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强势回归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走向

2015-12-15 08:28毕洪业
世界知识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中东伊拉克伊斯兰

毕洪业

2015年10月20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访问俄罗斯,这是叙利亚危机爆发四年来巴沙尔首次出国访问。

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开始发动对叙利亚“伊斯兰国”目标的空袭行动,表明俄在中东地区的强势回归,也标志着该地区地缘政治调整的开始。与此同时,普京总统明确表示不会派地面部队进入叙利亚,并一再强调支持包括现政权在内的叙利亚所有政治力量、民族和宗教团体共同参与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危机。

普京深知俄罗斯无力支撑长期战争,其目的是借反恐在叙利亚的强势行动来赢得筹码逼使美国同意谈判并做出让步,进而在保障和扩大俄罗斯在叙利亚及中东利益的同时,力争摆脱因乌克兰危机所面临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

10月20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到访莫斯科,这是自叙利亚危机爆发四年来巴沙尔首次出国访问。这表明,在采取军事行动的同时,针对叙利亚危机的政治博弈也已经展开。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普京借此向西方传递的信号很明确——俄罗斯是中东事务中的关键角色,必须参与叙利亚危机的解决。

美国的战略调整与反恐政策为俄罗斯提供了契机

美国的反恐战略不仅针对国际恐怖主义,也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盛顿不仅选择式反恐,还将其与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维护全球霸权捆绑在一起。在赢得反恐战争无望之际,从维护自身全球霸权地位出发,为配合“重返亚太”战略,奥巴马政府开始加快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进而在上述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为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卷土重来和“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及伊拉克坐大留下了空间。华盛顿原本想利用“阿拉伯之春”,借助外部制裁和政治施压、甚至直接干预,一举解决不听话的“专制”政权,彻底奠定美国在中东的绝对战略优势。美国吸取了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在利比亚危机中让英国和法国等盟友打头阵,但仍给利比亚留下了长期内战的乱摊子;在叙利亚危机中,美国高悬武力大棒的同时,坚持阿萨德政权下台的立场,最终“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内战中趁机崛起。“伊斯兰国”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产物,只是在“伊斯兰国”残酷地杀害西方公民并严重威胁美国在中东战略利益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才被迫对其进行空中打击。在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美国又瞻前顾后,担心阿萨德政权借此牟利,所以拒绝与俄罗斯、伊朗等国合作。这样,美国带领与自己有着相同政治目的的欧洲伙伴及沙特、卡塔尔、土耳其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组织实施空中打击,而在地面上只得依靠难以形成气候的叙利亚“温和反对派”。

今年2月,美国启动预算为五亿美元的训练和装备计划,预计每年培训约5000名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成员。事实是,至今仅有几名接受培训的武装人员在叙作战,装备和弹药都落入极端分子手中。结果,“伊斯兰国”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地盘不断扩大,进而被俄罗斯抓住时机实现了在叙利亚危机上的强势逆转。无奈之下,奥巴马政府不得不承认培训叙温和反政府武装人员的计划失败,宣布将转向为经过挑选的武装组织提供武器,同时加强与库尔德人武装的合作,只在土耳其成立小型训练中心训练武装组织的首领。问题是,这不仅短期内难以改变叙利亚的局面,而且还可能引起安卡拉对库尔德武装的猜疑。美国很清楚,正是由于自己的战略调整和反恐战略失误才导致2500多次空袭下的“伊斯兰国”仍不断扩张地盘,进而给了俄罗斯通过强势军事介入叙利亚加强俄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机会,这也正是伊拉克质疑美国反恐决心的原因。

相对于美国在叙利亚一年多的反恐无效,因有叙利亚政府的请求和政府军的地面配合,俄罗斯的军事介入不仅具有更大的正当性,而且效果也更为明显。在空袭的配合下,叙利亚的局势出现逆转。相应地,俄罗斯强势军事介入打击“伊斯兰国”后,在叙利亚甚至中东地区正在形成对俄有利的形势。

