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惟杉
有媒体统计,除了12个负责办案、直接跟地区或部门对口的纪检监察室,组织部、宣传部、国际合作局等15个中纪委核心内设机构的负责人中,已有超过半数换将。
2015年9月18日,潜逃美国14年的“百名红色通缉令通缉人员”之一的杨进军被强制遣返回中国。我方遣返交接工作的央视新闻画面里,一位超四方脸、体态微胖的中年男人,意外的“抢”去了媒体关注。
刚卸任外交部部长助理职务的刘建超,迅速地以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专职,副部长级)身份,再次出现在媒体前。
值得注意的是,央视18日新闻报道字幕介绍,刘建超还担任另两个职务: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
从资深外交官到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建超的“转型”显得引人注目。
外交部领导转身中纪委系统第一人
公开资料显示,刘建超是首位调往中纪委系统任职的外交部领导层官员。在他之前,外交部部长助理通常有两种去向:大多数递补为副部长,或者出任重要国家大使。
国家预防腐败局在中纪委系统中算是“小字辈”。2004年,在时任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建议下,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国务院直属机构的序列里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2007年9月,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成立,局长由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任,现任局长为黄树贤。副局长设两位,其中一位由监察部副部长兼任,另设一位副部长级的专职副局长,主持预防腐败局的日常工作。
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在监察部加挂牌子,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承担日常工作。由于1993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因此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一直是中央纪委的内设机构。
今年8月,时任国家预防腐败局专职副局长傅奎调任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关于其继任者一直多有猜测。
9月15日,媒体“刚刚注意”到刘建超已不在外交部官方网站“主要官员”栏目中时,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的信息显示,他成了接替傅奎的人选。
最年轻的外交部领导
媒体之所以会关注刘建超,在于其外交部任上,在境内外媒体间都有不错的口碑。
公开资料显示,刘建超出生于1964年2月,现年51岁,吉林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1986年赴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深造。一年后,他入职外交部,先是进入号称中国翻译界“国家队”的外交部翻译室任科员,随后于次年进入外交部新闻司,历任随员、三秘副处长等职,2006年2月升任新闻司司长。
从2002年6月至2009年初,刘建超担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6年多,主持约300场发布会,是任期最长的外交部发言人。
正式场合他发言风格沉稳、内敛,私下也与记者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很多记者都有他的私人手机号码。他还曾说过,在记者会上,希望回答尖锐的问题,“恰恰是尖锐的问题,给我们一个阐述自己正确立场的机会。”
刘建超主持的首场新闻发布会,适逢中国男足亮相世界杯。在做完自我介绍后,他微笑着表示,“今天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次在世界杯上亮相,大家还不得不在这里和我一起工作,我感到很抱歉,希望大家尽早结束工作回去看球。”发布厅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记者们接连提了好几个与足球相关的问题。
幽默也是刘建超的一大特点,2004年2月27日第二轮六方会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前一天晚上朝鲜方面临时举行新闻发布,只是提前10分钟才通知记者,对此如何评价,刘建超说,对此无法评价,但“建议记者朋友们多练练跑步,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进行报道”。
2008年12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人问,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遭遇鞋袭,北京一些民众觉得很正常,因为美国太强势,如何理解这种情绪?刘建超说,“北京一些民众怎么看这件事是个人的事,但是我认为对一个国家领导人应该有起码的尊重。这件事也提醒我在这里观察谁要举手提问题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谁在解鞋带。”
他曾表示,每次发布会后,一看媒体报道,二看网友评论,“什么样的评论都有,说好的有说坏的也有,说自己太胖的也有,说你强硬的有说你软弱的也有”,“如果有一个回答被‘群起而攻之时就得想想,是不是自己没说明白。”
在他2009年宣布离任发言人时,有媒体以“伤心”形容在场记者的感受。
不做发言人的刘建超,得到了更广阔的发挥舞台。2009年3月,南海问题引起各方关注之时,他出任驻菲律宾特命全权大使——中联部原副部长李进军、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现任中央外办常务副主任宋涛等,都是从这一岗位上提拔起来的。在驻菲大使任上,他比较圆满地处理过黄岩岛争端、马尼拉香港人质事件、菲律宾多次抓扣甚至射杀中国渔民等棘手的外交事件,出色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2013年,转任驻印尼特命全权大使两年后,刘建超回国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主管亚洲地区事务和新闻、领事工作。当时还不满50周岁的他也成为外交部“一正六副三助理”的领导班子中最年轻的成员。
“反腐新兵”的三重身份
刘建超的另外两个身份——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局长,更体现了他下一步在跨国反腐领域的重要作用。
《南方都市报》在报道中指出,海外追逃和对外交流,也是预防腐败局的重要兼职。海外追逃和国内贪腐调查最大的区别就是涉外,涉及到国与国之间法律法规适用和国际法的适用问题,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对外沟通协调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刘建超的背景无疑十分契合。
刘建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名红色通缉令通缉人员”之一的杨进军被成功遣返,表明中国的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配合,腐败分子无论跑多远、跑多久,我们都将全力将其捉拿归案。他还透露,下一步将继续与国际上有关国家一道,共同打击跨国腐败。
据报道,早在1996年,反腐败协调小组就出现在中央文件中。2014年,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设立国际追逃追赃办公室,建立起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日常工作由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承担。在当年的媒体报道中,黄树贤与傅奎曾先后以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的身份出现。
2014年4月,中央纪委进行机构改革,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与外事局合并为国际合作局,傅奎成为首任局长。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对国际合作局职责表述为:承担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宜;承担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实施工作;归口管理机关外事工作等。
刘建超的履新,也是今年以来中纪委大规模人事变动中的一例。有媒体统计,除了12个负责办案、直接跟地区或部门对口的纪检监察室,组织部、宣传部、国际合作局等15个中纪委核心内设机构的负责人中,已有超过半数换将。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对媒体表示,除了1978年12月中纪委恢复重建时从全国各地选调了一批工作人员,如此大规模的调整力度,在中纪委30多年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他认为,自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直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国内外的一些媒体和网络上,诸如“反腐倦怠论”“反腐无用论”的杂音还是频繁出现,“如果任其蔓延,不仅不利于凝聚民心民力,甚至可能消解反腐‘武场取得的成效”。刘建超等具备外交、宣传经验的人才进入纪检系统,将进一步加强反腐的“文场”力度。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