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5-12-17 03:16胡延新侯春菊
文教资料 2015年22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跨文化留学生

胡延新+侯春菊

摘    要: 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正在快速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而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和适应将影响他们在华学习和生活的状况,而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直接决定着他们适应能力,因此跨文化背景下的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成为留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之一。

关键词: 跨文化    留学生    汉语教学    教学改革

1.留学生来华社会文化适应情况研究

1.1留学生来华学习所遇困难解读。

留学生来华进入高校的学习最初阶段,处在对其而言陌生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环境中,许多国内学生体验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

首先,留学生汉语知识掌握不够充分,汉语水平无法满足其学习要求。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留学生在华学习生活3年左右后,才能积累足够的词汇量,汉语达到较高水平,并开始积极运用汉语知识。留学生在适应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主要原因包括:学生基础教育薄弱、专业课程基础差、中国高校与留学生来源国高校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其次,留学生缺乏独立学习能力。从而导致他们不善于整理概括学习内容,不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知识信息分析能力弱。部分留学生不会使用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资源。实践技能课程和实验课程则由于不习惯或不会正确使用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导致留学生误解或无法掌握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这些困难如“滚雪球”似地不断累积,使其感受到超负荷的学习压力。

1.2留学生专业课学习困难解读。

留学生在汉语实践课中,学生往往教科书在手,教师详细分解内容知识点,学生可以结合书本内容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知识,汉语教科书是留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支撑。而在专业课程课堂上,留学生基本上所接受的是教师口头讲解的信息,加之对于留学生而言较快的语速,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听到的信息内容。因此,他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借助教学资料努力领会课堂上没有理解的知识,这给留学生学习增加了额外的负担。留学生所使用专业课教材内容和中国学生所使用的相同,中国学生理解专业术语存在的困难,对留学生而言则更甚之。

良好的学习成绩,参加社交和学术活动的积极性能够反映出留学生较好地适应了学习环境。而与之相反,如果留学生表现出对活动漠不关心,学习成绩不及格,学习兴趣匮乏,则很大程度上表明他们还没能适应目前的学习环境。当然,产生适应困难还有其他客观因素,但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汉语知识水平不足,无法及时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总结所学知识的精髓。留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才能顺利度过适应阶段。

1.3留学生来华后面临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和学习环境适应解读。

留学生来华需要在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学习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适应。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是指留学生作为本族文化代表积极参与到当前居住环境社会文化中,努力获取新环境下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所生活环境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也就是“融入”新居住环境文化的过程。

留学生社会心理适应是指留学生融入学习生活环境的人际交往中,作为个体适应群体生活,融入群体相互关系中,并表现出个人行为风格。

留学生学习环境适应过程中,首先应了解新学习环境的特点,适应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内容和条件,形成独立学习技能。为了更快适应学习环境,留学生应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研活动,锻炼学习能力,这对于留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环境而言非常有益。因为,留学生初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往往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独立学习上,从而影响他们对新学习环境的了解。

留学生学习方面的适应包括对新的教学体系的适应,学会吸收大量知识,分析所学知识点,留学生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减轻及消除留学生适应过程中的不良负面影响,促进他们社会心理和学习适应进程。

2.留学生汉语教学方法研究

2.1留学生汉语课程教学目标。

为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课程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培养留学生阅读、分析、总结概括专业学科文章的能力和技巧;留学生能够使用汉语作为培养个人专业素养的工具;锻炼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为了使留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留学生汉语课的授课教师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创设贴近现实的语音情景;课堂内提出的话题应符合留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应考虑留学生的年龄、宗教等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留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客观评价留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有意识地使留学生认知语言学习的必要性。

2.2留学生汉语教学中跨文化元素的渗入。

首先,留学生汉语课应考虑到留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特性,考虑到每个国家影响教育体系独特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其次,由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留学生来源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教学实践表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留学生的适应过程是不同的,所表现出的不适应状况和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于留学生本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不同造成的。留学生来源国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与中国的差异越大,留学生的适应过程就越困难。此外,留学生的宗教信仰、民族饮食、文化和习俗等因素也同样影响着他们的适应进程。

