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经典书法魅力 探究文字艺术演变

2015-12-16 14:32金前文
中国美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金文甲骨文书法

被誉为中国书法界的“奥林匹克”每四年一届的最高规格的综合性书法专业展览“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简称“国展”),今年已进入第11届,为推动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繁荣,提高人民群众参与书法的热情,主办方中国书法家协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合作,为广大书家与书法爱好者提供近距离观摩古代书法经典的机会,举办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专题展,与展览一同隆重推出的是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以下简称《甲骨文金文集粹》)。该书一经面世,即引起了古文字、历史、考古、书法艺术领域等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收获了颇多赞誉。

这是一本集结了百年国博人的心血和智慧,具有极高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的甲骨文、金文的大型专题图书。藏品是国博的立馆之本,藏品的征集、整理、研究、保护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是国博贯穿始终的重要工作和历史责任。已建馆百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已逾120万件,其中中国古代书法类藏品数量就达3万余件,商周契刻卜辞甲骨和带铭青铜吉金更是数量众多。这些珍贵的汉字早期遗存,既具有重大的史学价值,也有无与伦比的书法价值,其实用性与审美性的高度统一及其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是当代书法取法的不尽源泉。《甲骨文金文集粹》由国博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编委会,历经数年,从馆藏古代书法遗存文物中整理、遴选出殷商甲骨16件、商周秦汉青铜器76件,共计92件古代书法精品文物与拓片编撰成书,力求从学术的角度阐释释文、流传情况、字体书体、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诸多方面,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和书家、学者突破展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近距离深入欣赏商周甲骨文、金文,从中感受优秀传统经典书法的魅力与内涵,探究文字艺术演变,思考古今书法之传承,促进书家进一步了解传统,学习传统,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引领当代书法健康发展。

《甲骨文金文集粹》分为甲骨文、金文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有综述,每件书法文物不仅有实物和拓片的高清图版,还有极具学术价值的文字著录内容,包括名称、时代、材质、规格、出土或流传情况、字体书体、艺术特征、历史价值、释文等诸多信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每件藏品的多重文化价值与学术意义,同时书后还设置了索引,也便于读者观览、检索。值得一提的是:所选书法文物的拓片多为旧拓、原拓,字口清晰,锋颖毕露,在书中按版本原大尺寸呈现,更好地还原了经典原貌,足以作为临摹的范本;释文随图配置,并将古老而复杂的原字进行造字处理,放大呈现,非常便于读者学习研究和临摹。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它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甲骨文又叫“殷墟卜辞”“殷墟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他们经过3000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甲骨文的艺术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精妙契刻线条、结体以及章法布局等方面,其所表现的先书后刻或直接刻写的操作方式,单刀、双刀的用刀手法,以及所展现的劲健爽利的线条和自然洒脱的布白意识,开创了我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先河,对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后的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皆由此衍变而来,它所具有的书法美的艺术要素及标准、艺术形式确立了中国书法艺术大的走向和总体格局。《甲骨文金文集粹》收录了16件殷商刻辞甲骨,刻辞内容涉及历史、宗教、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书法研究价值,多见于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等著录,也有何遂、于省吾、唐兰、姚华的旧藏。有些小片藏品未曾被著录,更是难得一见的史料。其中武丁时期的宾组卜辞数量较多,特征明显,字体较大,书风雄健整饬,笔画瘦劲有力,是甲骨文书法的杰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宾组卜辞经典之作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是罗振玉旧藏著名的甲骨大版之一,曾著录于《殷虚书契菁华》。此骨硕大而完整,叙辞、命辞、占辞及验辞四项俱全,只有局部残损,十分难得。卜辞内容丰富,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诸多方面。从书法艺术而论,其书风雄健,字大体端,笔画瘦硬道劲,结构谨严,堪称甲骨书法翘楚。字画中存留有当时涂饰的朱色,显示了它的珍贵和特殊,是殷商甲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金文是古代铸造或刻在青铜器物上的铭文,始于商代而盛行于两周,逾秦、汉而逐渐走向衰微。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甲骨文金文集粹》收录了商周秦汉青铜器藏品共计76件,铭文内容多涉及祭祀、战争、封赐等,其字体较甲骨文的书法性更强,笔画、结体更加成熟,开启了笔法演变的源流。商代后期是金文书法的开端,较早阶段的铭文字形上有较浓的象形意味,大多数笔画浑厚,首尾出锋,转折处多有肥笔波磔。西周早期后段字体渐脱豪放书风,而为规整拘谨,笔画均匀,大盂鼎铭文可视为西周金文书法的绝世之作,被后人奉为圭臬。西周中期金文书法存在规整与粗犷两种风格,以前者为主流,随着典章制度的完善,“郁郁乎文哉”的风尚弥漫充盈于金文之中。西周晚期金文字形典雅,排列整齐,庄重肃穆,笔道为细劲均匀的线条,两端平齐似圆柱,旧被誉为“玉箸体”;东周时期金文书法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差异性:秦公簋笔法上改圆转为圆折之笔。齐国鲍子铸铭文字形瘦长工整,竖笔长垂、迂曲,尽显高贵典雅。南方列国金文,以楚系金文为大宗,彰显地域色彩,鸟虫篆可视为艺术化的字体。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用小篆代替战国大篆。汉代之后金文书法演绎迭变,隶篆间行。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甲骨文金文集粹》的出版让深藏国博的古代书法文物“活”了起来,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书家学者继承书法经典的精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再创辉煌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学术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必将对当代书法研究与创作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金前文/安徽美术出版社编辑、美术学硕士)

猜你喜欢
金文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语法填空专练
诗书画苑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