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法份额法在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中的运用

2015-12-16 13:45:44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个人账户份额账户

张 静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安徽马鞍山 243000)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仅仅依靠单一养老保险制度已难以满足未来对养老金支付的要求,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障为基础,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为辅的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正适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和人口老龄化变化的要求,随着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号令《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23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颁布,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进入了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2011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发了11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新修订的11号令完善了原23号令的企业年金计划管理、治理机构、管理机构资格及职责;调整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及比例、信息披露时间;增加了违规处罚的措施。其中对年金计划管理的计量方式由原可以采用金额计量方式和份额计量方式修改为11号令第五十四条“账户管理人应当采用份额计量方式进行账户管理,根据企业年金基金单位净值,按周或者按日足额记入企业年金基金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

MG集团公司是我国首家规范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号令《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MG集团公司于2005年为全体职工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并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有关企业年金管理规范化要求,成立了企业年金理事会,年金理事会作为企业年金受托人受企业和职工委托管理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本文就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在理事会受托管理模式下采用金额计量方式来管理年金计划层面资产,采用份额计量方式对各投资管理组合进行绩效评估管理进行了阐述,对金额法与份额法这两种计量方式在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1 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简介

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本企业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进行重要补充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为更好地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企业年金试行办法》,MG集团公司于2005年起实行了企业年金计划。

1.1 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方案

MG集团公司于2005年制定了企业年金方案,于2011年依据11号令《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企业年金方案,新修订的企业年金方案明确了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宗旨和基本原则;确定了企业年金计划实施的范围;规定了企业年金资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纳,企业年金个人缴费采取自愿缴纳原则;规定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企业和职工缴费按月分别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每月按企业年金净资产净收益率计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其中个人缴费部分和企业缴费部分分别计算;规定了年金待遇支付方式;年金方案规定,采用理事会受托管理模式依法独立管理本企业的企业年金基金事务。

1.2 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

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MG集团企业年金理事会相继选择了有资格的金融机构来担任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人,选择了一个帐户管理人,一个托管人和5个投资管理人,并与各管理人签署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明确了各年金管理人职责,以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实现企业年金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其中企业年金各管理人主要职责分别是:

受托人(企业年金理事会)主要职责是履行选择、监督、更换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根据受托合同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进行监督等;托管人主要职责是安全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账户管理人主要职责是建立企业年金基金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记录企业、职工缴费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计算企业年金待遇,向企业和受益人提供企业年金基金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信息查询服务等;投资管理人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运作管理。

同时为确保MG集团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安全,充分保护受益人的合法权益,各管理人本着诚信与平等的原则,签署了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三方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运作管理协议及受托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三方关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管理协议,以明确各管理人在MG集团企业年金具体运作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规范、高效管理。

1.3 金额法在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账户管理人为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建立了个人账户管理信息,对职工的缴费基数、企业缴费比例、企业缴费金额、职工缴费比例、职工缴费金额、缴费金额合计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记录,设立了计划生效日期、缴费规则、缴费周期、缴费日期、支付规则、收益分配周期、特殊账户分配方式计划参数等相关信息,开通了电话、网络等信息查询服务,并定期向年金计划参与者递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对账单,以便于参加年金计划的职工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企业年金资产情况。

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资产采用金额计量方式,按月进行投资收益分配,企业年金缴费自到账之日起,参与企业年金资产的收益计算。托管人每月在规定工作日向年金理事会提供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本期收益通知及计划资产核对》,年金理事会收到《本期收益通知及计划资产核对》后对收益及计划资产进行复核,并在规定工作日向账户管理人和托管人反馈确认后的《本期收益通知及计划资产核对》。账户管理人收到《本期收益通知及计划资产核对》后按企业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和本期净值增长率计入个人年金账户,收益分配后账户管理人将个人年金账户明细账与托管人管理的年金基金资产总账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将《收益分配结果反馈单》提交年金理事会和托管人。在近10年的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管理中,托管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总账与账户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明细账的差错率为零,确保了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1.4 份额法在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自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以来,MG集团年金理事会采用多元化、层级投资原则管理企业年金计划资产,共选择了五家投资管理人来管理企业年金计划资产,并分别与五家投资管理人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投资管理合同,在合同期,通过沟通、交流、公司业绩、市场业绩跟踪等加强对各投资管理人的合法性、合规性的监督管理。

每日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对企业年金各投资组合进行会计核算和估值,相互核对无误后,每周末由托管人向年金理事会报送各年金组合资产估值表,年金理事会采用份额法计算各投资组合的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增长率,定期与各投资管理人核对组合单位净值,对各年金组合业绩进行及时跟踪和反馈,对业绩落后者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并要求投资管理人认真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措施,基于份额法在各年金投资组合中的运用,我们发现同一投资组合在不同年份其投资业绩波动较大,同一投资组合当年业绩在各投资组合中业绩排名差异也较大,且不同的投资组合累计业绩也差距趋大。为有效提高对年金投资管理人的监督管理,促进年金投资业绩水平的稳定增长,年金理事会制定了严格投资管理人业绩考核办法,其中规定对业绩优秀的组合给予追加投资资金的奖励,对业绩落后的、业绩波动较大的组合给予减少投资资金、纳入备选名单、解除投资管理合同管理等措施,份额计量方式在企业年金计划资产各投资组合中的有效运用,实现了MG集团公司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保值增值目标。

