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勤,王珠强,阮进军,吕立新,徐明友
数字校园知识获取平台的构建
王正勤,王珠强,阮进军,吕立新,徐明友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结合产业、行业、企业和院校实际,依托先进云技术架构,围绕职业教育共享型知识获取平台建设工作,助力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间有效沟通、技术同步为目标,针对数字校园知识平台的现状提出对策与建设思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校企共建共享、知识获取快捷、高效的数字校园知识获取平台。
数字校园;云技术;知识获取平台;个性化
2005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已立项建设院校200所,重点建设专业点约800个,涉及近百个专业。在集成各示范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各校资源个性化过强,其他高职院校特别是资源不充分院校同类专业难以共享的问题,教育部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这项工程不仅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一个教学交流和专业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建设一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共享型专业知识获取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服务,带动全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上进行着大量有益的探索[1],已有一些成效,但是在平台建设理念、服务技术手段、应用分析评估等方面存着诸多问题,亟待突破、创新。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共建、共享方面存着理念陈旧、技术手段落后、服务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相关问题。
(一)基于校企联合的双教育主体职业技能共建模式
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为此职业教育需要依托地方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通过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政策驱动因素、税收优惠杠杆等多种途径,打通行业与职业教育界的壁垒,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间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桥梁,零距离对接职业教学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以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依据,将职业技术更新作为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热点,确保职业院校教育内容持续更新。
(二)基于云构架的统一、开放的知识服务平台
平台采用开放接口技术和资源云架构手段,从网络的系统集成角度,按完整的、可分步实施的方式设计技术方案[2],以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发挥效益最大。系统使用稳定成熟的设备和技术,关键设备配置冗余备件,并具有备份连接链路(分步实施)等,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以知识获取者为中心的个性化、互动式的学、测、评的自主型学习平台
搭建个性化教与学的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学习者(在校生、在职者、求职者)、授课者(教师和企业兼职)、企业与行业专家、社会访客等多种用户,平台整体设计思路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平台用户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阶段与知识掌握程度使用系统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
利用开放接口技术和云架构手段,按照“平台+资源+环境”的模式[3],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企业岗位技能标准为导向的数字校园自主学习平台,以该平台的建设工作带动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以此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带动职业培训及继续教育,进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水平。
首先,以行业、企业相关岗位技术、技能标准为依据,建立数字校园学习平台的职业教学内容(知识点)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技能点)的有机关联。职业院校的专业资源建设要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需求为主导,校企双方专家共同对岗位(群)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目标。
其次,以各类学习者为中心,建成满足个性化需求、资源互联互通、开放的在线自主学习平台。面向学习者(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继续教育者)、授课者(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和社会访客等各类用户,构建具有典型岗位技术、技能标准的、任务驱动式的全天候、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平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多元职业学习需求。
以知识元为基本构成单位,构建开放式资源库平台,实现资源可持续更新;面向不同用户,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教与学”需要的个性化学习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授课和个性化定制服务;赋予用户“生命”角色,构建具有自我维护、自我更新功能,可持续运行的共享型学习社区,实现时时处处交流分享。
再次,系统软硬件建设策略利用开放接口技术和云架构手段,逐步完善,边建边用,共建共享,逐步建成满足多元知识获取者职业背景、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充分考虑用户的类型、层次,以便捷性为目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建设职业技能知识云,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知识获取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环境。
平台需突破职业院校单一、自身的专业教学资源传统建设思维,平台需满足各类用户的职业技能、知识学习需求。为此,平台的核心架构由开放型平台、个性化知识获取平台和虚拟型学习社区等构成,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有职业岗位技能分类导航、工程项目的任务驱动式系统和学习与测评空间等。
(一)开放型平台
开放型资源库平台是以知识元、技能点为基本构成要素,基于知识元与技能点间的关联,构建知识元与技能点间的映射关系,各类用户可以选取、编辑、定制相关各自偏好的知识单元;同时平台在技术层面具有开放式标准、共享功能,以此便于不同地点分布、不同岗位背景不同、学习程度特点的各类用户使用平台资源。
(二)个性化知识获取平台
个性化知识获取平台不仅面向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群体,而且面向各类学习者(在校生、在职者、求职者)、企业工程师与行业专家、社会访客等多种用户,整体设计思路从以知识传授者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获取为中心。知识获取者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化的知识需求与现有知识、技能程度与阶段,选择不同学习内容。
(三)虚拟型学习社区
各类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的社区资源,在网络社区内共同学习、讨论、答疑等应用形式。
(四)平台功用设计(从不同用户角度)
平台的服务对象为学习者(在校学生、企业员工、求职者)、授课者(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社会访客等[4],鉴于此平台的功能需兼顾不同用户利用角度,同时平台的利用权限需要以不同身份的限定来确保安全。
首先,平台建设能有效地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职业教育资源持续更新机制基本形成,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改革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鉴于平台的教学资源内容需及时更新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各专业资源建设须深度融合行业企业需求,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与岗位需求为主导,使职业教学内容(知识点)与企业相关岗位标准有机关联,以期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加之平台建设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及各类学习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表现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同时平台的建设过程,也是各参与平台建设的高职院校融合合作企业实施专业建设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平台建设的完成,可以为专业建设改革提供依据。
其次,平台初步成型,功能相对完备,基本实现用户能用、易用、好用、想用而不断用,使各类学习者“乐学”、授课者“善教”、行业企业“乐于参与其中”。平台建成后,较之现有单一的专业教学资源库而言,明显资源丰富、功能进一步完善,能保证各类用户的“能用”需求;平台界面和功能分类清晰,资源获取容易,用户“易用”;平台中的各类资源可重复使用,低成本,资源上传下载方便,用户感觉“好用”;平台中的授课者教法丰富、寓教于玩,学习者欢迎、有兴趣,各类用户均可从中受益,故而显现得“想用而不断用”。同时由于平台赋予了用户编辑界面的权利(用户可以根据自定义的逻辑链接进行知识元的选取、编辑,定制资源),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企业和学校等不同用户个性化资源服务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学习者“乐学”、授课者“善教”、行业企业“乐于参与其中”的成效不断显现。
再次,平台技术保障有力、运行稳定,用户使用安全性强。项目依托知名企业,为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平台采用开放接口技术和云架构手段,从网络的系统集成角度,按完整的、可分步实施的方式设计技术方案,以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发挥效益最大。系统使用稳定成熟的设备和技术,关键设备配置冗余备件,并具有备份连接链路(分步实施)等,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本项目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为用户搭建了稳定的部署平台,可在原有基础上灵活迅速地扩展各项业务。存储系统采用SAN光纤存储系统,能够支持相关用户的访问需求,满足网络带宽和吞吐量的需求,以及完善可靠的备份和管理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门户网站系统配置多台高性能服务器,能有效保证万人次在线用户、数十万月访问量的性能需求。
(责任编辑 王锦坤)
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Campus Platform to Access Knowledge
WANG Zheng-qin, WANG Zhu-qiang, RUAN Jin-jun, LV Li-xin, XU Ming-you
Considering the reality of industries, professions,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and centering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platform to access shared knowledge in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dvanced clou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dvanc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ideas for th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platfor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s well synchronization in technology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dustries as well as enterprises, that is, to construct a learner-centered digital campus platform established and shared by both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o have quick access to knowledge with high efficiency.
digital campus;cloud technology;platform to access knowledge;individualized
G710
A
1671-9255(2015)02-0071-03
2015-04-29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jyxm581)
王正勤(1973- ),男,安徽肥东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10.13685/j.cnki.abc. 000115
2015-06-09 16:17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50609.163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