留学生在只有本国同胞的班级内学习汉语,与由多个国家留学生组成的班级学习时的表现也有差别。教学实践表明,留学生在单一同胞班中的表现更自信,这得益于班级内学生基于共同的文化、教育、传统和习俗形成了固定的行为和交往模式,使班集体成员快速融合,营造出共同学习的气氛,从而有利于各组的学习。文化决定着人们的行为,而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传统和习俗则起着调节作用。留学生认知和判断事物的共同性及个人行为标准能够调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关系,维持学习秩序,有助于学习过程的优化和简化。

多个国家的留学生组成的班级汉语教学也具有自己的优势。留学生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生活得益于和中国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交往。友好的同学关系能够帮助留学生突破文化障碍,开阔视野。

应当指出的是,培养留学生的交际能力,不应只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开展更宽泛的课外活动,使留学生更容易融入中国文化。培养过程中应考虑留学生本土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

3.跨文化背景下留学生汉语教学改革建议

3.1对留学生进行积极的文化引导。

在整个学习阶段中,留学生管理者人员、教师、宿舍管理人员等应在各个不同的环节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和大学生活,培养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性。在引导留学生客观比较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更多地接受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积极正面的社会行为,减少社会负面因素对留学生影响。

3.2留学生汉语教学应考虑留学生的自身特点。

留学生来到中国后,感知到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家人、同学和朋友,开始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这种情况下,留学生学业中遇到困难时,则会感到更茫然无助。而留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和社会活动,与同学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可有助于克服融入新文化的困难。

一些留学生初到中国,会把来源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中国文化很多现实状况让他们感到震惊和不解。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留学生会遇到“文化休克”、适应生活和饮食条件等困难。因此,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应在保护留学生本国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留学生中国文化的融入进程,减轻留学生的社会孤立感,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和掌握中国社会文化特点。

教学中教师和留学生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具有人类共性的价值取向,这种关系性质能够使留学生更容易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育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这种情况下,能够让留学生参与并适应学习过程的最佳的方案是帮助留学生在保留本族民族认同的同时,认可并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并能有意识地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留学生个体文化融合是其成功适应新环境的体现。

3.3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建议采用合作互动方式,体现人文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师生双向反馈,维护留学生本国文化认同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认知的愿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强制性和操控性的教学方法,而是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感受中国文化,进而适应中国文化。

留学生汉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对所处的新的社会环境的文化、行为规范的认识。教学中创造积极和谐的氛围,以利于留学生真实地开放自我,同时,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和扩充认知范围的一定阶段内,不能剥夺他们犯错的权利。

留学生汉语口语和写作实践课程的课文应尽量选用具有中国人的行为习惯方式、社会主导价值观、人际交往关系特点、传统和风俗等文章。文章内容能够帮助留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从中找到中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相似处。教学中采用民主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3.4为留学生提供与中国学生的交流机会。

为留学生提供与我国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可以用留学生与本校中国学生“结对子”的方式,使留学生更加顺利地适应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学生能够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人际关系特点,学会与人交往,让留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不会被忽视。此外,与中国学生交流,能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留学生为了尽快地掌握汉语,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语言环境,与中国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

3.5建立留学生服务中心。

大学内部建立留学生服务中心,帮助留学生解决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文化差异带给留学生的冲击和不适。这种机构的设立有助于留学生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以包容的心态对待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文化特质和价值观,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沟通能力。

留学生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竭尽全力通过课外活动手段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开展社会文化活动获取中国文化元素。可以组织与留学生共同准备节日,参观博物馆,游览历史遗迹,观摩了解传统民俗仪式等活动,让留学生品味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还可引导留学生阅读和讨论中国的古代文学,历史小说等方式,培养留学生的交际能力。

探讨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创造有助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条件,能够让留学生在保留文化认同的同时,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偏见和隔阂,学会尊重中国文化传统,更快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确定,为了帮助留学生顺利渡过在华高校适应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必须为他们创造一系列有利条件,是一项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任务。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情况直接关系到他们在华的学习生活质量,良好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能够帮助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在华高校留学生培养质量。

留学生在华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工作。有效的适应能够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充分保证留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培养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知,以及对中国的积极正面态度,激发留学生的认知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动力。留学生的教学教育管理应该考虑到他们的民族文化特点和传统,帮助他们更顺利地度过适应期,尽快掌握必要的学习生活技能,使学习更有趣和富有成效,有助于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昌宜,祖琴.跨文化背景下留学生汉语实践教学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2]谢晨飞.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问题[J].金田,2013(11).

[3]郭璐洁.汉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文化背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基金项目:2013年度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课题与教学改革项目(JG201343)。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跨文化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