2 金额法与份额法在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上的运用

2.1 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会计核算主体

一个企业年金计划资产是由若干个资产组合构成的,其中1个受托财产组合和若干个委托投资财产组合组成,每个财产管理组合均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各财产管理组合汇总合并后即形成一个企业年金计划资产主体。

受托财产组合由托管人进行日常的会计核算,主要用于归集企业年金缴费、企业年金待遇支付、向各委托投资财产账户支付投资资金;委托投资财产组合户由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分别独立建账、独立进行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的估值与会计核算,每日进行估值和资产的核对,该委托投资财产组合主要用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的投资运营。

2.2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信息记录的特性

因证券投资基金是以基金份额为单位进行基金的申购和赎回的,故投资者个人账户信息只记录份额,而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人需为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每个职工建立独立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并需及时详细记录企业年金缴费金额信息、收益分配金额信息和待遇支付金额信息,其特性是需明明白白告知年金计划参加人员其每月个人缴纳了多少年金款,企业为其缴纳了多少年金款,每期分配了多少收益额,其年金账户余额是多少等具体数据信息。

2.3 金额计量方式和份额计量方式的比较

金额法计量方式是指企业年金资产以现金数额的形式进行统计,按照确定的收益分配周期,账户管理人按照托管人提供的收益分配日,包括受托财产托管账户在内的企业年金计划资产净值和净值增长率、企业账户与个人账户期初余额,计算本期投资收益,并足额记入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在这种计量模式下,托管人为企业年金基金设立年金计划总账,并下设各投资组合账及受托组合账,职工持有的企业年金基金为各组合汇总后的总账净值,受托财产组合中产生的收益也全部纳入收益分配中,年金个人账户信息直观,容易理解,在年金款项支付流程上简洁,迅速,但在年金缴费、收益分配的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按金额法计量则不够精确,分配上不够公允。

份额法计量方式是指企业年金资产以投资组合份额的形式进行统计,托管人每日计算各投资组合资产的单位净值,账户管理人每日或每周将各投资组合的收益,分配至每个参加年金计划人员的个人账户中的每个投资组合内,每个人的企业年金资产是由每个组合的单位净值和份额相乘后加总的合计数。这种模式下特点是,如果年金缴费、收益分配的频率较高,组合计算精确,收益分配较公允,但目前份额法下分配的收益不包括受托财产组合中产生的收益,且个人账户信息不够直观,需要参加计划的人员有一定的金融知识,会计核算上,由于各组合的单位份额,单位净值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此份额法下需要按计划层面的会计主体和各组合层面的会计主体分别进行单独核算。

2.4 金额法与份额法在企业年金计划管理中的现状

自2011年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11号令对原可采用金额计量方式或份额计量方式进行账户管理的办法变更为“账户管理人应当采用份额计量方式进行账户管理”后,新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划均采用了份额计量方式进行账户管理,原采用金额计量方式进行账户管理的有一部分还继续沿用金额计量方式,有一部分将金额计量法改为了份额计量方式。

3 综合运用金额法与份额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企业年金计划层面运用金额法的必要性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积累属于个人产权,就像个人的银行存款一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和挪用,不同点只是在个人退休前其是“锁定”的,基于该项属性,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信息不仅应详细、清晰,明了、易懂,且年金基金中受托组合产生的收益也应参与收益分配,因金额计量方式的直观,容易理解及收益分配全面性的特点,故在企业年金计划层面采用金额计量法有其必要性。

3.2 企业年金计划层面运用金额法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在职职工工资实行的是月薪制,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按月领取的,故在企业年金计划设计中年金缴费大多也是实行按月,或按季、年进行缴费,在年金权益支付上也是按月,或按季、年进行的,缴费、投资、支付频率较低,故金额计量方式下计算结果也较准确,收益分配也公允,有其可行性。

3.3 企业年金基金组合层面运用份额法的必要性

企业年金计划资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在确保资产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保值增值,为达到此目标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上需要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的运用正是基于企业年金基金的分散化投资和战略资产配置的要求,每个组合的业绩影响到整个年金计划资产的收益情况,故运用份额计量方式对每个年金组合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对并每个年金组合进行业绩评价是年金各管理人的职责,是国家、社会及参加计划人员实施监督管理的必要手段。

3.4 企业年金基金组合层面运用份额法的可行性

由于企业年金缴费、支付频率较低的特点,当采用金额计量方式对企业年金计划资产进行计量时,可以运用金额计量方式对各组合进行的估值后,再利用份额法对组合进行单位净值的计算。

4 结论

企业年金是职工退休后老年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年金作为老年生活保障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实行的是市场化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和加强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是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的保证,将金额计量方式和份额计量方式合理的运用于企业年金计划层面的管理和年金组合层面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年金权益人对企业年金资产信息的查询、知晓,也有利于个人、监督机构和年金各管理人对企业年金的监督管理。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试行办法.2004.1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2011.1

[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2004.12

[4]马晓华.我国企业年金计相关问题研究[J/OL].道客巴巴网,2009.3

[5]孙建勇.企业年金管理指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个人账户份额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14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28
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父亲的股票账户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管理方向是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额测算
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研究
时代金融(2013年6期)2013-08-15 00:51:28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