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旭芳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 200241)
随着风力发电规模和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针对并网型风电机组的运行要求也日益严格。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功率因素可调、效率高、节省投资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风力发电技术。但是风力发电由于其特殊的运行及维修环境,对于机组的可靠性运行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作为双馈机组中的重要部件之一的发电机,其可靠性从某种程度决定了机组是否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通过分析了一起双馈发电机定子引出线故障的处理过程,明确提出了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引出线的固定须采用焊接的方式,提高其可靠性。
双馈发电机组中变流器频报定子电压、电流故障后,无法复位及起机。机组无法正常运行。
变流器报定子电压故障(见图1)。
图1 变流器报定子电压故障
变流器报定子电流故障(见图2)。
图2 变流器报定子电流故障
变流器再次报定子电流故障(见图3)。
变流器最后一次报定子电流故障后,触发紧急停机(见图4)。
由于机组所使用的变流器具有故障录播功能,因此故障出现后,首先根据变流器的故障记录,分别从变流器中下载了故障时的电压、电流波形(图5)。
图3 变流器再次报定子电流故障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三相电流波形在前200 ms内,电流波形正常,幅值约为1 000安培。后电流波形波动明显加剧,波动幅度较大,其中L1电流峰值最大时可达6 000安培左右,为额定满负载电流的3倍之多。电流波形波动异常,持续时间约为150ms。
从图6中,可以看出三相电流波形在前200 ms内,电流波形正常,幅值约为1 500A。后电流波形波动明显加剧,波动幅度巨大,L1电流峰值数值依然维持在6 000A左右。但是电流异常波动时间加长至250ms。
图7显示,故障现象与图二基本一致。
图7 三相电流波形变化(3)
从图8中,可以看出三相电压略有波动,电压幅值基本保持在570V与670V之间,L1电流为零,L2与L3电流幅值基本相等,相位相反。
图8 三相电压的变化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故障过程中,变流器励磁基本正常。初步可以排除变流器故障可能性。同时,为了进一步确认故障点,决定检测发电机的定、转子电阻以及绝缘电阻。
经过测量,结果如下:定子对地绝缘正常,转子对地绝缘正常,转子三相电阻正常且阻值基本平衡,但在定子接线盒内,测量绕组U-V端,电阻值无穷大,绕组U-W端,电阻值无穷大;绕组VW端,电阻值为0.003 07欧姆。
从测量结果,基本可以确定故障点为发电机定子部分。由于V-W端测量电阻正常,因此基本可以排除V、W相定子绕组故障的可能性。另外,由于U-V和U-W端测量电阻均为无穷大,且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三角形接法,因此基本可以判断,U相引出线断路故障。
为了确认故障点,决定拆解发电机。由于发电机采用空/空冷却的方式,因此须拆卸冷却背包。拆解冷却背包时,在机舱内使用手动葫芦吊装移开发电机冷却器,冷却器移开后,可以明显看到发电机机座撑筋与与部分定子铁芯表面有烧黑痕迹。拆除定子引出线隔离板后,发现一相汇流铜牌与并联铜环连接处完全融毁,致使此相引出铜环断路,并导致周边绝缘材料烧毁。具体图片见图9。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由于汇流铜牌与并联铜环采用了螺栓连接固定的方式,在故障过程中由于发电机受长期振动影响,可能导致螺栓松动,接触电阻逐渐增大。在长期大负载大电流的作用下,发热剧增,到达一定程度,超过了引出线所能承受的温度,绝缘薄弱处开始损毁,多次反复,导致最终连接处完全融毁、断路。
根据以上情况,发电机供应商拟定了详细的维修方案。主要是对定子汇流排以及并联铜环的修复,并对连接处加以焊接固定。经过三天的紧急维修,机组经检验后 重新起机并运行。从运行的结果看,电压、电流波形恢复正常。
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容量的不断提升。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已经成为主流机型。而作为国内主流市场中的双馈发电机定子绕组大多采用成型绕组。该绕组具有绝缘特性好的优点,但是随之而来,连接、固定及引出也成为一大难题。而风力发电机又具有容量大,电压低,电流普遍较大,工作环境温度较高、振动大,散热困难的特点。如果还是采用连接排螺栓固定的方式,在长期的振动环境中,势必引起连接螺栓松动、接触电阻过大,发热剧增,电流波动,严重时引起电机绝缘烧毁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运行可靠性,绕组引出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的方式,提高结构的强度,同时结合专业的焊接工艺及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