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建勤
(晋中市水利建筑工程总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拟治理的青龙河西马至董家村段位于山西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南部的沁源县法中乡西马村至董家村的青龙河段。河道现状左岸为原状山体,经河水多年冲刷基岩外露,右岸为干砌石河堤,通往青龙山庄的道路位于堤顶,但堤防高度过低且年久失修、堤身破碎,已达不到防洪效果。
为保护西马村至董家村段的农田和拟建的厚德集团上党驴产业园区的正常运行,推进沁源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绿色城市建设,拟对青龙河西马村至董家村段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疏浚青龙河马西村至董家村段河道以及修整右岸河堤,使河道堤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标准,道路右侧河滩改造成生态湿地公园奠定基础。
通过建闸坝拦蓄水,可解决西马村至董家村旱季农田的灌溉,为厚德集团拟建的上党驴产业园区运行提供水支撑,蓄水景观为建设青龙河湿地生态公园创造条件。
项目地交通极为便利,有省道S222直通沁源县城和长治市区,距离分别为15 km和75 km。
青龙沟因其山势连绵、沟壑纵横,是一个完整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生态旅游居住区。沟内风景秀美、森林茂盛、水网密布、植物动物种类众多,自然植被覆盖率近100%以上,原始生态体系保存完整,植物分布层次明显。
青龙河上游建有支角水库,对洪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非汛期,青龙河水质清洌,甘甜润口,达到Ⅱ类水标准。
随着河道两岸种植草坪和各种观赏植物,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河道的景观化、生态化、休闲化,将为周边城市、乡村、农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自然化的湿地公园景观将成为沁源乃至长治市民提供游憩娱乐的新去处。
青龙河在马西村至董家村段的洪水情况为5年一遇洪水流量140m3/s,10年一遇洪水流量221m3/s,20年一遇洪水流量347m3/s,目前河道不达5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通过综合治理可达到10年一遇洪水防御标准。
按防洪水利计算,对河道坡度进行调整,控制在0.50%~1.75%以内,保证河道宽度最小为35m,河岸安全超高按0.5m考虑。
依据水工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明渠均匀流矩形断面公式计算。青龙河天然河道类型一侧为石质陡坡形状,另一侧岸壁为沙土,略有杂草小树,糙率0.032,流量221m3/s,河宽35m,经计算得出设计洪水过水设计深度及河岸高度,见表1。
表1 设计洪水过水能力计算结果
本次河道治理长度为西马村到S222省道间,在提高防洪标准的前提下,对旧堤防进行重修,同时疏浚河道。对河道现有右岸堤防不作位置调整,在重修基础上,入口段(不靠公路)1700m和后半段1300m均采用格宾笼护坡,河宽处的左岸边坡不做格宾笼护坡,河窄处边坡采用1∶3,在格宾笼边坡上培土种草,形成生态堤防。河道内原则上不使用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
为保证在设计标准洪水下护岸不冲毁,流速控制在2.5~3.5m/s之间,同时格宾笼垂直向下嵌入河底高程以下1~1.5m,格宾笼抗冲刷流速大于4m/s。
在疏浚河道和护岸施工约有20万m3的弃渣,可摊铺堆放于河岸右侧,在河道右岸修建亲水平台、栈道、码头等亲水设施,并结合堤岸改造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营造水景观、绿地、路为三体优美的生态园林景区。蓄水面附近可设置木栈道亲水平台,同时布置不同造型的石墩、踏步等嬉水设施。
青龙河主河道及两侧以保护河道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筑坝蓄水,弱化洪水能量。种植招鸟植物,形成鸟类栖息地。对坍塌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采取工程和生物结合的手段控制。
本次治理青龙河长度3 km,即西马村到S222省道间的3 km处,桩号为省道S222青龙河桥0+000,终点在西马村村口,桩号为0+3000,根据河底坡度和宽度,在河道上布置4道蓄水坝,河道内修建4道橡胶坝(或浆砌石拦水坝),高度1.5m左右,采用梯级蓄水,适度调整河道比降,采用挡水坝与跌水堰混合形式,形成连续的梯级蓄水景观。
橡胶坝建设总长度200m,采用新型充气式坝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泵房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廉,较适合建在小型河道上。
青龙河西马村至董家村段设置4道橡胶坝后水面抬高,势必会造成地下渗水,按现场情况需考虑右岸3000m的防渗及蓄水区的防渗问题,对于右岸护岸拟采取上堵下排的方法解决,即采取在格宾笼下部铺设防水土工布的方法和在公路外侧靠农田侧修建排水沟的方法,4道橡胶坝蓄水区的防渗采取铺设防水土工布的方法。
西马村至董家村段河道右侧山体的来水全部通过涵洞排至青龙河。在具体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将2~4道橡胶坝替换为生态型拦水坝,使青龙河治理成为沁源县和长治市有特色的生态公园。同时也能提升上党驴产业园区的对外形象,使青龙河生态湿地公园成为产业与生态结合的典范。
青龙河西马村至董家村段完成防洪治理后,可考虑修建青龙河湿地生态公园,河道内平均下挖1m,挖出的卵石土倒运至右岸树林内,摊铺开,形成起伏状丘陵,上面种植草皮。河道内修建4道挡水坝,形成连续梯级蓄水带,结合景观建筑及戏水设施,让游人仿佛荡漾在江南水乡之中,形成青龙河湿地生态公园良好形象。
在省道S222旁修建公园大门,然后利用已有假山平台及在0+100处的一旧水塘,改造成100m×25m的荷花池,放养一些观赏鱼,供游人休闲垂钓。四周做成半月隔墩,游人可与荷花亲密接触。
河道右侧与路之间有长1.7 km,宽40~70m的树林,利用这片树林可改造成近9万m2的湿地生态园林,树林内铺设草皮砖,地表水经过湿地过滤排入河中,实现水的自然循环。
在河道右岸与路之间的树林内修一条宽2m的园林小路,用花岗岩砖铺筑,隔一段放一木椅供游人休息,树林内全部草皮绿化,在入口1 km和2 km处修建2处小车停车广场。
目前,青龙河河道内仅右岸有简易干砌石护岸,长期以来,河岸冲刷严重,护岸垮塌,河床於积大量泥沙,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威胁河岸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清障疏浚河道,建设和完善必要的防洪护岸设施,提高规划区的防洪标准,增强该地区的防洪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修建橡胶坝蓄水,建成小型湿地公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交通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沁源县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