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龙峰
“胖东来风波”已慢慢平息,现在回看此次风波期间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对胖东来的各种败因分析——“入不敷出说”、“电商冲击说”、“文化失灵说”,甚至“政商失和说”等——都是无端臆测。胖东来从未倒掉,它在许昌的7家门店一直平稳运营,此前唯一关停的劳动店正在装修,预计明年新年期间重新开业。
如果我们让这件事就这么过去,那么此次胖东来风波或许除了娱乐性,就别无价值了。我们应该去探究: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那么多人说好的胖东来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领悟一个企业发展的规律。
这次的胖东来风波在某种程度上首先表现为一次媒体事件,其间充斥着大量传言、猜测,而真相寥寥,或者说模糊不清。整个事件具有大众传播领域的几个特点:一、事件的递进性。在网上传言胖东来倒掉之前,这家企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舆论热度。二、事件的反常性。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网文都会以相似的方式开头: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店”、四线城市最牛百货的胖东来,再陷关店风波困扰。这不能不令人困惑:最牛的店都要面临关店?赢利还要关店?对员工这么好还出问题?三、话题的参与性。整个事件的演进过程几乎都处在微博直播的状态下,这是很少见的。
不过,在此次风波中,胖东来作为一家企业,始终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商场里每天依旧人流如织。所以我们说,那些导致胖东来成功的因素,并不是致使胖东来风波发生的原因。胖东来的一些做法,甚至创始人于东来的一些精神,仍然值得学习。
胖东来最值得学习的有两点:一是以极强的专业精神对待工作,二是坚决相信员工满意度能够带来顾客满意度,发自内心地对员工好。其实胖东来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证明了一种存在:一个白手起家的本土民营企业,没有什么背景,老板没有太多文化,就踏踏实实地钻研业务,老老实实地做好一个行业,坚持10年,坚持不懈地抓顾客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就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就能把事业做成。
然而,成功并不是一位引领未来的好向导。凡事都得有个度。胖东来风波也给企业家们一些警醒:首先,管理大企业不能完美主义。管理者可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但不应以最高标准要求所有人,就像于东来想要做成一个完美的产品,一个有点带有乌托邦性质的企业,而这可能会在现实中碰壁。其次,管理大企业需要战略层面的长程规划和公司治理层面的权力制衡。好的领导者不是领导他人,而是管理自己,最起码要沉得住气。情绪和行为的波动、不可预测性与不稳定性,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不成熟的人当了领导,会让下属缺乏安全感。最后,管理者需要坚持自我批判,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才能避免“企业家封顶”。在一定程度上,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高度,许多企业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往往是因为顶层空间不够了,企业家的能力和心态成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胖东来和于东来现在遇到的麻烦,绝非孤案,而是许多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或许都要面对的规律性问题。批评胖东来和于东来,并不是否定他们的优点,而是希望我们能从胖东来风波中学到些什么,否则就真应了那句老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