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江苏淮安 223003)
从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来看,“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强调“习惯养成”,强调学生锻炼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淡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与使得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隔离。目前大多高校在体育课程中增加了“运动拓展、野外拉练、娱乐休闲等体育新内容,这使得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越来越接近,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存在着优势互补、相互渗透。
从表中可以看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着各自特征,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在空间维度上,高校体育的影响力一般局限于高校,社区体育的影响力则扩展到居民的生活区;在时间维度上,高校体育局限于学生的在校期,社区体育则延伸到余暇时间;在价值纬度上,学校体育仅通过制度化的课程模式作用于学生,社区体育则通过非制度化的体育活动纽带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对学生身体的全面锻炼,实现学生的体质增强;并使其在体育活动中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基本技术和运动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顽强的意志品德,挖掘运动才华,拓展个性发展;而社区体育是以满足社区成员体育锻炼的需求为首要任务,以运动为纽带增进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和身心均很发展,实现社区的稳定和谐。两者在健身娱乐方面具有目标的共同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和运动器材的添置问题。在运动场地、设施匮乏的情况下能够组织高水平的社区体育活动是无法想象的。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迫切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条件作保障。
2.2.1 社区体育资源匮乏
国家财政和街道预算拨款(包括体育彩票资金和社区经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赞助、捐助,是社区体育活动费用的主要来源:另外还有就是社区体育组织经营性收入。(包括个人缴纳会员费或比赛报名费等)
2.2.2 高校体育资源丰富,但使用率低
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系统每628人就拥有一块专业体育场馆设施,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高校系统所拥有的体育场地资源约占全国的65.8%,然而这些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极低,除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学生课外活动和运动队的业余训练外,其他时间(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基本闲置,有部分高校即使是上课期间,其体育场地设施也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率不足30%,对社会开放的高校体育设施更是少之又少,仅占到14.8%。
学校体育场所对社会开放,既是国家政策法规所要求的(国家明文要求学校体育场馆要在闲暇时间对社会开放),更是我国现阶段社区体育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由于学校和社区在责任、权力、利益上自成体系,各自的服务对象、管理办法也不相同,故而使得学校体育资源在对社会开放上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目前限制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融合的主要因素有:(1)高校所在地与社区虽在同一区域,但是各自分属不同的管理系统,客观上存在着责任不同步,其工作质量与业绩无法互认;(2)社区管理者与高校领导在体育共建、共谋体育发展的理念上各自为政,另外受“本位”意识的制约,二者的交互仅仅停留在“资源共享”的显性表象上,而没有实现真正的深层次的融合;(3)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不同的经费来源也是制约互相长效合作的原因所在。仅仅依靠高校在体育场馆设施上的“奉献”和“志愿”,是无法为长期的合作提供保障的。
2.3.1 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少、层次低、专业性差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组织和科学指导居民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年龄、数量、质量和综合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有关研究表明:目前,社区体育成员大多以离退休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为主体,其体育指导员,多是从体育爱好中产生的业余兼职,除少数人接受过专业训练外,大部分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体育锻炼基本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2.3.2 高校师资力量雄厚,优势发挥不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全日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学校2236所,如此众多的高校其所任教的体育老师是社区体育发展优质且巨大的人才储备。一方面,他们受过正规的专业体育教育与训练,具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更具有组织和管理中小型体育活动、比赛的能力,又懂得科学锻炼方法及运动常识,能为社会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优质服务;另一方面,他们精力充沛,课余空闲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完全可以加入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组织者。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主要特征对比
