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西卡·韦伯·埃里克森著 四石编译
委员会认证内科医师、成瘾医学专家、电视电台热门人物德鲁医生投身到了一项以帮助他人为宗旨的事业。他在自己主持了多年的电台秀“爱情热线”里大谈相处之道,在VH1频道的“德鲁医生的明星康复所”以德鲁医生的身份帮助别人克服各种各样的“瘾”,也会在HLN电视台的一个叫做“德鲁医生随叫随到”的节目里分享自己对人类行为的洞见。而刚刚从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恢复的德鲁医生本人,现在又与人们分享自己罹患前列腺癌的经历,帮助其他确诊的男性患者。
2011年,德鲁医生的妻子催他去医院体检,之后便查出了早期前列腺癌,他才晓得自己的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从1.5增加到4,虽然仍在正常范围,但前列腺中叶有明显增大。之后他的泌尿科主治医师以前列腺炎方案开始治疗,但德鲁医生的PSA仍居高不下,医生便怀疑可能不单单是炎症问题,于是给他开具了活检处方以排除癌症。
当时德鲁医生认为是小题大做。但事实证明主治医师的判断完全正确,活检结果显示是低分化癌。
德鲁医生告诉Coping®杂志,我的故事说明医生的判断很正确。当时我的内科医师认为我应该做活检,但要是从现在的指南角度来看,他们其实应该保守一点。
德鲁医生有前列腺癌家族史,他的父亲和表叔都不免于此,所以他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终将面对这一幕,但他从没想过会在50岁出头就发生。刚开始当然会觉得心烦意乱,但他自己作为医生也清楚,没必要像无头苍蝇一样慌乱不定。
我觉得,医生自己得了癌症,情况会有些许不同。什么癌、是什么原因我们都一清二楚。我也知道可以缓一缓再开始治疗,所以我就想着先等等,先把手头的繁杂工作忙完再说。
德鲁医生表示,确诊的那段时间刚好是他工作生活最忙乱的一段时期。我当时正在做一档白天的脱口秀节目,那时我刚来HLN上班,且同时还在做另一季的节目,忙得像一团乱麻。
他和主治医师讨论后都同意先采取保守策略,积极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暂不手术。但经过一年的审慎观察、等待再加两次活检后,肿瘤体积越来越大,他的主治医师开始觉得被动路线已经不稳妥,认为德鲁应该切掉前列腺。
德鲁医生相信主治医师的直觉,他也清楚,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而言,手术是最佳选择,于是他谨慎地挑了一名外科医师,于2013年7月接受了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
他再一次觉得医生的判断很到位,因为若再晚一步,癌细胞便很可能扩散。他说:“你看,膜层下面还有一丁点肿瘤,而这么点在活检标本上是看不出来的。”
总体上手术非常成功,德鲁医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反应。他承认恢复期间痛苦不堪,但还是在术后仅10天就回去工作了。
德鲁医生虽然没有即刻对外宣布他患癌的消息,但他心里明白,这迟早会公之于众。德鲁医生说:“我投身媒体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同类人,但我希望在此之前,我的经历有意义。”
现在德鲁医生已经开始和观众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希望帮助男性减少面对前列腺癌的焦虑情绪,包括面对检查和治疗的焦虑。
他认为,有很多选择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确诊后不必那么紧张,站在你自己的立场做一个最合适的选择就好,不用急,也不该急。虽然我做了前列腺癌切除后结果很好,但也很紧张,我理解为什么要在手术之前进行密切观察。
诊断结果公开后,德鲁医生表示,媒体对他的故事空前热情,简直可谓排山倒海,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的恢复。但现在他已经完全恢复,步入正常的生活节奏(至少是他自己认为正常的节奏)。他说,我仍然在HLN每周做4个晚上的节目,也还在主持“爱情热线”、录播客,仍然出诊。我现在和前列腺癌的关联之密切,始料未及!
Coping®杂志还问了德鲁医生一些问题:
从医生到患者的角色转变是不是很难接受?
不算吧。我感觉相对于手术的那种痛苦,自己的态度反倒显得有点漫不经心。我还发现自己一点都不擅长求助,可能当医生的都有这个问题。
现在您已康复,还会担心复发吗?
天天在想,比以往想得多,会担心这种可能性。现在一切良好,但始终像是心里的小石头没落地。我希望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毕竟我经历过了,也不愿意再有任何问题。
患癌之后您的人生观有何改变?
我对人们在确诊绝症后做了什么,还有之后怎样继续生活都很感兴趣。而当这个问题降临到我头上,我也会有各种“要是能这样那样就好了”的念头,但回过头来还得继续过下去。其实没必要想前路多艰辛,你只需要低下头一步一步地迈出去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