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记者 陈标华
出生于东北农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人民大学,做过记者,做过志愿者,服务过基层,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徐庆群,一路铿锵,一路歌唱,一路奉献,一路梦想……
在徐庆群身上,可以看到独特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叙事。
她十六年如一日,不仅从事志愿服务,还倾情记录志愿者、传播志愿精神、从事志愿精神价值研究,被誉为“志愿精神宣传家”;她优雅娴静、气质温润,对任何“负能量”皆不欣赏,被她的同事赞赏为“灵魂带着香气的女子”。
与徐庆群的采访约在一个懒散的午后,当时她刚刚审完一篇关于志愿者的稿子。当《小康》记者提出要听听她的故事时,她说得更多是身边一些志同道合的员工。“我心里一直有个标准,员工会优先录取曾经做过志愿服务的,当时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发了一条招聘信息,我知道有的年轻人是为我过来的。”谈起对徐庆群的印象,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张皓俞总结了十二个字:“不忘初衷、性情中人、保持理性”。
众多青年人的喜爱和伴随而来的荣誉只是让徐庆群充满动力和信心。为了勉励所有会员依托于读书、着眼于问题,目前她的主要精力放在了2014年8月成立的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公大读书会),以及即将于近期上线的读书会社交平台的建设上。张皓俞坦言,创业初期会遇到各种难题和困难,但是他坚信能做好,因为徐庆群在他心中既是“女神”又是“女汉子”,无论是志愿服务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徐庆群说,一个人一辈子主要有两件事:读好书、做好事。她不仅自己建了几个500人的读书会大群,还让员工、发动志愿者建读书会的群,专门倡导读好书、做好事,积极推进“全民阅读”工程和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她加入了200多个微信群,没有八小时的概念,时时推送“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以及各种志愿服务信息。她说:“做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并不都是有钱人、时间充足的人,只要有心,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做志愿者。”
徐庆群与志愿服务结缘,是在1999年。那年,刚踏进社会的她在一家党报做编辑记者,繁忙的工作并没有让她的内心感到充实。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共青团中央招募“雏鹰热线”心理咨询员。“这一条小小的消息激发起我内心大大的冲动,我想象着通过电话就可以帮助全国各地需要帮助的孩子们,那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于是乎,徐庆群成了孩子们的姐姐。
徐庆群说,每到周末,她早上5点多就要爬起来,然后倒腾几次公交车,从颐和园赶到前门,为的是能够赶在8点的时候,准时聆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徐庆群表示,每次她都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电话,这样或那样的烦恼,这样或那样的求助。在被孩子们需要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缘分、感恩,自从从事志愿服务后,徐庆群对这两个词的含义体味得更深一些。
2005年春天,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徐庆群开始拿着记者手中最神圣的笔,走向大漠戈壁、高原草场,去记录一个个青年志愿者的故事……她追随着志愿者,与他们同吃同住,一起上课,做家访……用她的视角去还原真实的志愿者和当地的经济情况。
徐庆群 图/陈标华
“当我去到徐本禹支教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贫穷。”徐庆群表示,那碗用野菜熬成的酸汤,那股味道在她的脑海中至今犹在。“什么味道没法形容,我喝了一口,没法下咽,就吐出来了。”徐庆群告诉《小康》记者,自己也是从贫穷的农村走出来的,但目前西部很多地方比一些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还要穷:十多平方米的砖泥房子,住了一家几口人;家里陈设简陋,尤其是床辅打满补丁……
然而在徐庆群看来,艰难的生活条件更加凸显了像徐本禹等一批志愿者内心的纯粹。她说自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与当地的志愿者、老百姓生活融合在一起后,她便不再觉得这是“苦中作乐”,而是看到了现实版的“知足常乐”。她的《他们在行动——中国志愿者纪实》,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
7月10日,北京市教科院丰台区实验二小举办了“让孩子做一个有爱的人”志愿精神分享活动,徐庆群给家长做了专题分享。她对家长们说:“在所有的教育当中,爱的教育是首要的。让孩子从小热爱阅读、乐于助人,才能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
近几年,在上百场的志愿精神宣讲中,徐庆群深深地感到,志愿精神对成人来讲已经有些晚了,因为成年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再做志愿服务难免会打上功利的烙印。而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在形成的过程中植入志愿精神,再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还能推动学校的道德教育。
徐庆群说,对于成年人来说,在生活中似乎很难听得进去父母的话了,谁的话最管用呢?当然是孩子。因此让孩子做志愿服务,反过来可以影响和带动家长;而家长呢,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做,因为志愿服务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有担当的人的最好方式。
徐庆群有个小小的愿望,她做志愿者,女儿也做志愿者,女儿身边的孩子、家长也做志愿者,这样的话,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