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欣谕+王婷+袁慧莉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3NDJC054YB):核心企业驱动的供应链社会责任协调机制研究;浙江省2014年度浙江财经大学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4R414023):基于供应链合作的制造集群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为例;2015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511482017):基于供应链合作的浙江省制造集群低碳化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目前,制造企业的碳排放控制是我国完成节能减排计划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总结了已有研究文献,分析了制造供应链低碳的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并从消费者、政府、产品设计与供应链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制造企业低碳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的结论为制造企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低碳经济;供应链;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发展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人们所倡导的一种科学模式和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大幅度提高各种不同类型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或者其它低碳能源,尽可能地研发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大力建设低碳型社会,维护生态平衡。据资料显示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平均每年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量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目前我国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等制造行业,主要产品里单位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的39%。因此,制造业的低碳化将是实现转型增长、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抓手。
就浙江情况而言,近年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工业增速持续下滑,浙江省在长三角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正逐年下降,曾经一度成为浙江经济发展支柱的浙江制造正渐渐失守。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提高、土地供应量日渐匮乏、煤炭储量紧缺等因素无不制约着浙江省制造企业的发展,节能减排让浙江制造再度雪上加霜。因此,在节能减排与环境质量改善的大环境下,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实施“创新型工业化战略”,聚集有限的资源、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加速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是浙江冲破资源与要素瓶颈、突破机制与市场限制的重要任务。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制造供应链低碳化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从供应链视角上来研究制造企业的低碳化问题,分析了制造企业供应链低碳化的内外影响因素,并讨论了制造供应链低碳发展的可行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层面(低社会责任)以及消费者层面(低碳消费模式与消费行为)等两个层次展开,低碳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单个企业。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1.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供应链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包括了企业在环境保护、排放控制以及人权保障等行为对外部公众和社会的影响绩效(Mamic,2005;crutz,2008)。通过实证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绩效与行业实践(Welford等,2006;Klassen等,2012)。近年来,对于单个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开始往供应链方向拓展,尤其是随着绿色供应链(Green Supply Chain)和生态供应链(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研究的增多,这一趋势逐渐明显。
2.低碳消费模式及政策有效性研究
从微观视角对公众低碳消费行为与模式的研究主要源于公共政策、环境心理学以及消费行为学等方面。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影响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关键因素,现有的各类文献和其它资料主要关注到了心理意识因素(对环境是否持主观友好的态度、社会责任意识或利他主义、个人价值观等)、人口统计因素(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对于结果的偏向)对于公众低碳消费模式可能存在显著影响(Singh等,2009;袁少锋等,2009;王建明等,2011;刘华容等,2010)。第二个问题是民众低碳消费形式的公共政策及对这类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包括Abrahamse等(2005)、Steg(2009)、骆华(2010)等对于信息战略、节能产品制度、税收政策、消费信贷等公共政策对于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与模式的影响研究。这类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从而进行量化研究以此检验研究假设。
三、制造供应链低碳化的影响要素
1.影响制造供应链低碳化的外部因素
(1)消费者因素
供应链低碳化首先是消费者的低碳化。低碳意识是消费者能够影响低碳化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消费者具有了低碳意识,供应链所面对的需求函数就会变化。
①消费者低碳消费倾向
低碳消费偏好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产品或服务时会同时兼顾个人偏好和环境影响,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购买低碳的产品或者服务;而普通消费者偏好则意味着消费者不会估计消费的环境影响,甚至在消费习俗的影响下更多消费更大碳排放的产品,从而表现为高碳消费偏好。
②影响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因素
影响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收入水平、低碳消费环境、碳排放相关信息、经济刺激手段等。在收入水平的影响方面,随着人类整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变化很大。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对低碳产品偏好不同,收入较高者有更高的低碳消费倾向。
(2)政府与社会因素
①政府补贴与立法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制度不够健全阻碍了低碳化发展,国家应促进立法以支持低碳发展,从外部引导和推动。
②社会低碳消费文化
我国低碳化发展的局限在于相应政策落后,消费者意识淡薄,应加强对人们的低碳消费意识的引导和提升,创造社会低碳消费文化。
2.影响制造供应链低碳化的内部因素
供应链的结构对制造企业而言有多种含义,无论是哪一种企业中介物(包括信息、投资、决策权力、竞争等)均会有结构问题。从低碳化的角度来讲,更需要关注的是竞争结构。供应链的竞争结构,是指存在多条供应链相互竞争的时候,各个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横向竞争关系以及纵向合作关系。供应链的竞争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竞争激烈的程度,进而对供应链绩效产生影响。
四、制造企业低碳化发展的策略
针对影响制造企业在低碳供应链发展中的因素,我们认为制造供应链系统实现低碳发展取决于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协调机制的综合作用,其实现路径如图所示。
1.针对外部影响因素的策略
首先,态度是影响购买意向的关键因素,因此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营销方案。此外,营造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氛围有助于消费者逐渐树立自我而发的“低碳”观念,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的关键变量是对于低碳可以带来各种利益的关注,应尽可能的将低碳利益与低碳责任贯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消费者建立低碳消费倾向。
然后,政府应承担调节责任,扫除在企业之间建立低碳联盟的障碍,消除供应链上各实体间的不信任因素,推动低碳供应链发展。另外,通过加强政府法规政策对制造企业的低碳意识进行引导和提升。最后,国民低碳意识应作为衡量国家低碳发展水平的终极指标,为此需要政府进行制度与思想文化建设。除正式的政策和制度之外,还需要建立与低碳化相适应的价值观、资源观、发展观等思想价值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低碳消费模式。
2.针对内部影响因素的策略
首先,制造企业供应链的核心就是产品。制造企业想要建成真正的低碳化供应链,低碳理念和低碳行为应该至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包括原料、燃料的重复利用以及工具的合理使用,工艺制造和最终产物都应是低碳的。其次,供应链的结构对供应链企业而言有多种意义,连接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任何一种中介物(包括信息、竞争等)均有结构问题。另外,多条供应链之间的横向竞争也是影响低碳化的重要因素,将衡量供应链效率高低的标准定义为其低碳化水平,而非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供应链低碳化模式。
五、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的供应链层面上基于内外要素综合作用模型的制造供应链系统低碳化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企业系统性的低碳发展,有利于完成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目标;通过对制造供应链低碳化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实现制造产业低碳化、打造低碳型制造网络、促进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我国制造企业低碳化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arroll A B.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J]. Business & society, 1999, 38(3): 268-295.
[2]董进才,黄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经论丛,2011,(1):112-116.
[3]尹开国,梁志钢,杨自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评价与未来趋势[J].预测,2011,30(4):75-80.
[4]McWilliams A, Siegel 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5]袁裕辉.供应链核心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复杂网络理论为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2,26(7):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