高校体育资源向社区体育开放,不仅能有效培养社区体育成员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带动社区、街道、居委会等体育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而且对促进全民健身,减少重复投资大有裨益。然而,我国高校体育现有的优秀资源没有得到相应发挥,特别在体育专业指导员的有效利用上更是一种浪费,据统计,目前只有少数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一些具有盈利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绝大多数老师的服务社会体育的意识不强,自觉指导公益性社会体育活动较少。巨大的高校体育人才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高校体育优质师资资源还不能在社区体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4.1 体育活动项目
高校体育在活动单元、练习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具有规律性,计划性和统一性。其开设的运动项目大多是有案可稽的、具有一定的竞技倾向,多依常见的球类、田径项目和竞技体操等为主;而社区体育所从事的则集中在群众性体育的民间体育项目,其中中老年以健身、娱乐、休闲、民族传统等项目为主,年轻人则喜爱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受社区体育参与主体和运动目的影响,社区体育的竞技性相对较弱,反之则具有明显的健身性、民族传统性、娱乐性和表演性的痕迹。表现出以下特征:(1)传统体育项目较多;(2)文体表演性项目较多;(3)球类活动较少(这主要是球类项目对场地设施的要求高);(4)大多数锻炼项目的运动强度较低、运动负荷相对较小,比较适合中老年和女性参与。
2.4.2 体育活动时间
高校体育多以课程形式出现,其时间多集中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课时间。社区体育活动时间多以上午6:00~8:30和下午5:30以后以及周末和节假日,特别是晚上和节假日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员最多对场馆设施的需求更为特出。因此从活动时间来看,时间上的错位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合发展提供了可行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在保证学校自身正常教学训练的前提下,向社会无偿或有偿开放是可行的,当然社区体育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运动场所、设施也可以对高校学生开放,有利于拓宽学生体育项目的选择视野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
2.4.3 体育活动形式
高校体育活动形式主要为体育课程教学、学校代表队的运动训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内各种形式的单项体育竞赛;社区体育活动一般有日常性活动和经常性活动两种形式。日常性体育活动主要是指体育参与者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锻炼,由于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其参与人数、参与群体、活动内容、形式等比较固定单一。经常性活动是指在周末或节假日,由社区体育行政部门组织,主要以群体间表演、相互交流切磋为主的体育活动,在活动规模和参与内容选择上较日常性活动要大且隆重。
高校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禁锢他们大多数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二:(1)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单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教师选择的课堂教学、训练手段、方法机械、枯燥,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运动爱好的需求和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启迪;(2)高校体育虽倡导“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封闭式的体育氛围隔断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不高。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受时间和工作性质的制约呈现女性化和老龄化,各运动项目参与主体的年龄段呈现不均衡性。这也从侧面反映适合中青年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的缺乏,影响了年青群体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主动性。
高校体育在管理方面:具有较完善的组织结构系统,体育教师是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方面的专家里手,丰富的专业经历,和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加之高校体育资源的充足,实现了高校体育活动开展的规范有序。然而现阶段高校体育为社会体育服务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究其原因很大方面是由于高校体育职能机构在体育市场运作上还滞留在原来陈旧保守的理念中,尚未能主动请缨,整合学校体育、企业体育、行业体育资源,联合起来共同为社区体育服务,实现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良性互动。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管理系统还处于建设阶段,其系统性、人员的工作效率性尚需完善提升。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状况表明两者之间体育资源非均衡性。这种非均衡性的特点决定了两者之间可以从制度、管理等方面架设一种新的运行模式来解决两者之间的分均衡性。(1)在体育设施、资金等方面可以采用“合二为一”的模式;(2)在高校体育师资和社区体育指导员方面可以采用“一肩双挑”模式,一方面高校多鼓励体育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充当体育社会指导员、管理员;另一方面,高校应该经常引进社区中资深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走进高校课堂,补充新鲜血液;(3)在活动内容、类型等方面可以采用“双会合办”模式。从规模上,可以定期举行大型体育运动会;从内容上,可以是单项体育运动会;从群体上,可以是老年人参加,也可以是青年人和儿童少年参加的活动;从类型上,可以是纯竞技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是趣味和健身的体育活动;(4)在体育文化方面可以采用“共生共长”模式,即实现高校教学回归社区,社区渗透高校。
[1]孙涛.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4):43-46.
[2]从群,吕伟.学校体育、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7(6):68-70.
[3]张纳新.依托学校体育构建新型社区体育体系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07-111.
[4]韩军生,张宁.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1):9-10.
[5]罗湘林.“学区体育”的理想构建与“场域”分割的现实困境[J].体育学刊,2008,15(5):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