折射的倒影,利用景窗与影子的巧妙融合,来体现光的美感。利用轻盈的材质,可随风摆动以展现建筑的生动性。最真实原始的石头也可展现出一种纯粹的自然、枯寂之美。将景窗景墙禅化,或在连廊中运用禅诗也是很好的创意。也可以将部分寺庙的构建物融入园林设计中,例如运用一些佛教的火焰纹、连珠纹、莲花等图案进行塑造。让人感受到充满禅意的园林空间的独特魅力。

日本茶文化的“茶禅一味”及佛道的某些思想对日本园林文化影响很大,“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思想中的主要体现,日本茶文化与园林文化长久以来一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独特的园林文化受到茶文化思想的影响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与精神内涵,本文揭示日本茶文化中与其园林设计的潜在联系,指出日本茶文化对于当今日本园林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中,设计出融合现代景观的建筑形式,形成一种十分丰富和谐的园林景观。

[1]陈永华.禅文化:中日文化交流的载体——从中日茶道的渊源、特点谈起[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0(5):46-50.

[2]李朝千.中日饮茶文化之比较[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9:2.

[3]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196.

[4]柯慧俐.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看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影响[J].文学界,2011:212-226.

[5][日]桑田忠亲.日本茶道史[M].京都:日本河原书店 ,1976:45.

[6]王玖玖.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史述[J].临沂大学学报,2012,34(1):106-109.

[7]久松真一.茶道の哲学[M].东京:东京论谈社,2001:36.

[8]郜珊.日本茶文化中的茶道建筑[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2:9.

[9]兰泽青.日本“枯山水”式园林的文化蕴涵及现代启示[J].美与时代(上旬),2010(12):55-58.

[10][日]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6.

[11]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25.

[12]周向频.从传统中蜕变——日本现代园林转型[D].上海:同济大学,2008:13.

[13][日]田中仙翁.茶道的美学——茶的精神与形式[M].蔡敦达,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95.

[14]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115.

[15]宁晶.日本茶庭空间特征之分析[J].艺术设计研究,2012(4):89-91.

[16][日]谷川彻三.茶道の美学[M].东京:创拓社,1977:19.

[17]张云路.日本传统园林中的意境表达在日本现代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11(6):50-54.

猜你喜欢
禅宗茶道茶文化
禅宗软件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灵 山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落叶禅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