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从自然到设计的转变

2015-12-16 08:51
艺术评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图形设计师设计

姬 如

形:从自然到设计的转变

姬 如

一、自然的形与设计的形的内涵

(一)自然的形

在大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最为丰富的形象,它们都有着各自的存在方式和形态,如田野中的花草、山林中的树木、河流中的鱼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建筑物等。这些存在于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形象或形态就是“自然的形”。从理论上讲,自然的形是大自然所产生的或客观世界中固有的一切可感知的物体的现象和形体,它泛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自然的形是可视的或可触摸的物体,也可以是自然现象,大到地球地貌,小到分子细胞,都蕴藏着无数的形态。[1]如一棵大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观察,随着光线射入的亮度不同、颜色不同,都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二)设计的形

设计的形是指“把现实中的形态或观念通过特定的形式语言和美学法则,巧妙地配置在指定的空间中,在特定的思想意识和目的的支配下进行蓄意刻画,使这些现实形态得到美学意义上的升华,或蕴涵丰富的寓意,以达到观者的审美目的,或传达一定量的语义信息”[2]的图形。在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创造或使用具有特定意义的标记或符号来传达视觉信息,即对自然的形进行细致的观察、写生,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处理,使其成为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设计的形”。设计的形是设计师在自然的形的基础上,通过大脑思维进行加工处理的图形形态,因此,设计的形具有功能性、形式美等特点。设计的形在史前时期就已出现。在三至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开始利用自然物制作弓箭、磨制石器、刻画绘制。原始工具和原始创造物均体现了人类对于设计的形的理解。这种设计的形多在功能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产生,使人掌握了简单的形式法则,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复杂的设计的形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现代图形虽然是在原始图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图形已经融入了新的设计内涵与设计形式,突破了原始图形记事的单一功能,更多地传达人们精神上的追求与审美情趣。现代图形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

二、设计的形回归自然的形的设计理念

图形的产生是人类借鉴自然和不断改造自然的结果。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念,“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创作者内在的理解和感悟。简而言之,艺术家和设计师应以大自然为师,结合内心的感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设计的形是通过对自然的形的观察而形成的精练的合成方案。设计的形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新颖的方案,以及功能和形式深层次的整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保持了方案的灵活性。“自然”本是道家老子论著中的一个哲学概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便是自然之道(《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不仅道的本性是自然的,而且它所生成的万物也是自然的,包括人性。人要以自然为师,效法自然,有针对性地“返璞归真”或“回归自然”。老子等道家各派的思想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大变动时期,对于社会与人生的困迫有感而发的,他们希望每个人都以自然的方式存在。老子的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设计思想。

众所周知,在任何设计的形上都可以找到自然的形的影子,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任何设计都需要在深层次上与自然相结合,否则就会如生物一样在演化和反复的试验中被淘汰。荷兰艺术家毛里茨·科内流斯·埃舍尔在作品的空间结构处理上,将不同空间的实体进行整合,重新组织到一幅作品中,浑然天成;在作品的平面结构探究中,他利用周期性的图形分割和空间填充,以变形、循环等方式来探索图形的无穷变化;他还在传统绘画透视中发现新的创作法则——在三维空间中把不可能存在的世界在二维平面上营造出来。[3]我国学者周至禹教授在探索新教学中也指出:学生训练的目的与手法应从研究自然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的表象和生命机体中的洞察力,从而超越模仿,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4]

图形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自然的形和设计的形就像符号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常常表现为构图,深层结构蕴含设计的目的与意义,而只有设计的形才能称作是有意义的符号。符构学为人们理解图形在自然的形、设计的形,以及自然的形向设计的形的转化提供了积极的意义。符构学主要研究的是符号本身或符号的构成,即图形设计中的自然的形;而研究设计的形是研究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即研究符号所能表达的意义,强调功能性的转化;通过使用设计的形创作出设计作品,实质上是探讨了符号的作用、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自然的形向设计的形的转化是设计师的创造性活动,这种转化使图形产生了生命力,提供了最大化的视觉信息。

三、自然的形向设计的形转化的有效方法

(一)对自然的形进行取舍与提炼

对自然的形进行取舍时,设计师要根

据设计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需要,选取自然物或人造物最具代表性的局部形象。一般来说,自然物的形象比较复杂,要留取重要的部位,舍弃次要的部位,如日本多摩动物园中昆虫园的标志,取自蝴蝶的形象。蝴蝶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那对美丽的翅膀。设计师留取了蝴蝶的部分翅膀,而舍弃了头、身体、触角等部位,使标志看上去简练、明确、醒目。

人造物的形总体上比自然物的形更简练、更有规律,但在设计中还需进一步简化。设计师应对人造的形进行大胆地简化处理,根据设计的需求对形象中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改变其本身的实际比例。与自然物的形比较而言,对人造物的形进行几何化处理较为容易,但在设计中要根据内容与形式的需要,进行独特的处理,并增减细节。在人造物的形的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数理方面的知识,使人造物的形更加规范、更具有现代感,如日本巴黎工艺品公司的标志,选取了公司的大楼为设计基础,对其比例进行了调整,并做了大胆的简化处理,将大楼的外轮廓线加粗,使标志更具有整体感和现代感。

自然形态有着丰富的结构语义,不管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将局部元素进行提炼加工,可以使图形大为改观,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在图形设计中,设计师越来越不满足于对表象的模仿,而追求图形的视觉意象。意象是从具象之中提炼出来的不同于表象的图像,它是作者的感受侧重面、感受方式与感受对象在画面中的有机融合与高度统一。图形的视觉意象更注重创意与想象,它将事物高度提炼、分类,将变化的图形按主观意象重新整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创意构思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化。[5]