中东地缘政治趋向于新的平衡

随着俄罗斯“闪击”叙利亚,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转向新的平衡。其实,在7月伊朗核协议达成后,普京就已经开始寻机介入中东事务。针对8月在巴格达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普京给予强烈谴责,并表示俄罗斯随时准备对伊拉克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给予支持。随后,伊拉克政府不仅拒绝了美国要其对俄罗斯飞往叙利亚的运输机关闭领空的要求,还决定与俄罗斯、伊朗、叙利亚一起在巴格达建立反恐情报信息中心,共同分享有关“伊斯兰国”的情报,并担任第一任轮值主管国。在此之前,伊拉克政府不仅没有就此事征询美国的意见,甚至都没有提前告知美国。这显然与美国的战略背道而驰,而不是简单的让美国高不高兴的问题。在空袭叙利亚“伊斯兰国”目标前,普京还与伊朗和伊拉克的领导人进行了沟通。空袭实施后,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俄罗斯提出要求,我们将欢迎俄罗斯空袭在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并没有向我们提供充足的支持,这些国家打击“伊斯兰国”的决心也受到质疑。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向伊拉克政府提供援助,不排除直接予以军事技术援助的可能。此外,伊朗、埃及等国也对俄罗斯出兵打击“伊斯兰国”持欢迎态度,就是叙利亚反对派和库尔德民主联盟党也声明表示欢迎,后者甚至还希望与俄进行军事合作。至此,以反恐为契机,在中东地缘政治中,俄罗斯主导和支持的俄罗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四国集团”正接近成型,进而对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地位形成挑战。

不仅如此,俄罗斯还积极介入阿富汗事务。随着塔利班的卷土重来,为支持阿富汗反恐战争,在军事介入叙利亚的同时,俄罗斯与阿富汗签订了提供米-35武装直升机的协议,接下来还将向阿富汗军官提供军事训练。这样,在美国反恐战略和对叙利亚战略失败后,俄罗斯在阿富汗的举动进一步加剧了奥巴马政府的窘境。华盛顿智库中东研究所学者兰达·士林暮表示,俄罗斯与伊朗正联手打造覆盖从阿富汗西部到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影响力弧度”,孤立华盛顿的盟友土耳其和以色列,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针对俄罗斯的强硬举动,西方和其逊尼派盟友不出预料地表现出怀疑和指责,他们认为俄罗斯此举的真实目的在于打击反对派拯救阿萨德政权。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约翰·卡比甚至列出数据,认为“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90%以上的空袭目标根本不是‘伊斯兰国恐怖势力,而是叙利亚温和反对派。而阿萨德政权会继续得到来自俄罗斯的大力扶持”。土耳其、卡塔尔及沙特等国更是发表声明,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沙特的《生活报》也在头版刊登评论员文章《最大的恶魔》,点名批评俄罗斯说:“陷入战争远比摆脱它容易。类似的干涉还是早日停止为好。”激烈的质疑和指责反映了西方主导的反恐联盟心态的失衡和失落,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军事上的主动和战术上的优势。如果俄罗斯把成果再扩大到伊拉克,美国在中东的反恐地位将进一步受到挑战,其中东战略也将受到牵制。针对不久前发生在土耳其的暴力恐怖事件,普京在向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慰问的同时,强调“俄愿意在打击恐怖主义威胁问题上与土耳其当局进行最紧密的协作”。

至此,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军事和政治上,普京不失时机的大胆举动都取得了初步成功,俄罗斯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因西方制裁而积聚在心里的怒气也终于得到部分释放。四国反恐情报信息中心的成立、对叙利亚战略的失败、土耳其对撤出反导系统的不满和伊拉克对其反恐的质疑,这些都表明美国在中东地区正经受着军事、政治和信誉上的损失和考验。尽管短期内美国还不至于丢失战略主导地位,但中东的地缘政治生态将进入调整期。在一些观察家看来,正是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俄罗斯与西方的对立使莫斯科醒悟,俄罗斯开始积极寻机遏制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势力范围,继叙利亚之后,也许阿富汗和伊拉克就是普京的下一个反恐打击目标。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东伊拉克伊斯兰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聂中东艺术欣赏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