(二)对自然的形进行综合重构

综合重构是指在图形构思中以系统的综合方法来构成新的视觉效果和新的形象。设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设计师要根据设计的内容与属性,确定图形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夸张的、拟人的、变形的、半抽象的,还是自然的……这些表现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起来使用。如夸张的表现手法更能体现出设计的形象特征,能起到吸引人眼球的作用;采用变形的手法,可以使形象看起来更加生动。在设计手法上,也有很多种类型,如线型、体型、综合型等。线型给人的感觉较为轻巧、明朗,采用线型的设计手法会比较厚重,整体感强;体型则立体效果更加突出。设计手法在具体的运用中,要根据设计的内容与属性来确定。如日本TBS电台的招聘标志,是用夸张、省略、变形,以及卡通式艺术手法综合设计而成,整体形象是一只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咄咄逼人、直视前方、高度拟人化的飞鸟。这只代表“TBS电台”评委的意象形飞鸟,嘴中叼着为电台选出最好人才的(也是决定应聘人员命运的)评分工具——铅笔,准确又艺术化地表现了标志的内涵。在具体的造型中,设计师用高度简练的线条表现了鸟的外形,对招聘中最起作用的眼睛的表现,则使用了高度概括、夸张、几何化的表现手法,并极为大胆地省去了一只眼(人们在生活中常有这样

的习惯: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只用单眼来看,如木工用单眼检查木板是否平直,猎人用单眼更准确地瞄准射击目标等)。当人们观看这款标志时,总会首先被那只目不转睛的大眼睛所吸引。这只眼睛恰当地表现出了评委们高度负责的态度,也使人们对评委产生了更强的信任感。

自然形态的结构复杂多变,设计师可以选择结构的局部,按照自然的生长状态,将其拆解并重新组合。如将花朵拆解为花瓣、花蕊,并对其结构进行提炼,提炼成球体、曲面体及圆柱,再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重构,使其神似,从而使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在图形构成中,形象重构的方式非常丰富,有局部重构、异类重构等。形象重构可以获得具有视觉美感的新形象,但更多的是通过大小对比、疏密对比、黑白对比等产生的抽象美。另外,情感与理想等与形的重构相联系的形式,更多地为抽象形状赋予寓意,并可以表达激情、浪漫等感染人的情绪。图形的表达形式是由其创意元素的外部视觉形态及其组织结构决定的。就设计而言,设计师除了对形态色彩的敏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善于从这些静态的材料中提取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形式,因此,理性的思考必须与客观的题材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表现形式。

(三)对自然的形进行创新设计

特殊处理一般是平面设计中的最后一步,但也是最重要、最出效果的一步。在对形象的具体表现中,设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平面化处理、反转处理、省略处理、添加法、矛盾空间造型法等。这些处理方法各有特色,有时把几种方法叠加在一起使用,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对形象进行特殊处理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如空间关系、图形的穿插关系、虚实关系等。特殊处理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特异构成。特异是对比的一种特有形式,也是平面设计中形式美的法则之一。特异在图形设计中的运用,能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人们的注意,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达到识别形象和传播信息的目的。在自然界中,“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都是特异的例子。特异作为对比的一种特有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特点是能够迅速形成视觉焦点,打破单调,引人注目,从而突出主题。

二是余白处理。空白空间作为视觉传达的设计元素之一,与图形、文字等要素一样都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也是使画面简洁易读或丰富画面意境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图形设计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就是空白空间,它位于文字和图形之后。如果能够在实实在在的形状之外巧妙运用空白构成空间,实虚结合的空间就会成为设计中最为突出的部分。如日本设计师南部俊安的设计作品中常有大片的留白,将图形予以对角线式的编排,创造性地将手势造型和英文字母相结合,人与文字共处同一空间,视角独特,耐人寻味。作品的表象之下,总有一些意味深长、让人捉摸

的东西。

三是随意构成。每一个事物都具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如人行道上的自然裂纹,显然是经过长期风吹日晒和车人行走的结果,人们很少去注意它的自然形态,更谈不上对其产生美的感受。视觉艺术家布洛迪却注意到路面上的裂痕所构成的图形,自然又生动,于是将其拍下来。“人行道上的裂缝”的确不具有任何象征意义,也没有说明的意味,在视觉上,它最大的表现力在于质地的构造、微妙的色彩变化和流畅的线条组合。有时作品的灵感就来源于创作者视觉方式的敏锐,不能否认这种视觉方式具有创造性。因此,一切能在平面上制造痕迹的行为都可能成为设计造型的手段,一切有视觉、触觉的行为结果都可能成为设计语句。一个脚印、一张揉皱的纸、一盘蚊香在纸上燃完后留下的印痕、一个切开的卷心菜,这些不成形的“形”或者说一些“偶然形”,往往使设计师的设计别具意味,且能准确地表达一定的含义。

自然的形到设计的形的转化是传递信息的需要,也是商业推广的需要,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总结和探索一些转化的方法,希望能有助于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但由于笔者学力有限,论述仅仅停留在归纳、总结的层面上,还无法深入到人内在思维过程的运作。但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设计实践上来看,自然的形与设计的形的关系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其转化过程中还有很多思维形式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

注释:

[1]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江明.图形创意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5.

[3] [荷兰]布鲁诺·恩斯特.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M].王松,王蓓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75.

[4] 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5] 靳棣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姬 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图形设计师设计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创意设计师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